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兵
(云南省水利水電工程有限公司,昆明 650000)
現階段,在水利水電項目施工中,人們開始廣泛應用滑模技術,為水利水電項目施工的經濟性、合理性、科學性提供良好保障。滑模技術借助動力滑升裝置、專用模板、普通模板、配套施工技術等,有效保證項目綜合效益與作業安全,具有較高的機械化程度,占地少,能夠確保水利水電項目的整體性與各個版塊的施工連續性。
滑模技術主要是通過緩慢移動模板,構建混凝土結構。開展施工活動時,滑模模板屬于重要內容,主要包括普通模板與專用模板2 種類型。另外,在配備模板施工相關設備的過程中,需要配備標準滑行機械手與動力設備,可以保證滑模施工活動順利、穩定進行。滑模技術中動力機械設備一般選擇液壓千斤頂設備,主要工作原理就是通過千斤頂實現,同時千斤頂在模板周邊、混凝土表面開展滑動,混凝土澆筑作業在混凝土結構上方的留口位置開展,開展澆筑作業過程中進行分層澆筑,保證每層混凝土結構的厚度低于30 cm。需要保證混凝土結構厚度適中,保持在工程標準狀態,才可以開展滑模施工作業,穩定滑動,保證所有混凝土結構厚度滿足標準要求,順利實現滑模施工活動。開展施工作業時,水利水電項目滑模施工的繁雜性較為突出,比如,結構環節,對于施工弧度與門槽的標準要求較高,所以對滑模施工標準進行有效掌握,是提高水利水電項目質量的重要內容[1]。
當前,我國建筑技術的發展狀態良好,充分提高了建設工程施工水平和工程質量。而滑模技術是前沿技術,與常規模板相比來講,具有以下優勢:(1)使工程具有較強的整體性。在混凝土施工中應用滑模技術后,能夠充分強化混凝土施工活動的連續性,可以充分防止混凝土施工縫隙發生,充分提高混凝土澆筑質量以及工程整體性。(2)施工效率高。應用滑模技術過程中,會應用到大量機械設備,而機械設備投入施工活動之后即可以充分強化施工效率,保證施工進度。(3)節省施工費用。施工成本對于施工經濟效益具有直接影響,因此,減少施工成本,強化施工收入是施工單位的關鍵目的。滑模技術投入施工活動后,能夠簡化施工流程,實現降本增效目標。(4)減少維護作業量。運用滑模技術進行施工活動,能夠提高結構穩定性以及工程施工質量。基于此種情況,可以減少后期運行故障,減少維護工作量。滑模技術涵蓋各種施工技巧與施工要素,對施工技能與流程進行充分掌握,才能夠有效保證施工水平。滑板滑升與混凝土澆筑是施工難點與重點內容,施工人員應該對這些工作進行科學把握,才可以將滑模技術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2]。
由于進行滑升操作時,筒倉直徑較大,筒倉中主要是混凝土,而混凝土本身主要是由砂石、石灰、水等材料攪拌制作,質量較大。另外,滑升平臺自重也較大,同時滑升過程中產生的摩擦阻力較大,各種重力作用在一起之后會讓滑升平臺發生變形問題。若是滑升平臺發生變形問題則會造成嚴重的安全后果以及質量問題,例如,無法有效控制澆筑速度,若是平臺具有較大的滑升高差,會導致結構垂直度出現超差問題,扭轉偏差較為嚴重,難以繼續開展滑升作業。進而對工程施工作業進度產生影響,造成平臺坍塌問題,嚴重威脅現場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為了防止發生此類問題,相關人員應該選擇以下措施,對滑升平臺進行有效加固。
