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平
女性急腹癥是由于女性盆腔器官的某些疾病引起的急性癥狀。臨床常見的女性急腹癥疾病包括異位妊娠、卵巢黃體破裂、卵巢腫瘤扭轉(zhuǎn)、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等[1]。其中異位妊娠是一種最常見的婦科急腹癥,其原因在于受精卵在子宮腔外的部位著床、生長,其可導致孕婦出現(xiàn)陰道流血、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對孕婦和胎兒都會產(chǎn)生極大影響[2]。國內(nèi)報道,大約40~50 例妊娠中即有1 例[3]。女性急腹癥不同疾病雖然臨床表現(xiàn)多樣,但其共同特點為會引起患者腹痛,且病情緊急,發(fā)展迅速,在短時間內(nèi)可發(fā)生急劇變化,如不及時治療和處理,可引發(fā)不可預測的后果。但因早期宮內(nèi)妊娠流產(chǎn)或一些晚期妊娠并發(fā)癥所造成的腹痛不包括在內(nèi)。且由于急腹癥患者在就診過程中所述癥狀幾乎類似,同時又與部分外科、內(nèi)科疾病的臨床癥狀也存在相似性,增加了女性急腹癥的鑒別困難。有研究顯示,目前臨床對于女性急腹癥患者只有30%左右能夠得到確診,而40%左右的患者被確診為“非特異性腹痛”,另有30%患者則無法得到確診[4]。因此,臨床對于女性急腹癥的鑒別診斷、治療需加以重視,熟悉此類疾病的臨床特點,以便于及時制定正確的治療方案,避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目前,臨床最常用的女性急腹癥鑒別診斷方式為檢測患者血清β-hCG 濃度。隨著醫(yī)療技術(shù)的進步,臨床大量研究顯示,血清β-hCG 聯(lián)合PROG 檢測在鑒別診斷女性急腹癥中具有更高的應用價值。鑒于此,本研究對本院收治的73 例異位妊娠孕婦進行了血清β-hCG 和PROG 檢測,旨在進一步提高異位妊娠的診斷準確率,以為孕婦的治療提供參考和指導。詳情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 月~2021 年1 月本院收治的73 例異位妊娠孕婦作為研究組,另選取同期70 例正常宮內(nèi)妊娠孕婦作為正常組。研究組年齡21~42 歲,平均年齡(31.25±4.43)歲。正常組年齡20~41 歲,平均年齡(30.55±4.26)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對象均知悉本次研究,自愿加入,簽署同意書。排除精神、意識障礙及合并惡性腫瘤、臨床資料缺失者。
1.2 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入院后均行常規(guī)檢查,如腹部B 超、磁共振等,并囑咐其空腹12 h,于次日清晨抽取靜脈血3 ml,進行離心處理,離心15 min,離心率為3500 r/min,將離心后的樣本進行血清β-hCG 檢測和PROG 檢測。檢測過程中嚴格按照說明書和相關(guān)規(guī)定操作,以確保檢測結(jié)果的準確性。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血清β-hCG 和PROG 水平。②比較血清β-hCG、PROG 單獨檢測及聯(lián)合檢測對異位妊娠的診斷效能,包括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清β-hCG 和PROG 水平比較 研究組血清β-hCG 水平為(1131.65±602.48)IU/L,PROG 水平為(18.01±11.27)nmol/L;正常組血清β-hCG 水平 為(6012.36±1042.55)IU/L,PROG 水平為(97.69±10.84)nmol/L。研究組血清β-hCG 和PROG 水平均顯著低于正常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β-hCG 和PROG 水平比較()

表1 兩組血清β-hCG 和PROG 水平比較()
注:與正常組比較,aP<0.05
