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凌華
(無錫旅游商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新時代職業教育工作作出的新部署,它既為職業教育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又為地方如何利用教育資源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點明了思路。2017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明確了政府、學校和企業的職責;2019年9月25日,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江蘇列入首批建設試點省,要求同步開展省域內試點城市的建設培育,并認真做好產教融合型行業、企業試點工作。2021年07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印發《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名單》,江蘇省常州市列入試點城市?!笆濉逼陂g,我國建成了世界最大規模的職業教育體系。面向“十四五”,職業教育不斷深化改革,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新發展階段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因此,深化產教融合,推動職業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是順勢而為、勢在必行。
“高等學校要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關鍵在于以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為核心,推動學校內涵式發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碧岣呗殬I教育人才培養質量,針對性地培養社會產業所需要的專業型人才是產教融合實施的最終目的,因此需要注重專業設置。高職財經商貿類專業包含財政稅務類、金融類、財務會計類、統計類、經濟貿易類、工商管理類、市場營銷類、電子商務類和物流類九大類別,涉及企業經營和管理的各個方面,并且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為新興產業積極培養適應性人才。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體現了學校對社會經濟發展程度的適應性,經濟基礎的變動必然會引起上層建筑的改變,財經貿易類是最具社會敏感度的專業,其所培養的人才是社會必須的基礎性行業人才。
高等職業教育以培養技術型人才為主要目標。即目標為實用化,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礎上培養出一批具有大學知識,而又有一定專業技術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識的講授是以能用為度,實用為本。因此其課程建設需要傾向于實用化,把握社會環境和企業發展需要的人才素質,將這些人才需求與課程內容進行緊密結合,進行針對性的專業對口人才培養。尤其是財經商貿類課程,要將理論知識與實際運用相結合,重視實踐課程的建設與專業實習,加強產教融合,積累實際工作經驗,以此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與實際工作能力。
教學過程的設計與實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最終呈現的教學效果,因此需要注重教學過程各個環節的安排與調整,以保證人才培養的順利實施。教學過程改革首先是要調整課程設置,以職業技術培養為主,并對產教融合實踐崗位進行崗位分析,按照其“典型工作任務”將課程體系進行一體化調整。其次,需要加強學校硬件設施建設,主要是校內實訓場地建設。即便是產教融合教學,企業也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在學生參與實際崗位工作前必然要進行充足的校內練習,避免造成企業的經濟損失。并且財經商貿專業的實踐崗位往往涉及公司的部分經營狀況,部分核心項目涉及商業機密,所以往往在實際操作中會有一定的困難,校內的提前實訓還是不可或缺的。
2021年1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印發了《關于做好本層次職業學校學士學位授權與授予工作意見》明確在證書效用方面,普通本科和職業本科價值同等??梢娢覈殬I教育體系在不斷地完善與發展。高等職業院校在進行專業人才培養時需要引入職業資格標準要求,并注重職業資格考試培訓與鑒定,以此作為教學計劃與教學實施的參考,努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財經商貿專業需要有較高的職業素養以抵制來自各方的誘惑,并且有較為嚴格的職業準入標準,如從事國際商務工作需要進行外貿單證從業資格認定。學生在校時期即獲得相應的職業技能證書,有助于畢業后就業與入職,提升就業專業對口度。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高質量的師資力量是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主要依靠力量,因此教師隊伍的建設顯得尤為重要。高等職業院校教師隊伍應培養“雙師型”教師,引進企業相關專業的人才,并努力打造高教學能力教師隊伍,給教師提供企業學習與實踐機會,促進教師自我能力的提升。