第一,對千斤頂與提升架數量進行控制,同時均勻布置。由于平臺具有自重,因此,設置千斤頂過程中應該科學展開安排。通常各個千斤頂間距設置為1.2 m。對于壁柱以及其他特殊部位受到的壓力更大,因此,應該增設千斤頂。另外,在提升架安裝過程中,應該保持良好垂直角度,同時橫梁應該保持水平。液壓油管直徑和長度應該保持一致,保證油路通暢性,進而確保加壓過程中有效傳送壓力。
第二,加密平臺垂直支撐體系。在平臺支撐設備方面應該合理增設剪刀撐。通常,各個剪刀撐之間距離在3 m 左右,若是工程規模較大,則應該縮短各個剪刀撐距離,充分提高平臺穩固性,確保滑升平臺保持穩定、安全狀態,才可以開展施工活動[3]。
第三,增加柔性平臺拉筋的直徑,提高拉筋數量。通常,平臺支撐主要借助鋼筋實現,按照筒倉直徑尺寸,一般選擇φ15 mm 的拉桿鋼筋,間距在1.1 m 左右。若是在特殊條件下,應該合理選擇大直徑鋼筋進行支撐,或是減小鋼筋間距,進而充分提高支撐滑升平臺的穩定性。
第四,盡可能降低平臺施工荷載以及自重。在提高平臺剛度的過程中,需要盡量降低自重在平臺穩定性方面產生的影響。相關人員不僅應該加固平臺,促使平臺能夠承受足夠重量,還需要降低平臺自重。平臺質量能夠通過人工方式進行控制,盡量減少平臺中材料堆放的數量,對于一些必要材料,進行滑升操作時,應該在平臺上均勻堆放材料,同時在保證施工材料充足的條件下,盡量減少堆量。
由于開展滑模施工作業時,應該積極完成混凝土澆筑,并結合滑升高度對混凝土澆筑速度以及面積進行確定,同時開展鋼筋綁扎作業。由于混凝土凝固時間較為固定,因此,應該保證滑升高度、鋼筋綁扎速度與混凝土凝固時間相匹配。對此需要對混凝土凝固時間進行分析,對混凝土凝固時間進行確定之后,結合滑升平臺合理調整滑升速度,由于混凝土凝固時間較為固定,因此,僅需要根據凝固時間對鋼筋綁扎速度以及滑升速度進行調整[4]。
1)面板與支撐平臺。面板屬于形成混凝土井壁的模具,開展水利水電項目施工活動時,需要認真開展面板設計工作,保證面板剛度與平整度,強化混凝土水井壁質量。另外,應該建立支撐平臺,強化支撐水平。應該焊接連接提升架和支撐系統,選擇∠50 角鋼對兩者進行拉結處理,提高支撐效果。建立支撐系統后,應該進行平臺澆筑,同時選擇3 mm 花紋鋼板在上部進行鋪設處理,同時預留缺口,選擇φ20 mm 鋼筋進行安全爬梯制作。另外,對平臺進行抹面處理,建立安全通道。
2)液壓爬升體系。開展滑模施工活動時,應該建立液壓爬升平臺,為模體滑升提供良好保障。液壓操控臺、提升架以及液壓千斤頂屬于爬升系統關鍵構成內容。所以,應該從以下方面保障液壓爬升體系質量:第一,液壓操控臺,選擇液壓操控臺開展模體滑升作業,可以充分提高模體滑升質量。第二,提升架,制作提升架過程中,會應用立桿與橫梁。1 組橫梁數量為2 根,立桿設置在2 根橫梁之間,保證焊接工作有序開展。另外,對模體主體和立桿展開焊接處理,保證其余模體支撐體系變為整體,以有效提高支撐效果。第三,液壓千斤頂。開展滑模施工時,要想將千斤頂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應該在襯砌混凝土中部設置千斤頂。