2.2 血清β-hCG、PROG 單獨檢測及聯(lián)合檢測對異位妊娠的診斷效能比較 血清β-hCG 檢測異位妊娠的靈敏度為78.08%(57/73),特異度為72.86%(51/70),準確度為75.52%(108/143),陽性預測值為75.00%(57/76),陰性預測值為76.12%(51/67);PROG 檢測異位妊娠的靈敏度為82.19%(60/73),特異度為75.71%(53/70),準確度為79.02%(113/143),陽性預測值為77.92%(60/77),陰性預測值為80.30%(53/66);血清β-hCG 聯(lián)合PROG 檢測異位妊娠的靈敏度為95.89%(70/73),特異度為90.00%(63/70),準確度為93.01%(133/143),陽性預測值為90.91%(70/77),陰性預測值為95.45%(63/66)。血清β-hCG 聯(lián)合PROG 檢測異位妊娠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均顯著高于血清β-hCG 和PROG 單獨檢測,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血清β-hCG 單獨檢測異位妊娠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與PROG單獨檢測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血清β-hCG、PROG 單獨檢測及聯(lián)合檢測對異位妊娠的診斷效能比較(%)
隨著近年來我國二胎政策的開放,異位妊娠所致的女性急腹癥發(fā)生率越來越高,對孕婦及胎兒的生命安全構(gòu)成嚴重威脅。有研究顯示,在臨床否認妊娠的女性急腹癥患者中,其最終妊娠試驗陽性者占比達6.03%[5]。因此,為避免因患者“隱瞞病史”導致的漏診、誤診,加強對女性急腹癥的臨床鑒別診斷就顯得尤為重要。
血清β-hCG 是診斷妊娠和預測持續(xù)妊娠的最佳指標,可以預測早期妊娠胚胎存活、異位妊娠、流產(chǎn)等[6]。英國國立健康與臨床優(yōu)化研究所(NICE)指南推薦,血清β-hCG 可作為女性急腹癥臨床鑒別診斷的首選方法[7]。β-hCG 開始是由胎盤滋養(yǎng)層細胞分泌的一種糖蛋白激素,之后由絨毛和胎盤分泌,具有維持妊娠黃體、促進胎兒發(fā)育及免疫抑制的作用。在早期妊娠(3 個月左右)中β-hCG 濃度最高,到中晚期則會逐漸下降,直至平穩(wěn)狀態(tài)。然而由于不同孕婦的月經(jīng)周期不同,實際孕周也不相同,因此,其血清β-hCG濃度也存在較大的差異。而在異位妊娠孕婦中,由于供血不足,滋養(yǎng)細胞的氧合程度差或合體細胞數(shù)量減少,相對于正常妊娠孕婦而言,其血清β-hCG 濃度則會顯著偏低。但不同孕婦月經(jīng)、孕周時間等差異β-hCG也不同,因此,僅檢測1 次β-hCG 難以確診異位妊娠和正常妊娠,需要多次檢測,尤其是在48 h 后的檢測,若β-hCG 水平成倍增狀態(tài)則可以明確診斷為異位妊娠[8]。我國2019 年發(fā)布的“輸卵管妊娠診治的中國專家共識”和2018 年美國婦產(chǎn)科醫(yī)師學會發(fā)布的《輸卵管妊娠》也明確指出,臨床疑似異常妊娠者推薦在第1 次檢測血β-hCG 后間隔48 h 重復檢測血清β-hCG 水平。
PROG 又稱PROG 激素、黃體激素,主要的產(chǎn)生部位是腎上腺皮質(zhì)、卵巢和排卵后形成的黃體以及>12 孕周的胎盤[9,10]。PROG 可使經(jīng)雌激素作用而增生的子宮內(nèi)膜出現(xiàn)分泌現(xiàn)象,宮頸黏液變得粘稠,還可抑制母體的免疫反應,防止母體將胎兒排出體外造成流產(chǎn)。異位妊娠孕婦由于輸卵管基層薄,血供欠佳,滋養(yǎng)層細胞較少,且活力低,黃體刺激低下使黃體發(fā)育不良,導致PROG 的分泌量下降[11];早期先兆流產(chǎn)者胚胎發(fā)育較差,卵巢黃體轉(zhuǎn)變成妊娠黃體的作用隨之減弱,滋養(yǎng)層細胞和妊娠黃體產(chǎn)生的PROG 濃度也會降低[12,13]。由此可見,PROG 是維持妊娠狀態(tài)所必需的性激素,可直觀反映滋養(yǎng)細胞和黃體功能,在排卵、黃體功能不全、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期異常、胎盤功能、不孕癥等方面具有極高的診斷價值。
綜上所述,血清β-hCG 聯(lián)合PROG 檢測對異位妊娠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其診斷準確性高,可有效減少漏診、誤診等現(xiàn)象,有利于早期篩查異位妊娠,從而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