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力
存貨作為企業內部重要的流動資產,在企業現金流管理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價值地位。存貨本身并不會提升企業的變現能力,但提升企業的存貨周轉率便可提升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傳統意義上的存貨管理已無法充分滿足企業的管理發展需求,現如今企業發展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于企業提升自身的經營管理水平,強化自身的市場競爭力極為重要。逐步優化企業的物資存貨管理水平,細化物資存貨管理的每一個程序,可實現企業物資存貨收益與存貨成本的最佳平衡,進一步提升企業的效益水平。
存貨所包含的是企業所儲備的原材料、半成品、待出售的產成品與商品等。物資存貨管理是對物資存貨進行管理,其中包含存貨信息的加工處理、監管存貨采購、驗收、保管等環節,借助合理的管理手段在保障企業生產銷售的同時,最大限度減少企業的物資存貨數量,嚴格控制企業的物資存貨成本,加快企業的物資存貨周轉速度,大大降低企業的平均資金占用比率。部分企業的經營規模相對較小,缺乏相應的資金與技術實力,所采取的傳統式倉庫管理手段存在較多的局限性,給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帶來不利影響。科學化存貨管理活動的開展,可有效協調原材料半成品以及產成品的數量,有效防止由于庫存數量不合理導致企業的生產銷售活動被迫停止的情況,同時也能有效防止企業出現大量物資存貨積壓,加快企業的物資周轉率,減少企業的資金占用水平,大大降低企業的存貨采購成本、存儲成本以及銷售成本。此外強化企業的物資存貨管理水平,可使企業相關工作人員及時開展存貨對比分析工作,為企業管理層科學性決策提供重要的參考。
現階段部分企業缺乏對信息技術的充分利用,企業內部尚未構建行之有效的存貨信息化管理系統,在物資采購、保管以及領用環節仍舊以人工操作為主。傳統化的存貨管理模式下,由于企業存貨種類數量繁多,核算的工作量相對較大,極易出現賬實不符合的情況,加之管理層缺乏對存貨采購、物資出入庫的監控管理活動,無法動態高效地掌握存貨信息,與此同時也無法做出正確的管理決策,最終導致企業出現管理不善的問題。此外企業的采購部門、生產部門以及銷售部門無法及時獲得存貨數量、存貨質量等相關信息,導致企業出現存貨過剩或是存貨斷貨的情況,影響企業的正常化運轉,造成企業出現運轉虧損的問題。
現階段部分企業在物資采購過程中缺乏科學合理的采購申請,而采購人員在物資采購前并未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編制采購計劃,企業采購物資的計劃未能貼合企業的運營狀況,物資到貨時間未能妥善安排,導致企業物資出現積壓或是短缺的情況。此外,在采購供應商選擇方面,企業時常會選擇與固定供應商進行合作,缺乏充足的市場調研,招投標與定價機制設置并不科學,不利于企業物資采購活動的有效開展。
企業存在未構建完善的驗收入庫管理機制,物資驗收程序不規范、管理機制不完善的問題,導致企業出入庫驗收工作無章可循。企業的驗收工作人員無法按照制度以及合同的相關要求對所采購的物資、數量、品種以及規劃等開展審核驗收活動,導致企業無法確保采購物資的質量與數量。同時倉儲部門在存貨入庫時未能及時辦理入庫手續,在與供應商對賬時發現存在差異,對企業物資存貨管理帶來影響。
現階段企業在存貨存儲環境不重視與保管方法不恰當的情況下,并不主張防雨防潮工作的開展,導致企業部分存貨由于銹蝕、霉變而產生損壞。存貨分類的不科學以及存貨儲存缺乏統一規劃,導致企業物資存貨管理中出現隨卸隨放以及貨物混亂的問題,貨物存取與盤點難度過大時,降低企業的物資存貨管理工作效率,對于存在質量問題以及數量不符合的情況無法妥善處理。如A企業在庫存管理消極的情況下,積壓物資長期化不處理,庫存信息并不真實,在企業內非正常使用的物資存量高達4865萬元,其中已完全失去使用價值的物資近700萬元,損失占比13%。
企業物資領用環節往往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部分企業并未構建完善的審批機制,部門在領用物資階段存在較大的隨意性,在多領物資時并未辦理退倉手續,增加企業的物資耗用水平。同時企業倉儲部門對于存貨領用發出工作未能嚴格審核,導致發出貨物的數量、規格型號未能符合訂單要求,大大增加公司退換貨概率,增加企業的銷售成本。此外,企業的倉庫管理人員在開展貨物出庫后并未及時登記入賬,繼而導致企業出現賬實不符的問題。如A企業各單位上報存貨物資賬面總額8849.47萬元,實際清查總額17381.26萬元,差異(盤盈)8531.79萬元,而導致這一問題發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企業長期實施“以領代耗”的形式,讓其出現大量賬外庫存,造成企業系統出入庫與物資實物出入庫并不同步,企業出現大量白條抵庫的情況,影響企業的經濟收益。
