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開始,我國對新冠病毒感染的防控措施實施“乙類乙管”,一系列新變化隨之出現。但“乙類乙管”不是放任不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顯示,未來仍將加強監測預警,包括開展病毒變異監測、城市污水監測等。國家疾控局人士表示,此舉是用來“評估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流行強度、變化趨勢等情況,為疫情研判和防控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國家衛健委強調,“乙類乙管”絕不是放任不管,更不是“躺平”,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7日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倡導疫苗接種和個人防護,加強監測預警工作。該方案明確在常態化和應急情況下需要開展的重點監測工作:常態化情況下,主要開展病毒變異監測、個案報告、哨點醫院監測、不明原因肺炎監測、城市污水監測等;在應急情況下,增加核酸和抗原檢測監測、發熱門診監測、重點機構監測等。
值得關注的是,污水監測成為如今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此前多國都在城市污水中發現新冠病毒。美國加洲研究人員去年7月表示,早在鼻拭子測試呈陽性的14天前,當地社區污水樣本中就已檢測到阿爾法、德爾塔、奧密克戎等新冠變異株的存在。最近加拿大、比利時等國還要求對來自中國的航班進行污水檢測。《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與香港地區對居民樓污水進行監測不同,第十版方案在監測預警方面主要是增加了城市污水監測的有關要求。國家疾控局監測預警司司長楊峰8日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對居民樓的污水進行新冠病毒監測,可以更好地發揮對所在的居民樓監測預警的作用。香港通過社區污水監測,及時發現可能存在感染者的區域,再進一步追蹤發現陽性感染者,進而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主要是應用于疫情早期尚未出現大范圍流行的時候?!艾F階段,內地新冠病毒感染仍處于流行階段,所以我們在全國有條件的城市開展污水監測工作,以評估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流行強度、變化趨勢等情況,為疫情研判和防控工作提供科學依據?!?/p>
一位匿名中國免疫學專家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因為人類腸道黏膜上皮細胞也有ACE2這種新冠病毒受體分子的表達,新冠病毒可以感染消化道黏膜,導致嘔吐和腹瀉等癥狀,并可能從糞便排出,污染水源,通過糞口途徑傳播。為預防萬一的傳播風險,需要對污水進行一定的監測。
該專家認為,部分兩方媒體過分渲染中國疫情的嚴重性,讓一些國家感到害怕,為防止航班污水中的病毒傳入而采取臨時政策。但加拿大食品安全研究所所長勞倫斯?古德里奇對《環球郵報》表示,針對中國航班進行的這種單獨檢測意義不大?!?郭媛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