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友鳳,張玲,羅鳳,王一棣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乳腺甲狀腺外科,重慶 400016)
完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TIVAP)是一種可以完全植入體內的閉合靜脈輸液系統,由供穿刺的注射座和靜脈導管系統組成,可用于化療藥物、完全腸外營養液等刺激性藥物輸注。輸液港置管成功率高,已成為國內多數醫學中心乳腺癌患者化療的首選通道[1]。但輸液港留置期間會產生相關的并發癥,其中疼痛是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關于輸液港植入術后皮下隧道疼痛[2]、穿刺與拔除無損傷針產生的疼痛已有報道[3-4],而尚未有關于輸液港留置期間的疼痛報道。本文旨在采用簡化McGill疼痛問卷了解乳腺癌患者輸液港留置期間的疼痛現狀,為加強疼痛管理提供依據。
筆者選擇某三甲醫院乳腺癌診療中心乳腺癌患者225例為研究對象,根據輸液港注射座安置的位置,將研究對象分為三組,左胸壁組72例、右胸壁組93例和手臂組60例。225例乳腺癌患者均為女性,年齡18歲~67歲,平均年齡(42±8.675)歲,左側乳腺癌122例,右側乳腺癌103例。納入標準:單側乳腺癌,首次確診乳腺癌,無胸部及手臂手術史,輸液港在體內留置時間≥3個月,思維清晰、能夠表達自我感受和經歷,并自愿參加本次調查。排除標準:雙側乳腺癌或者復發乳腺癌,有胸部和手臂手術史,理解溝通障礙、無法清晰表達者,不愿意參加本次調查。
簡化McGill疼痛問卷(SF-MPQ)由McGill疼痛問卷簡化而來,提供研究對象對疼痛的感覺、情感,以及評價維度的測量。SF-MPQ包括疼痛評級指數(PRI)、視覺模擬評分(VAS)、現有疼痛強度(PPI)。PRI又包括感覺疼痛評級指數(S-PRI)、情感疼痛評級指數(A-PRI),1-11項對S-PRI進行評估,12-15項對A-PRI進行評估,每個描述程度分為0=無痛,1=輕度,2=中度,3=重度。總分45分,得分越高疼痛程度越重。VAS測量:0分為無痛,≤3分為輕度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7分為重度疼痛。PPI分為無痛、微痛、不適、難受、嚴重的疼痛、不可忍受的疼痛,各等級依次采用0~5分表示。
采用 SPSS 19.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采用方差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三組患者S-PRI總分與A-PRI總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41和P=0.002),而三組患者VAS與PPI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采用LSD多重比較和感覺項疼痛組間比較,胸壁組與手臂組疼痛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2),手臂組的感覺項疼痛高于胸壁組。情感項疼痛組間比較,而左右胸壁組疼痛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0),左胸壁組情感項疼痛高于右胸壁組,結果見表1。

表1 輸液港留置期間疼痛對比
感覺項疼痛發生率最高的五項依次是觸痛218例(96.8%),刺痛211例(93.7%),脹痛184例(81.7%),牽扯痛115例(51.1%),固定痛91例(40.4%)。情感項疼痛發生率從高到低依次為害怕223例(99.1%),厭惡101例(44.8%),軟弱無力40例(17.7%)。三組患者牽扯痛與脹痛的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和P=0.00),手臂組的牽扯痛與脹痛發生率高于胸壁組,結果見表2。

表2 疼痛項發生率對比
研究結果顯示:輸液港留置期間乳腺癌患者的疼痛屬于輕度疼痛或者不適。大部分患者能忍受輸液港留置體內產生的疼痛,不需要采用鎮痛治療。而少部分患者表示不能忍受輸液港,并想立即馬上拔除輸液港,寧愿選擇外周血管進行化療,其主要原因是輸液港注射座及隧道處皮膚張力高、輕微發紅,患者疼痛感明顯。與鎖骨下窩比較,上臂活動度大,經常與衣物摩擦,并且上臂圓柱形支撐面較窄,安置輸液港時建立注射座囊袋面積有限,增加了注射座與周圍皮膚的摩擦感[5],導致局部感覺項疼痛更加明顯。幾乎所有患者都感到害怕,其害怕的原因是各種感覺疼痛導致患者擔心輸液港感染、輸液港在體內脫落,或者下次化療不能正常使用等,更有甚者刻意限制自己的日常生活和行為活動,如不敢向輸液港側睡覺,不敢上舉手臂,不敢洗澡等。近一半的患者感到厭惡,乳腺癌患者承受了乳房缺失的身心傷害,接著又要承受安置輸液港帶來的疼痛,并長期接受身體里面的異物感[6-7]。
1.重視疼痛
國際疼痛學會將慢性疼痛定義為:持續或復發時間超過3個月的疼痛。本組研究對象輸液港留置時間≥3個月,其疼痛亦屬于慢性疼痛。慢性疼痛常伴有明顯的情緒癥狀,如緊張、焦慮、抑郁、恐懼感等。這些情緒又會加重疼痛,形成惡性循環,影響治療效果及就醫感受[8]。隨著社會進步及醫療診治水平的快速提高,越來越多的癌癥患者將長期存在,其諸多癌癥伴隨癥狀尤其是疼痛,需要醫護患高度重視,并獲得規范的評估和治療。有效的疼痛管理不但能緩解生存者的生理及心理癥狀,還能促進其更好更快地融入家庭、回歸社會并重返職場。
2.規范疼痛評估與治療
疼痛評估方法和評估工具比較多,但目前沒有統一的標準。倫敦大學Amanda教授指出:大量的疼痛信息可能存在于非語言的行為中,包括聲音、身體活動、面部活動等,全面評估應該將這種非語言行為整合進去。簡化McGill疼痛問卷評分簡單易行、客觀、全面,能夠充分把定性與定量的指標項相結合,能夠準確評估術后疼痛患者的全面信息及最新動態[9]。疼痛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心理和行為干預、理療、運動、局部治療以及介入治療等方法的多學科治療是達成疼痛管理目標的最佳方式[10]。藥物治療是各種類型疼痛治療的基石;認知行為治療疼痛其宗旨在于提高患者控制疼痛的感知能力;物理治療和運動,如漸進式抗阻訓練,可以減輕疼痛同時增加機體的活動性[11];其他疼痛治療方法如熱敷、冷敷、電刺激等方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疼痛。
癌癥患者長期生存的疼痛管理目標是增加舒適度、改善或恢復受損的各項功能,提高生命質量。乳腺癌患者在輸液港留置期間普遍存在輕度疼痛,并伴隨著對輸液港并發癥的焦慮害怕,這不僅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還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希望廣大醫護人員在臨床中要重視輸液港留置期間的疼痛管理,提高病人輸液港留置期間的依從性,減少并發癥的產生,延長導管的使用壽命,保障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