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卉
(韶關學院,廣東韶關 512026)
“管理育人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方面,也是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1]管理育人的實踐成效對學生的影響直接且深遠,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培養目標需要在管理育人上下功夫,其中的重點問題就是高校基層的管理組織建設。在這方面,中國共產黨“支部建在連上”基層組織建設思想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將“支部建在連上”思想融入可得出一個新的管理育人模式。
“支部建在連上”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征程中,基層黨組織工作“所形成的優良傳統、所累積的歷史經驗、所形成的支部文化和所鑄就的基本工作范式,是我們黨寶貴的歷史財富”[2],是基層組織管理的優秀示范。
“支部建在連上”思想起初是毛澤東同志為了扭轉中國共產黨對軍隊領導失控的局面提出的一種黨組織體系建設思想:將支部由建在團上改為建在連上,實行班、排有黨小組,連隊建支部,團營建黨委的組織體系。這里面的連隊黨支部是黨聯系廣大戰士的基本紐帶,縱向到底,延伸了黨的領導觸角,使得黨組織的設置涵蓋部隊各個層面,構建起一套完備的網格系統,從根本上保證人民軍隊的性質和宗旨得到落實。在“支部建在連上”思想的指導下,全軍由黨前敵委員會統一領導,從連隊開始,建成連有支部、排有小組、班有黨員的組織架構,構建起一個縱向深入聯合的網格,形成一個一體化的組織管理、制度管理模式。這是黨組織設置上的全新模式,其后成為軍隊中黨的組織的重要原則之一。
用現在的眼光看,“支部建在連上”歸結來講是“一種強有力的基層黨建的組織形式”[3],其思想內涵真正經受住考驗,歷久彌新,蘊涵著一種組織制度網格化的模式,是基層組織管理的優秀示范。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探索“支部建在連上”的思想內涵,將之融入高校管理育人工作中,必將為高校管理育人體系建設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
從管理視角看,“支部建在連上”能真正發揮管理工作效果,在于其強有力的基層工作,這一思想要義對今天的基層管理仍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支部建在連上”強調做好基層管理育人工作,一方面是要抓好基層黨組織的教育活動,把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中心環節,自三灣改編時期開始形成的民主生活、黨課、黨日活動、教育整頓活動等基層的教育活動形式,都是“支部建在連上”深入基層思想的實踐;另一方面是注重團結基層群眾,這個思想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鄧小平同志認為“把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思考一切問題、開展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4]。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強調,“各級黨組織特別是基層黨組織要在聯系服務群眾上多用情,在宣傳教育群眾上多用心,在組織凝聚群眾上多用力”。
“支部建在連上”,基層凝聚力量。“支部建在連上”的思想落到實處就是基層群眾的教育工作,發動廣大基層群眾的力量,是筑牢黨的根基之法。
如何能將管理隊伍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提升到最佳?“支部建在連上”的思路是抓好管理隊伍中的干部:加強對共產黨員的教育管理和培養工作,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示范性。共產黨員來自組織內的其他成員,又是其他成員的示范和榜樣,一言一行關乎基層黨組織能否成為戰斗堡壘,“支部建在連上”的思想價值正在于此。毛澤東曾多次論述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要求,強調要嚴格入黨條件,建設過硬的黨員隊伍。中國共產黨歷經百年發展,進入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更不能變。這一思想與深入基層的思想內涵相連相融,對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產生了深遠影響。
“支部建在連上”思想的成功之處在于指導建構起了一個基層黨組織縱向深入聯合的網格,形成一體化的基層組織管理模式。在現行高校管理育人體系中,大學生群體最常接觸的四個基層組織是黨支部、團支部、班集體和寢室集體,這也是高校管理育人體系中最基本的育人載體。隨著高校學生個性化趨勢和群體多樣性趨勢愈加明顯,這四個基層集體之間的聯結性減弱,這給高校的管理育人實踐帶來了不小的挑戰。要克服困難就要參照將“支部建在連上”的模式,將這四個基層組織聯結起來,形成一個一體化的管理育人網格。
“支部建在連上”思想融入的一體化網格是一套組織全覆蓋、工作全覆蓋的基層管理路徑和工作模式,這里的一體化指的是一種協同育人、協同發展的理念和格局。在“黨支部-團支部-班集體-寢室”網格模式中,通過基層組織管理實現黨建帶班團建,黨員、學生干部深入寢室聯系群眾,有利于打通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將教育管理效果下沉到個人,如圖1所示。

圖1 高校基層管理育人一體化網格模式
從組織結構上來說,一體化網格由學生黨支部、團支部和班級、寢室四級組織建構,使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腳點從黨支部聯結深入到最小的寢室單位,形成各個基層管理組織四級聯動的一體化組織模式,增強黨組織、黨員在學生中的影響力和向心力,強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從組織運行來說,一體化網格充分發揮黨建帶團建、黨建帶班建、班團一體化的作用,讓各級組織在運行中相互融合、相互連通、相互推動,形成協同發展、協同育人的體系和格局,形成基層黨組織、團支部、班級、寢室的教育合力,實現大思政格局下不同群體范圍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和貫通,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供保障。