首先,“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是技術技能型人才成功培養的關鍵。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是指具備助教以上的合格教師,獲取初級以上技術職務(職業資格),并在基層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有累計兩年以上實際工作經歷的教師。教師本身除卻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外,還需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因為技術人才培養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實踐能力與理論同樣重要。例如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既需要掌握理論管理與互聯網等知識,還需具備一定的溝通交流能力和實際操作技能。若教師缺乏實際經驗也就很難培養出更為優秀的學生,因此“雙師型”教師是高職院校的剛需人才。其次,高職院校需要引進一定比例的企業專業人才,建設客座講師團體。在產教融合的教育改革背景下,聘請優秀的企業技術型人才進行授課有助于增強企業與學校的相互了解,進行深度交流,提升人才培養的專業水平,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現有教師實踐能力匱乏的不足。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和產教融合改革由“破冰期”邁入“深水期”,高職院校財經商貿類人才培養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但是在專業與課程設置、師資隊伍建設和評價體系方面還有較大的改進空間。
在設置專業時,要注意跟企業的融合,其融合的質量會影響人才培養的質量,以及產業發展的質量,融合的目的在于培養的學生更加符合產業需求。因此在設置專業時,需要明確產業的發展方向,需要根據產業發展方向作出調整,以此來發揮教育引導性的作用,為社會定向培養人才。其一,學校應該實地走訪企業,深入了解企業所在的行業動態,以及人才需求。其二,在設置專業時,還要進行區域調查,所謂的區域主要是包括同城市,或者同技能學校,避免重復開設相同的專業,造成資源的浪費。其實設置專業是一個非常系統的過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即設置前、設置中以及設置后。設置前,企業會為學校提供充分的行業資料,讓高職院校對于企業崗位有深入的認知和了解。其三,財經商貿專業就是以會計專業為主干,以電子商務為特色,來靈活設置專業,在目前產教融合、創新創業基礎上,需要有會計、電子商務、市場營銷、職業道德等,就是要將這些內容融入到財經商貿的專業設置中來,以此來為社會輸送更加專業、對口的高質量人才[4]。
21世紀的中國步入快速發展階段,互聯網時代事物的更新換代速度增快,大量新興行業崛起,在針對新興行業開設專業課程時還需慎重把握。會出現某些行業發展動力與前景不足,曇花一現,若高職院校大量開設與之相關的專業進行針對性人才培養,必然會造成失業率上升和人才浪費。因此,在開設新的專業時,一定要與相關行業專家進行科學的探討和反復論證后決定。與此同時,為具有發展前景的新興行業進行人才培養時要注意區域高校統籌規劃,避免出現人才過剩與人力資源浪費。
產業融合、創新創業基礎上,還需要課程建設的融合,就是由企業跟學校共同來建設課程,這樣既可以將企業實際工作需求融入到高職院校的教學中,既豐富了教學資源,又提高了學生的職業技能。在人才培養中,課程的設置質量是實現培養目標的主要途徑。因此建議,在設置課程時,需要按照職業技能的標準來進行設置,既為老師的教學提供參考,又能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這樣就實現了具體的職業技能向課堂教學的轉化,讓課堂知識融入崗位技能知識,讓學生從課堂上就能掌握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財經商貿專業的課程設置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就業方向為導向,以職業崗位群為依據,以職業技能標準為參考,實現產教融合、創新創業基礎上的課程設置融合。建議增設《ERP沙盤模擬運營》《財稅一體化》等課程內容,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
職業技能標準是工作過程中,企業對從業人員從事工作所具備能力的評判與檢驗。高等職業教育以培養技術性人才和深入企業一線的技術崗位人員為目標,因此在課程設置方面要有明顯的傾向性,以相關職業技術標準作為參考來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約束,融入日常課程要求中,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財經商貿類教學計劃中應增加實訓課程,一方面利用校內實訓基地的教學資源進行模擬操作訓練,另一方面利用城市政府、企業與高校共建的產教融合創新平臺進行實訓,最后進行企業在崗實習,不斷深入和適應就業環境,應用所學知識。例如,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的《網絡營銷》課程,學生可利用學校設立仿真實訓室模擬營銷軟件進行模擬網上營銷。
建議學校要跟合作的企業,在本校的財經商貿專業成立兩個委員會,即“教學指導委員會”“建設指導委員會”,以此來邀請更多專業建設顧問前來委員會進行指導,再由委員會成員對教師進行指導。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可以邀請行業龍頭企業的相關技術人員作為學校的客座講師,要求既具有教書育人的情懷,又要具有豐富的行業工作經驗和熟練的技術能力。譬如電子商務專業,學??善刚堅陔娮由虅招袠I具有一定影響力和豐富電子商務運作經驗,以及市場營銷經驗的企業高管來為學生進行授課。
