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力賓,黃蓓,張佳
(長春職業技術學院,吉林長春 130000)
廉政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的關鍵,主要包括思想層面、精神層面、制度層面、行為層面以及環境層面等。思想層面是指人類的根本思想和人文精神建設制度層面,能夠保證長期維持廉政局面。制度層面能夠建立揭露腐敗行為的監管制度,完善法律和教育體系。行為層面能夠滿足領導干部和普通民眾對廉政行為的需求。環境層面則能夠營造健康清廉的社會廉政氛圍。廉政文化構建要根據高校的現實特點和環境特征,增強師生對廉政文化的深刻認知。在廉潔從政思想觀念的指導下構建完善的廉政管理制度體系。高校廉政文化建設需要以高校廉政文化活動為基礎,充分發揮文化教育的功能,將廉政建設要素有機結合,對高校廉政文化開展哲學性和創見性的理論認知,提高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整體質量和水平。
文化作為一種歷史現象,是人類社會不斷發展的重要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也是社會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狹義上來看,文化是指思想創造的各種精神財富,包括宗教信仰、風俗道德、科學技術等相關內容。文化屬于一個概念分支,人們能夠對文化解讀進行深入探索,形成豐富而富有內涵的特色文化。廉潔文化需要構建人們對知識信仰規范生活方式的理解,從政治角度來看,廉潔文化是廉政文化的政治體現,廉政文化的建設以先進思想為核心,包括獨立藝術、文化形式、行為表現以及社會思想體系和相應的制度活動的結合[1]。要想保證廉政文化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最重要的就是積極構建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機制,適應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建設的發展。高校作為培養優秀人才、傳承先進文化和服務社會功能的組織,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發展的重要基地,能夠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設中,要保證在高校領域內形成發展并傳播廉政文化。高校廉政文化的建設具有全社會的特點,也有行業特色。廉潔是整個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主題,需要積極傳播并弘揚廉政知識和精神,廉政文化建設能夠為社會發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設中,教師肩負著育人的重要職責,教師的思想政治素養與道德水平對學生的成長發展具有密切相關的作用,也能夠影響高校教風、學風、校風的建設[2]。
隨著高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違法違規的現象普遍發生。一直以來,高校廉政文化建設中缺乏科學的評價機制,無法對現象實現客觀公正地反映。廣大教師腦海中也沒有建立根深蒂固的廉政思維。高校教師作為高校教育體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的思想道德品質對傳播科學文化培養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教師需要充分發揮表率作用,積極樹立廉政意識。只有真正做到誠信務實的工作作風,才能夠傳播高校廉政文化,實現傳道授業解惑。高校廉政文化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可以確保廣大高校教師以及行政教輔人員真正把握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基本內涵,揭示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標準和意義,不斷提高高校教師自身的修養。
大學生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設中是最重要的主體,在學校學習中接受廉政文化知識的熏陶也能夠提升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對學生的全面成長具有積極的導向、督促以及規范作用。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個別大學生受到不良社會價值觀念的影響,存在價值觀扭曲、誠信意識淡薄等問題,致使大學生的廉政觀念意識不強[3]。部分大學生無法自覺抵制享樂主義,利己主義等各種腐朽落后的思想觀念,使廣大學生的思想品質受到嚴重影響,因此在新時期要通過高校廉政文化建設評價指標體系的建設,加強對廣大學生的引導,使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廉潔做人價值觀念并形成廉潔自律的良好品質,加強對自我的把控能力,提高廉政文化建設的整體效果,為社會培育出既有專業知識技能,又能自覺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的高素質人才,進而在社會上形成良好風尚,引領社會廉政風尚,凈化社會風氣。

