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縣石鼓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411227) 莫旭彪
霉菌毒素是真菌污染飼料或谷物后產生的有毒性的次級代謝產物。霉菌毒素污染飼料或谷物現象十分普遍,會導致飼糧品質下降、口感變差,甚至嚴重影響畜禽生產性能。目前危害嚴重的霉菌毒素包括黃曲霉毒素B1(AFB1)、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ON)、玉米赤霉烯酮(ZEN)等,全世界超過20%的農作物產品在加工、運輸和儲藏的過程中會被真菌污染而產生霉菌毒素,由此給飼料產業和畜牧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危害消費者健康。
受飼料成本和養殖成本提高的影響,部分企業為了降低飼料成本會大批購買飼料儲存起來,若環境潮濕,這無疑會增加霉菌毒素飼料污染的風險。為提高養殖企業對霉菌毒素危害的重視程度,本文簡要介紹飼料中常見霉菌毒素污染現狀、危害和主要防控措施,旨在促進我國養殖業的健康發展。
2021年張勇等從國內各地區共收集1025份配合飼料、玉米、小麥等原料樣品用于調查3種霉菌毒素(AFB1、DON和ZEN)污染情況,發現共有1020份樣品檢測被霉菌毒素污染,陽性率達99.51%;其中AFB1、DON和ZEN污染率均高于85%;且部分樣品毒素超標,如玉米、玉米副產品AFB1超標率分別為10.11%和5.45%,DON超標率分別為15.43%和16.36%,ZEN超標率分別為13.30%和17.27%。2021年建明實驗服務通過檢測466份樣品的3種霉菌毒素發現:在華中地區,DON可污染多種飼料原料;而AFB1主要污染玉米及其副產物(污染率為18.4%)、谷物及副產物(污染率為4.5%);ZEN可污染多種飼料原料,其中餅粕類原料污染率為33.3%,而玉米及其副產物等污染率較低,為2.9%。由以上可知,目前我國飼料及飼料原料中AFB1、ZEN和DON等常見霉菌毒素污染十分普遍,甚至部分樣品存在污染超標現象,這無疑會降低畜禽生長性能,造成經濟損失。
1.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ON)DON是由鐮刀菌屬生長過程中產生的代謝產物。DON具有潛在的致癌性,因此消費者食用或接觸被DON污染的食品或飼料后,其健康可能受到影響。DON主要表現細胞毒性、免疫毒性和神經毒性。在體外實驗中,DON可誘導細胞DNA氧化損傷,從而導致細胞凋亡,進一步引起畜禽臟器損傷;在動物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一定劑量DON可導致動物機體發生炎癥反應,從而影響其機體免疫系統,導致機體對外界病原體抵抗力下降;此外,DON可通過血腦屏障從而改變腦部神經形態或改變激素調節水平,產生一定的神經毒性。
家畜DON中毒后會出現腹瀉、拒食和腸道出血等消化道疾病,同時也會出現免疫性能下降,或造血功能受影響等。不同動物中,豬對DON敏感程度最高,其次是家禽和反芻動物。一般而言,DON主要影響家畜采食,導致家禽嘔吐。
2.黃曲霉毒素B1(AFB1)黃曲霉毒素是黃曲霉和寄生曲霉等在一定條件(如高溫、高濕環境)下產生的代謝產物,其中AFB1是黃曲霉毒素中毒性最強的一種,且具有強致癌性。據了解,黃曲霉菌污染飼料后會改變飼料顏色、氣味和品質等,從而導致飼料營養成分下降,影響適口性。此外,AFB1還可以損害免疫系統,甚至導致免疫失敗,這使得家畜容易感染其他病原;更重要的是,AFB1可以引起畜禽肝臟腫大、腎臟損傷,影響其肝臟和腎臟排毒、解毒機能,甚至導致幼畜肺臟出現腫瘤、結節等。