在認真開展施工準備活動時,施工企業可以對滑模技術進行有效應用,充分實現預期施工效果。對于施工準備工作,主要涵蓋以下內容:第一,現場檢查。對施工方案進行了解,結合施工方案科學制訂現場檢查方案,對檢查工作任務進行合理分配,充分保證檢查工作質量,對危害施工人員的安全因素與施工干擾因素進行重點排查,進而建立安全、穩定的施工環境。第二,積極開展技術交底活動。對施工技術進行確定,對施工要點進行明確,對施工方向進行把握,進而向管理人員與施工人員等科學分配工作任務[5]。第三,檢查施工材料與設備。在施工活動中,施工材料與施工設備屬于基礎保障,對于工程建設質量以及效率具有直接影響。管理人員應該認真開展材料以及設備檢查工作。對于施工設備來講,管理人員應該對設備性能進行檢查,對其運轉情況進行了解,如果設備運轉存在問題,應該及時安排維修人員進行維修活動,為設備運轉穩定性提供保障;對于施工材料來講,應該對材料質量進行檢查,防止發生以次充好現象,同時檢查材料數量與質量。
5.3.1 滑模安裝與調試
在滑模施工中,滑模安裝屬于關鍵構成內容,施工人員應該對滑模安裝以及調試流程進行充分了解,強化自身安裝與調試水平,對相關工作進行充分把握。第一,研究建設標準,對施工方向進行明確,對于澆筑完結以及有鋼筋預埋的閘墩底板開展清基處理。因為混凝土鑿毛會嚴重影響施工活動,所以施工人員應該進行有效清理。第二,結合施工要求與施工情況,科學挑選丈量儀器,對所有控制點進行確定。進行滑模放置前,應該認真開展準備工作。在閘墩混凝土保護層的外側地面放置木枋墊層,同時應該對木枋墊層高度加以注意,通常高度需要保持在15 cm 左右,進而能夠充分提高滑模放置的有效性與科學性。第四,選擇塔機或是門機,將滑模墩尾以及墩頭等構件依次吊裝在木枋墊層中,保證兩者有效對接,充分提高滑模施工效率。第五,在施工活動中引入“葫蘆”起重機,認真調整各段方位,選擇螺栓開展連接工作,進而有效對接模板和滑模。第六,在千斤頂之間安裝空心鋼管,開展施工活動時,應該確保施工規范性以及嚴謹性,讓鋼管一端可以和閘墩毛面之間充分觸碰,保證千斤頂可以夾緊鋼管,進而保證該工作的質量。第七,使用千斤頂前,應該對其狀態與性能進行充分了解。如果千斤頂具出現故障問題,則應該及時開展維修處理。同時,應該認真開展千斤頂清洗作業,為有效開展施工活動提供保障。開展施工活動時,應該認真開展預埋鋼筋的接長作業。具體施工時,需要進行搭接焊接處理,此過程中應該對單面焊的焊縫長度以及雙面焊長度控制工作予以重視,前者長度需要低于10 cm,后者長度需要低于5 cm。焊接人員應該具有良好的焊接能力,才可以實現焊接質量控制目標。
5.3.2 細節研究
第一,模體滑升。進行初滑處理時,應該認真開展混凝土分層澆筑施工活動,確保混凝土分層澆筑高度在45 cm 左右。另外,應該對模體滑升時間進行控制,第一層混凝土強度在0.2~0.4 MPa 范圍時,即能夠提升模體。此過程,需要對滑升高度進行有效控制,在30 cm 左右。第二,爬桿接應。在模體滑升3~4 次之后需要開展1 次校正處理,避免模體發生偏差。此過程,應該對爬桿長度進行充分了解,結合爬桿長度對滑升高度進行控制。第三,同時滑升內側模體與外側模體。對各個內側模板的距離進行控制,保持在1 m 左右。
滑模技術可以充分提高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質量,而在開展滑模施工過程中,施工企業應該對施工步驟進行明確,對滑模技術進行充分掌握,以提高施工連續性。另外,施工企業應該對相關施工環節進行充分把握,按照施工要求與現場具體情況,開展施工活動。施工企業應該積極引進相關人才,構建優秀施工團隊,進而對施工問題進行靈活運用,提高水利項目建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