圖1 高校廉政文化建設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參考點
在高校校園工作建設的開展中,要對廉政文化建設的各種問題和弊端進行全面分析與判斷,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宣傳推廣的效果,但很多高校在廉政文化建設中還存在很多問題。一方面,忽略了對廣大師生的廉政精神培養,制度文化建設還存在不健全、不完善等問題,阻礙了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進一步發展。另一方面,通過廉政文化的建設,能夠為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指標體系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及時有效預防腐敗滋生,從源頭上治理腐敗行為。構建高校廉政文化建設評價指標體系也能夠推動廉政文化建設的管理發展。評價結果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具體表征,評價文化體系建設可以為高校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學參考依據,還能提供具體的行為目標,促進高校廉潔文化建設的全面發展。
系統性是指在廉政文化建設評價指標體系建設中,需要將整個高校管理部門作為一個統一整體,對涉獵的各個方面進行全面綜合分析與評價。完整性則要求評價指標體系公正客觀,避免出現片面、局部評價,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設評價指標體系的建設中,將整個評價內容進行科學劃分,彼此之間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發展的重要關系,確保不同層次的指標都能夠共同反映廉政文化建設的客觀性,發揮導向和診斷功能。
針對性要求高校在廉政文化建設評價指標體系的建設中,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針對不同的差異制訂相對應的評價指標體系??刹僮餍詣t要求高校廉政文化建設評價指標體系不斷發展,通過階段性補充和修改滿足高校不同時期的建設情況,推動高??焖俳】蛋l展。針對性設計也可以為評價指標體系的可操作性提供重要保障。廉政文化建設所涉及的內容眾多且繁瑣,覆蓋范圍更加廣泛,要采取科學適用的原則,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的多角度功能,提高高校廉政文化建設考評的整體水平[4]。
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設中,需要堅持長期性和復雜性,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也需要適應短期和長期的評價目標,增強評價管理目標的時效性,而評價指標的構建需要不斷發展,與時俱進,最終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在評價指標體系的建設中,要盡可能細化評價指標機制和內容,將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重點形成量化體系,方便不同指標之間的分析與比較,推動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全面發展。

圖2 高校廉政文化建設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
高校廉政文化建設需要構建符合高校廉政文化評價建設的指標體系,不同的指標體系之間具有不同的評價依據,根據廉政文化的發展需要從縱向層面進行劃分,構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環境文化建設的整體評價指標體系,在評價指標選擇中需要咨詢相關領域的專家,通過電子郵件和人工訪談的形式對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研究的內容進行咨詢,通過對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熟知程度進行調查,篩選專家人數。在專家調查中,要考慮某一專家對具體問題的權威性,當專家水平的權威性越高,則專家的意見也就越有價值,最終的評價標準也就越可靠。高校通過對不同專家的權威值進行篩選,要將部分指標進行調整,并將重復指標進行合并。高校廉政文化建設評價指標體系中不同的評價指標具有相似的特點,各部分指標之間也有內在聯系,因此要高度重視對廉政文化建設評價指標權重體系的科學配置,保障高校廉政文化建設評價指標更加科學合理,權重的選中需要選擇權威專家的評價標準并征求專家意見[5]。要對某些重要崗位,如招就辦、財務處、教務處、科技處或者其他涉及錢、財、物和高校師生息息相關的重要職位進行定期輪換,以保證制度的執行力。在涉及干部任免、重大項目的招投標和大額資金使用的問題上,則實行集體決議的形式,反對在重大問題上實行一言堂。
高校廉政文化建設評價指標體系構建中,通過問卷調查方式對廉政物質文化建設、精神環境文化建設、制度環境文化建設、文化社會環境建設等多個指標進行分析與評價,對領導層廉政價值觀念、教職工層嚴正態度和責任感、學生層廉政信仰和態度、行政人員廉潔從政行為以及廉政教育、廉政法制、廉政管理、廉政監督等相關內容進行調查研究,最終根據不同評分結果來進行判斷。根據調查實踐結果來看,高校廉政工作建設健全程度比較高,表明各大高校廉政部門能準確清晰地為高校廉政文化的建設和開展提供重要的組織保障。高校廉政精神文化建設中通過對廉政監管人員態度、學生誠信態度以及不正之風的正確認識能夠發現,盡管廣大教職工報告腐敗現象的責任比較弱,但大多數的教師和學生都能對腐敗貪腐等多種行為產生惡性情感傾向,教師層面的廉潔執教情況較好,可以反映出高校行政人員極高的廉政修身意識。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設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中,要結合專家的意見和權威特點進行分析,確保各項評價指標的權重合理分配,充分調動廣大師生參與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能夠有效發揮預測功能,盡可能對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發展與評價提供重要保障。

圖3 高校廉政文化建設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維度
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評價能夠為高校教職人員的溝通和交流提供重要的平臺保障,并逐漸形成以高校教師、行政人員和大學生為主體的廉潔從政主體,有效遏制高校腐敗現象的產生。高校廉政文化建設指標體系的構建,也能夠提高高校行政管理部門對高校廉潔從政文化建設評價的關注與興趣,各部門要積極主動參與到高校廉政文化建設評價管理之中,推動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發展,為今后的高校廉政文化建設提供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