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闡釋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通俗理論讀物《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生動實踐述評》,近日由新華出版社出版,在全國發行。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邁上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之路。
新時代中國經濟創造的奇跡,根本在于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科學指引。這本書以新華社公開播發的“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生動實踐述評”系列報道為基礎,聚焦“美”“實”“效”“協”“共”五個字,結合生動實踐,深入闡釋習近平經濟思想的豐富內涵和精髓要義,指出,習近平經濟思想是為人民謀幸福的經濟學,是為民族復興奠定更強大物質基礎的經濟學,是新時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學,是為萬世開太平的經濟學,是共同富裕經濟學。
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繁榮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哲學社會科學和檔案等事業。深入推進全民閱讀。”
這是自2014年起,“全民閱讀”連續九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回顧歷年的政府工作報告,2014年提出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發展文化藝術、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檔案等事業,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倡導全民閱讀。2015年提出提供更多優秀文藝作品,倡導全民閱讀,建設學習型社會,提高國民素質。2016年提出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倡導全民閱讀,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2017年提出大力推動全民閱讀,加強科學普及。2018年提出倡導全民閱讀,建設學習型社會。2019年提出倡導全民閱讀,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2020年提出倡導全民健身和全民閱讀,使全社會充滿活力、向上向善。2021年提出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建設,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倡導全民閱讀。
中宣部辦公廳日前印發通知,就做好2022年主題出版工作作出部署。2022年主題出版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深刻認識“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突出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首要政治任務,突出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工作主線,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目標,圍繞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擔當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務,做強做亮做活主題出版,打造更多謳歌新時代、滿足新需求的出版精品。重點選題方向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突出“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政治智慧和歷史擔當,推出一批有理論高度和思想深度的精品力作。
二是聚焦主題主線,為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營造良好氛圍。圍繞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策劃打造一批主題鮮明、內涵豐富的精品讀物。圍繞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推出一批深刻解讀成就背后的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優勢的學習讀物。
三是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自覺,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圍繞黨的不懈奮斗史、不怕犧牲史、理論探索史、為民造福史、自身建設史,推出一批反映輝煌歷程、記錄時代變革、激勵人民奮斗的大眾讀物。
四是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展現中國經濟的光明前景和廣闊空間。精心做好形勢政策的出版宣傳,準確闡釋黨中央關于經濟形勢的分析判斷,展現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
五是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更好弘揚新風正氣。圍繞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推出一批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成果的文化讀物。
六是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提升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緊緊圍繞闡釋中國之治的成功密碼,深入宣傳闡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全球發展倡議等重要思想主張,推出一批展示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的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