現階段企業制定的存貨管理制度流于表面性形式,缺乏對存貨管理活動的重視,倉庫管理人員僅僅起到不讓外部人員隨意出入倉庫,而倉庫管理工作人員的年齡普遍較大,專業性并不高,給企業的存貨管理活動高效率開展帶來阻礙,造成企業出現存貨管理混亂問題。
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生產經營狀況搭建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存貨的采購、入庫以及出庫的共享管理活動,實現對企業存貨管理活動的動態化監管,精確獲取與存貨相關的數據信息,為企業管理層采購部門與生產部門各項工作開展提供行之有效的管理信息,便于企業采購部門能夠隨時調整采購計劃,合理調整企業的物資儲備量,妥善解決企業內部存在的物資存貨堆積問題。
企業管理人員需要將賬內賬外材料備件全部納入公司統一管理活動中,企業各個部門在申購物資前需要在存貨管理軟件中查詢庫存物資情況,在確認企業物資存貨不足或是無存貨時再進行申報。而采購部門需要對各個部門的物資申購情況進行匯總,統籌安排詳細化的采購計劃,提交相關會議審核后再開展相應的采購活動。同時采購部門需要對市場物資進行多方面的調研詢價,在權衡質量、價格以及交貨時間等多種因素后再確定供應商,同時實施合同會簽制度繼而有效杜絕采購人員出現徇私舞弊的行為。企業需要構建完善的供應商考評機制,強化對于供應商的日常監督、管理水平,實現物資供應保障的同時降低物資采購成本。此外需要進一步明確公司的職能,要求其與采購計劃至采購執行到庫存管理環節中做好公司的物資管理工作,要求其能夠全面性了解公司各類材料備件總體需求,全面掌握企業的庫存情況,積極主動安排企業各項人員開展物資采購活動,有效控制對于各個單位的物資供應。
企業管理人員需要構建完善的驗收制度,成立專門進行物資存貨驗收的管理小組,在物資驗收過程中,驗收小組需要仔細檢查采購物品外包裝完整性,確保箱內物資的完好性、物資名稱、規格型號以及品牌等信息是否與公司發出采購訂單的一致性,同時檢查物資的合格證書、說明書與送貨單資料等的齊全性。在物資驗收合格后需要由驗收人員在驗收單上簽字與確認,由倉庫人員及時辦理入庫手續。對于驗收并不合格的物資不允許入倉處理,經由采購經辦人及時聯系供應商開展退貨與調貨工作,將物資驗收質檢情況與驗收處理結果開展相應的登記,并作為對應供應商考核的重要依據。
企業管理人員需要采取科學合理的存貨管理方法,根據物資類別的不同、存儲要求的不同進行分區存放,科學設置物資存貨的分類標識,確保庫存物資的整齊有序性。企業需要對賬內外材料進行統一化管理,對于清查出來的物資按照實物狀況進行分類。無效庫存的物資需要當作廢舊物資進行處置,而這類完全失去使用價值的物資需要由各個相關部門或機構進行清理;對于積壓的物資需要聘請專業的評估機構開展價值評定估價活動,按照評估后的價值由各個部門或機構直接銷售;對于正常應用的物資需要由各個部門或機構按照賬面金額直接銷售,而賬外的物資則按照“零價值”入賬手段錄入企業的倉儲管理系統中。此外倉庫的管理人員需要定期檢查庫存物資,一旦發現物資存貨出現包裝破損以及過期變質等問題時,需要及時向倉庫主管人員反映。
企業管理層需要嚴格執行存貨領用審批機制,企業內的物資領用部門需要在管理軟件中提出物資領用的申請,列明所需要物資的品名、數量以及規格等等,經由領用申請部門負責人的審批統一之后,派遣部門工作人員到倉庫管理人員處領用,根據主管領導批準的領用清單辦理領用手續,在物資領用完畢之后領用人員與倉庫工作人員需要在出庫單上簽字與確認。在物資貨物出庫后倉庫工作人員需要及時登記存貨的臺賬與明細賬,及時做好庫存物資信息的動態更新,超額領用的需辦理退倉手續,而退倉物資需要經由倉庫工作人員清點,在驗收合格后才能放入倉庫,對于已經使用但并未清理保養以及損壞的物資不能進行退倉處理。
企業需要從物流管理人才角度培養物資存貨管理人員,培養出嚴謹認真且擁有優良工作習慣的管理人員。做好對物資存貨管理人員信息化管理培訓工作,讓其根據銷售訂單、企業生產情況做好物資存貨的規劃工作。同時企業需要聘請專業的庫存管理人員做好大批量物資存貨的管理活動,提升企業的物資存貨管理水平,實現物資存貨管理的透明化與標準化。
總之,企業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物資存貨管理機制,有效規范企業物資存貨成本核算的各項制度,提升企業物資存貨管理的水平,進一步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