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畜牧水產事務中心(413100) 柳富榮
秋季水溫適宜,是魚生長旺季。為把握有利時期,促進魚種健康快速生長,使來年獲得量多質好的大規格魚種,應切實做好秋季魚種管理工作。
1.轉池清塘魚種在池塘經過2~3個月的培育,水質一般已老化,池內底質往往產生大量有害物質的沉積,酸性偏高,有害氣體及病原菌增多。因此,入秋后應將魚種轉入經過清塘消毒的池塘進行培育。水源和池塘周轉有困難的地方,可將魚種全部轉出暫養,再對原池施用生石灰干法清塘,每667平方米生石灰用量為75~100千克,并按常規方法進行水質培肥,待藥性消失后將魚種轉回。
2.分類放養根據魚種大小分類放養,做到同池所放魚種規格一致。可將體重50克以上的魚種,投放到成魚塘套養,對規格比較小的魚種進行專池培育,加強投喂,快速復壯。
3.適當稀放秋季培育出規格較大的魚種,是提高魚種越冬成活率的重要一環,應根據池塘水面大小、水體深淺等條件適當稀放。水深1.5米的池塘,一般每667平方米放養7~8厘米長的魚種4000~6000尾,飼養至年底體長一般可達15厘米左右。
4.合理投餌以養草魚為主,搭配鰱、鳙的魚種池,以投青飼料為主,適當投喂精飼料。每天每萬尾草魚投喂小浮萍或鮮嫩魚草等青料60~90千克、精飼料2~3千克,先投青料,然后投精飼料。根據水質情況合理施肥,一般每10~15天施肥1次,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發酵的糞肥70~90千克,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35厘米。以鰱、鳙魚種為主搭配草魚的魚種池,則以施肥為主、投餌為輔。除施基肥外,每隔10天左右追肥1次,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發酵的糞肥80~100千克。對搭配的草魚種,每天每萬尾魚種投喂精飼料2~3千克、青飼料60~90千克,按先青后精方法投料。
5.調控水質注換新水,每月加注新水3~4次,每次加水深15~20厘米。開機增氧,晴天中午開機增氧2~3小時,使水體溶氧量保持在4~5毫克/升。調節酸堿度,每667平方米用15千克生石灰化水全池潑灑,每20天左右使用1次。
6.日常管理堅持每天早、中、晚巡塘,觀察掌握魚種攝食、活動、生長情況,注意天氣和水質變化。經常清掃食場,及時撈出殘渣剩餌,每半月在食場周圍用漂白粉150克化水潑灑。定期投喂藥餌,每月2次,每次連喂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