□浙江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 陳 龍
一是深刻理解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特別是數字化改革的重要論述精神。二是深刻理解全省數字化改革推進會精神和省委書記袁家軍重要講話精神。三是深刻理解省委對空間治理數字化改革的新期望。省委書記袁家軍肯定了“耕地智保”等工作進展和成績,但也指出了存在的短板和問題。他要求,空間治理等數字化改革要聚焦流程再造、制度重塑,加快取得突破性進展。
省域空間治理數字化平臺是全省空間治理現代化的綜合平臺,也是全省數字化改革的空間數智底座,不僅能有效破解規劃編制不協同、用途管制不統一、要素利用不高效、治理方式不智能等長期以來傳統空間治理的突出問題,推動空間治理從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總量管控向精準智控、局部最優向整體最優的躍升,實現空間資源要素“管”“用”有機結合和國土空間高質量保護開發利用,促進高質量發展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袁家軍書記多次強調“以省域國土空間治理數字化平臺建設為突破口,加快推進省域國土空間治理現代化”。
各地各單位,尤其是“一把手”,要從講政治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快平臺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深入反思,是不是真正重視數字化改革,對平臺建設、重點場景建設和應用,研究了什么,做了什么,有什么不足,切實抓好應用貫通,早出成果,不辜負省委省政府對我們的殷切希望。
今天專題部署平臺貫通應用攻堅戰,是大兵團作戰吹響沖鋒號的總攻階段,是必須取得全勝、必須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關鍵階段。各市、縣(市、區)和各專班成員要全面動員,集中優勢力量,加快平臺和重大應用全面貫通,確保每一個應用場景都能快速落地見效。同時,要結合應用實際,完善多跨協同,持續升級平臺和應用功能,在應用中完善、在完善中提升。
要堅持“以用促建”原則,在應用中發現問題,在應用中完善優化系統,達到改革成效。要緊盯時點節點,按照“全省統一平臺、省市兩級服務、省市縣三級數倉”部署要求和“平臺+應用”“橫向+縱向”雙向貫通路徑,聚焦政府關注、群眾關切的重點應用,推進“平臺貫通、功能貫通、體制機制貫通”。
一是5 月10 日前完成統一平臺框架體系貫通。做好平臺門戶、用戶體系、標準規范的統一部署,開展三級數據倉建設,結合已貫通的多規合一、地災智治等兩大應用,完成平臺的全省培訓,確保大家能用、會用。多規合一、空間利用是自然資源部門的核心業務。要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目標導向,通過核心業務流程再造、制度重塑和綜合集成,集中力量加快迭代完善,實現突破爭先、改革見效。
二是5 月底前實現市縣重點應用貫通。完成耕地智保、不動產智治、空間利用、天巡地查等4 大場景全省貫通,同步開展貫通應用實戰實效評估,確保大家用好、用活。各地要加快推廣應用耕地智保,5 月15 日前,田長先行使用巡查功能。省里要加快多跨協同,盡快實現與信訪、農業等部門的數據貫通。“地災智治”已實現全面貫通應用,各基層的責任人要把眼睛瞪得大大的,在當前小汛期能發現更多的問題,不斷完善功能。“不動產智治”的特點是19 個部門多跨協同,受益面廣、群眾獲得感強,要盡快推廣到位,越早越好。“天巡地查”與“耕地智保”共同使用的違法行為查處模塊,要加快投入應用。
三是6 月底前完善平臺功能。根據平臺和6 大重點應用實際情況,按照流程再造、制度重塑要求,完成平臺及重點應用的迭代升級,健全完善具體政策制度。各地要結合自身需求,補充完善個性化特色圖庫、功能、工具和場景,落實配套管理制度,并總結實踐成果、理論成果、制度成果。
一是全面夯實“空間大腦”底座。“空間大腦”的底圖數據是所有數據中最基礎的。近2 個月,在各地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們按需100%歸集了空間數據,但仍存在數據質量不高、坐標不統一、數據復用能力差等問題。為進一步提高數據的實時性、分析的精準性、應用的可視性、成果的共享性和底圖的唯一性,各地各部門要盡快統一所歸集數據的空間坐標基準,按照“誰生產誰負責”原則,落實數據治理責任,確保數據好用管用。
二是加快“空間大腦”建設推廣。袁家軍書記指出,大腦建設要突出共創共建共享,避免碎片化和低水平重復,縣(市、區)和應用原則上不建“大腦”。“空間大腦”作為數字政府大腦的重點領域大腦,主要是通過迭代升級平臺“一庫一圖一箱”,提升空間感知、監測判斷、分析評價、預測預警和戰略目標管理能力。目前,已為全省140 余個應用場景提供了統一的“底圖”“底線”“底數”和智能工具。我們計劃在6 月中旬迭代建設一批重點工具,如“衛星遙感智能監測”“空間碼關聯”“地址關聯”等。各地各部門要聚焦空間數據服務、算法分析、工具和組件等,加快提煉服務需求,并于5 月10 日前及時反饋需求,便于省級專班統籌推進大腦開發建設。
三是深化空間治理應用融合。平臺要深度對接省大數據局的疫情防控精密智控、省發改委的投資審批3.0 和信用平臺、省經信廳的畝均論英雄3.0、省農業農村廳的浙農田等應用場景,6 月底前,要回流平臺及應用場景所需的數據,讓場景長在平臺上,以數據流打通業務流、決策流、執行流,助推空間治理各類應用的流程再造、制度重塑和體系重構。
要認真對照數字化改革統一的話語體系,注重總結提煉實踐成果、理論成果、制度成果。要進一步完善工作體系,省級專班要盡快會同省大數據局,制定平臺考核辦法,對各級各部門貫通應用任務實行差異化、清單化管理,定期亮曬、年底考核。要進一步完善政策體系,加快制定《浙江省國土空間規劃條例》《浙江省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規則(試行)》《關于全面落實耕地保護黨政同責推行“田長制”的實施意見》等系列規章制度。
6 月底前的主要任務明確了,但下半年如何抓,省級專班與市縣要共同研究,及早部署。初步計劃:一是全力打造“空間大腦”智治示范。進一步提升空間大腦的五大能力和協同效率,提升服務響應速度,滿足各系統各應用的需求。8 月底前,與數字經濟大腦、交通大腦實現跨系統、跨領域協同應用服務。10 底前,空間感知、分析、關聯等大腦核心功能實現全省域100%覆蓋、精準度達到80%以上。12 月底前,“空間大腦”服務應用達200 個以上。二是全面建成空間治理應用體系。堅持“小切口、大牽引”,加快生態修復、綠礦智用、海災智治、陽光征遷等場景建設開發,9 月底前,空間治理第一批10 個場景全省貫通,耕地保護、用地保障、土地供應、低效空間等賬薄實現跨場景動態聯動。12 月底,以空間規劃為引領、保護為優先序、高效利用為重點、安全為保障的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全面形成,真正實現協同在平臺、審批進平臺、監管用平臺的空間治理新格局。
各市、縣(市、區)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作為牽頭單位,主要領導必須高度重視,親自研究部署,及時提出完善建議和意見。廳領導到各地調研,必須聽取關于數字化改革和平臺使用情況的匯報。要嚴格落實“賽馬”“晾曬”比拼進度機制。廳人事處要跟蹤數字化改革考察干部。鼓勵各地各部門在“1+4+X”的架構下,動員各方力量包括社會力量,積極探索創新,按需提出工具、場景建設需求。省級專班按照“一地創新,全省共享”機制做好統籌項目實施評價,避免重復建設和低效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