通過產業學院培養方式,對高職院校的課程根據企業的用工需求、行業的發展來進行改革,以此來跟企業簽定培養合同,實現一個學院對接一名職員的對接模式。高職院校需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要求在職教師不斷提升自我能力,安排老師到合作的企業中進行頂崗培訓,讓老師掌握最新的行業動態,提升教學水平,明確此后的授課與指導方向。培訓的時間每年不少于2個月,并且要將培訓跟教師的考核相掛鉤,以此來保證培訓效果,避免老師為了應付培訓,而對頂崗培訓不重視的現象??梢灾付▽I的帶頭人、骨干教師,建議財經商貿專業培養2位帶頭人,由2位帶頭人帶領專業老師參與到培訓、科研團隊的建設中,以此來提高師資隊伍質量。學校還需要定期安排學術交流會,就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改革、教學思路等進行交流,以此來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5]。
高職院校應對在校學生進行能力評價,評價標準應參照相關行業或知名企業認證標準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后應用。例如,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既可參考國家職業資格對于從事物流專業人員的相應規定與要求,又可參考物流龍頭企業的員工考核標準進行考核。其次,評價者應不限于學校教師,學??梢耘c合作企業聯合構成評價團隊,既包含教師,又包含企業相關技術專家,對學生在校表現和崗位實習表現進行統一評價。高職院??梢园凑肇斀浬藤Q的標準以及證書的標準,如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電子商務證書、國際物流師、企業管理師等標準,來對學生進行評價。這種評價會更加的貼近現實的崗位,會讓學生的能力更加符合企業的標準。
由教師、學校、學生家長、企業以及企業協會共同參與評價,多維度來評價貢獻指標,以此來為高職院校學生發放雙證書,即畢業證書,以及職業資格證書。與學校合作的相關企業可提前招聘部分評價考核優秀的學員,節省部分人才招聘成本,規避一部分用人風險。如財經商貿專業的必修課的評價方式,以筆試為主,實體中包含了實務操作相關的知識,如如何填制記賬憑證等,以此來通過考教結合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對于選修課,可以通過靈活的方式來進行考核,主要也是通過筆試跟實踐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從動手能力、動口能力、操作能力、心得體會以及論文等進行全面的考察,設置優、良、中、及格、不及格的考核標準。對于通過升級從業資格證書考試的學生還要給予一定的獎勵。再比如對市場營銷實訓考核中,需要模擬門店的銷售情況,通過學生對產品的認知、職業形象、談吐、商品的銷售能力以及跟同學的協同來綜合對學生進行評價。
國家和政府方面:國家制定了“城市為節點、行業為支點、企業為重點”的產教融合新路徑。
要實現資源、人員、技術、管理、文化等全方位實質性深度融合,需要在物理空間上建立和優化一批平臺載體支撐,創新產教融合重大平臺載體建設。一方面,試點城市要建設一批具有輻射引領作用的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另一方面,高校、地方政府、企業要共建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協同開展關鍵核心技術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學科專業建設,打通基礎研究、應用開發、成果轉移和產業化鏈條。并且國家提供強有力的財政資金支持,推動產教融合建設實際落地。國家可以設置專項的產教融合資金,以此來助力校企合作,將產業發展跟教育聯系起來,發揮高職院校的優勢,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產業、行業協會方面:建議財經商貿相關的行業協會發揮自己的作用,掌握相關行業中的產業動態,幫助企業了解實際的用人需求,幫助學校提供專業的人才培訓??梢猿闪iT的指導小組,積極深入企業進行調查,了解其實際的崗位所需,再參考專家的建議,將其反饋給學校,由高校在調整自己的教學課程、專業、資源等,從而為社會輸送專業的人才。同時發揮行業協會為教育提供指導的作用,組織相關行業專家、優秀的企業技術人才在高職院校進行授課,舉辦講座,利用行業協會自身的優勢為學校的專業建設、課程資源開發提供指導。
企業方面:企業應該增強責任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育中去,將教育列入企業發展戰略的一部分,從而深入跟高校進行合作,以此在產教融合、創新創業基礎上培養人才,為職業教育的發展注入更多的發展動力。跟學校合作,需要根據行業動態以及企業的發展,不斷創新合作的內容、目標、形式等,以此來完全融入到高校的人才培養中。
學校方面:創新校企合作機制,不斷深化合作內容,擴大合作范圍等,創新選人用人機制,積極組建“雙師型”教學團隊。充分利用學校內外的實訓基地和其他教學資源進行人才培養,校內培訓基地建設需要有電子商務實訓室、會計模擬實訓室、會計證考試室、代理記賬實訓室、市場營銷實訓室以及收銀員實訓室等。針對校外培訓,需要跟一些會計事務所建立長期的實訓、培訓關系,建立財經商貿專業專家指導委員會,建設人才培訓基地、構建校、行、企合作平臺等,以此來開展訂單式的人才培養模式,實現校企雙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