從管理體制來說,一體化網格通過架構體制平臺,最大限度地發掘黨員、黨團干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寢室這個最小的單位中要落實黨員聯系群眾、黨團干部聯系群眾的制度,讓思想政治教育更能貼近學生、融入學生,推動形成大思政格局,推動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基層群眾,形成長效發展機制。
從考核機制來說,一體化的思路是將黨章、團章、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學生管理規定等文件綜合納入網格,構建黨員、團員、學生干部、學生考核和評優評先一體化考核指標,形成合規的、發展的、切實有效的考核評價網格體系。
“支部建在連上”的思想內涵廣而實用,從過往實踐來看,堅持做好基層黨員和群眾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實“我為群眾辦實事”是發揮黨的思想引領作用、抓好學生管理教育的基礎。這種思想恰好可以應用到高校基層管理育人的實踐中。在已搭建的網格平臺上,將一體化育人的落腳點放在基層群眾最關心、最亟待解決的事情中,打造黨組織引領、團組織牽頭、班集體組織、寢室群眾參與的一體化基層活動。
高校一體化基層活動須秉持兩個原則:一是堅持黨的領導和黨建引領。在一體化基層活動中,黨委、黨支部是引領者和組織者,團組織、班集體是具體的實施者,黨員、團員和群眾個人是具體的參與者,參與者受引領者和組織者的約束和影響,堅持黨的領導是保證政治正確、保障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執行正確有效的重要前提。二是堅持深入基層。高校基層組織中,最小的單位就是寢室,寢室能反映高校基層組織工作對個人的影響力,也是最能反映育人效果的組織單位。“支部建在連上”的思想歷久彌新,關鍵在于把握住了深入基層群眾、聚合基層群眾的一套方法。
高校的一體化基層活動可通過多種多樣的路徑開展,如: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習一體化,按網格化管理體制實施黨員聯系群眾、黨團干部聯系群眾制度,推進教師和學生一起學習、一同發展,形成教師與學生黨員、團員、班級成員、寢室成員一體化發展的格局;活動開展和陣地建設一體化,將黨日活動、團日活動、主題班會、寢室活動相融,創新“四史”學習教育、“青年大學習”教育等教育活動的形式,把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實到每位大學生的社會實踐中,打通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在“支部建在連上”的實踐過程中,黨員是連接連隊和士兵群眾的活動樞紐,是黨的基層組織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群體。核心群體的培育在高校基層管理育人實踐中同樣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聯動各級組織、使得管理得以發揮育人作用的正是核心群體。核心群體培育是高校基層管理育人一體化網格模式建構的重點內容。
培育核心群體,就要在“黨支部-團支部-班集體-寢室”一體化的育人網格中培養有影響力、有號召力的黨員隊伍和預備隊伍,包括縱向深入寢室聯系群眾的黨員、預備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團員、學生干部等,通過這支核心群體宣傳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引導廣大學生群眾積極、主動、自覺地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潛移默化、循序漸進地幫助同學們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選人方面,管理干部群體應重點考慮從黨員中選拔,培育黨員的專業管理能力,管理干部專業化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高校建設目標的制定以及建設方案的實施。
核心管理干部群體選拔后,應探索教育的新方法、新模式。自“支部建在連上”的基本原則確定以來,對核心群體黨員隊伍的教育一直緊跟形勢變化而創新,歷經革命戰爭、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到現在步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員教育已累積了豐富的經驗。當前,基層管理核心群體培養,應當強調“教育、管理、監督、服務相結合推動縱深發展”。在教育形式和方式上,可以采取集中教育與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方式—— 既要抓好集中理論學習與教育,在黨支部、團支部、班級、寢室等各級組織開展“四史”學習教育活動、講黨團課、辦黨團活動等,又要根據大學生特點搭建學習新媒體平臺,通過“學習強國”“打卡廣東紅”“青年大學習”“青年之聲”等APP、小程序開展自主學習與教育。
保證基層管理隊伍專業化的另一個重要舉措是建立一體化的管理和考核機制,構建黨員、團員、學生干部、普通學生考核和評優評先一體化考核指標,將干部的生活表現、學業表現、服務群眾表現、黨團工作表現結合起來,根據各級組織中的不同角色、不同分工設定科學的考評系統。建立長期目標和短期任務相結合的目標管理制度,將黨員聯系群眾、黨團干部聯系群眾作為學生評優評先、預備黨員轉正、畢業鑒定的重要參照。
從基層管理的視角解讀“支部建在連上”的思想內涵,發現了三點管理育人的實踐經驗:一是要建構基層組織制度網格化的模式,二是要注重基層工作,三是要培育管理干部核心群體。將“支部建在連上”的思想融入高校基層管理育人實踐探索,可建構起新的基層管理育人模式:“黨支部-團組織-班集體-寢室”四級基層組織聯動形成一體化管理育人網格。在已搭建的網格平臺上,創新管理育人工作方法,打造黨組織引領、團組織牽頭、班集體組織、寢室群眾參與的一體化基層活動。同時建設基層管理核心干部群體,做好核心群體的選拔、教育和考核,引導廣大學生群眾積極、主動、自覺地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潛移默化、循序漸進地幫助同學們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最終打通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培育符合新時代要求的高素質綜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