不同動物AFB1中毒所表現臨床癥狀具有一定差異,其中牛(肉?;蚰膛#〢FB1急性中毒會出現精神沉郁、步態不穩、眼結膜充血或潮紅等,重癥時會虛脫,出現神經癥狀;慢性中毒則出現生長緩慢、腹瀉、繁殖障礙、產奶量下降等。
仔豬AFB1中毒會出現精神沉郁、嚴重腹瀉、臥地不起、抽搐等癥狀,最終麻痹而死。育肥豬AFB1中毒初期出現食欲減退、精神沉郁、便秘或腹瀉等癥;中期出現食欲廢絕、消瘦,耳朵和四肢內側等皮膚發紅;后期則精神極度沉郁、抽搐、臥地不起,最終麻痹而死。后備母豬AFB1中毒會影響其生殖系統,延長發情周期,甚至不發情;發情后屢配不孕,降低后備母豬的繁殖性能。妊娠母豬AFB1中毒多出現流產、早產等繁殖障礙類疾病,且流產后母豬發情異常。
雛雞AFB1中毒所表現臨床癥狀主要包括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消瘦、雞冠發白,其后呼吸不暢、張口喘氣、打噴嚏等,后期出現腹瀉,糞便為血樣稀糞,跛行,最后死亡;蛋雞AFB1中毒后產蛋率下降,同時死亡淘汰率提高,給雞場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3.玉米赤霉烯酮(ZEN)ZEN主要是由鐮刀菌在生長過程中產生的代謝產物,廣泛存在于玉米、小麥、高粱等飼料中。與其他真菌類似,鐮刀菌最佳生長條件也是高溫高濕,特別是梅雨季節。ZEN可導致畜禽處于精神亢奮狀態,同時多臟器出血,身體激素水平紊亂,孕畜出現繁殖障礙等,嚴重時可導致死亡。
當牛群發生ZEN中毒時,犢牛主要表現出假發情狀態,包括外生殖道肥大、陰部紅腫發紅、乳房增大等;成年牛則出現食欲不振、反芻無力、外陰紅腫、分泌物增加等,甚至會出現陰道脫落而最終淘汰或死亡;妊娠母牛出現流產、死胎等繁殖障礙疾病,泌乳母牛產奶量下降;種公牛睪丸萎縮,包皮水腫等。
與牛群類似,繁殖母豬發生ZEN中毒會出現陰道脫落、子宮腫脹和流產等癥狀;公豬則出現睪丸萎縮、性欲減退和精子濃度下降等癥狀;仔豬采食量和增長量會下降,影響料重比;育肥豬則出現精神興奮、食欲減退和生殖器紅腫等現象,類似發情癥狀。
1.物理脫毒法常用的物理脫毒法主要包括清洗、加熱、吸附等,但需要根據不同毒素的特性選擇對應的物理脫毒法。此外,現在市場上有很多吸附劑可以與霉菌毒素結合,從而達到去霉菌毒素的目的。常見的吸附劑主要是活性炭、葡甘露聚糖和硅鋁酸鹽類等。
2.化學脫毒法霉菌毒素在強酸、強堿或強氧化劑等條件下其結構會發生改變而失去毒性作用。常見的化學脫毒法包括酸處理、堿處理、有機溶劑處理和氨處理等,如有機溶劑可將飼料中黃曲霉毒素去除?;瘜W法去除毒素效果較好,但一般某種化學法只能針對特定的毒素,對其他毒素脫毒效果可能較差。此外,使用化學脫毒法可能會改變飼料的營養成分或降低飼料的適口性等,甚至化學物質殘留會影響畜禽健康等,故而化學脫毒法使用較少。
3.微生物脫毒法部分微生物或其代謝產物具有降解霉菌毒素的作用,因此有研究人員利用這一特性將此類微生物添加至霉菌毒素污染飼料中以達到去除霉菌毒素的目的,即為微生物脫毒法。此類可用于去除飼料中霉菌毒素的微生物主要包括雙歧桿菌、乳酸桿菌和芽孢桿菌等,它們不僅可降解或轉化霉菌毒素,還可以阻止機體吸收霉菌毒素。
1.加強飼料儲存管理飼料在生產、運輸和儲存過程中需要加強管理,以防止霉變。養殖企業(戶)不應在梅雨季節一次性購入大量飼料或原料;購入飼料后需將其儲存于干燥、通風且潔凈的儲藏間,注意防蟲滅鼠等。庫房內需要設置溫度和濕度計,且工作人員需定期檢測飼料儲藏間溫度和濕度,防止飼料霉變等。
2.定期檢測飼料霉菌毒素污染情況養殖場(戶)需注意,工作人員除了定期檢查飼料是否出現霉變以外,有必要時可將疑似霉變的飼料送至專業檢測機構檢測霉菌毒素污染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