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森
產后抑郁通常對產后身體恢復有很大負面影響,其屬于產褥期精神綜合征。在分娩過程中,由于產婦缺乏對分娩過程的正確認識,無經驗,加之角色轉變,造成了各種各樣的生理、心理和社會壓力,引起一系列心理和生理變化,導致產后抑郁,以注意力不集中、悲觀、疲勞、哭泣、失眠等為主要表現。產后抑郁會對產婦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脅,還會影響新生兒的發育。如何防止產后抑郁對產婦來說是很重要的[1,2]。采用心理認知干預和帕羅西汀聯合治療對降低產婦產后抑郁發生率有良好效果。本研究將本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的80 例產后抑郁產婦,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藥物組給予帕羅西汀治療,藥物心理組實施心理認知干預聯合帕羅西汀治療。比較兩組治療前后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評分、滿意度評分、產后母乳喂養率,探討了心理認知干預與帕羅西汀結合治療產后抑郁的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本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的80 例產后抑郁產婦,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藥物組與藥物心理組,每組40 例。藥物心理組年齡21~37 歲,平均年齡(27.71±2.12)歲。藥物組年齡21~35 歲,平均年齡(27.45±2.21)歲。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批準。
1.2 方法
1.2.1 藥物組 給予帕羅西汀治療,每天早晨服用20 mg,治療2 周。
1.2.2 藥物心理組 實施心理認知干預聯合帕羅西汀治療。帕羅西汀的用法用量同藥物組,心理認知干預方法如下。
1.2.2.1 認知干預 許多產婦因擔心分娩影響到新生兒的健康發育,而產生焦慮、緊張、害怕等情緒,不僅會導致抵觸情緒和不配合保健措施,還會直接導致產婦無法快速康復,需要通過有效的心理干預及時引導,避免一系列問題的發生。醫生要與產婦溝通,掌握產婦心理消極的因素,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解釋,如擔心分娩后會影響胎兒發育,醫生可結合個案或醫學觀點分析分娩對胎兒的影響,告知產婦分娩對新生兒生長無影響。告知產婦術后可能出現的癥狀,借助音樂及體位指導產婦如何減輕術后疼痛,改善睡眠質量。醫生要向產婦宣傳正確的喂養及保健知識,告知母乳喂養的優點,鼓勵母乳喂養。另外需要通過加強健康教育改變產婦的傳統觀念,鼓勵家屬積極參與對產婦的護理,關懷體貼,表達愛,減輕其焦慮。
1.2.2.2 心理干預 ①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讓產婦可以安心休息。另外,產婦在分娩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體力和精力,產后需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談論激發產婦情緒的話題,及時進行心理疏導,指導產后康復訓練,增強產婦自信心和自尊。②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針對產后心理脆弱、易受暗示的特點,醫生善良熱情,關心細心,不要因言行不當而加重產婦的心理負擔,避免在醫院受到不良刺激,保證心情舒暢,睡眠充足,食欲佳。態度和藹,服務周到,技術精湛,能贏得產婦的信任,從而建立起良好的醫患關系,在此基礎上,心理治療才能順利有效。針對產婦不同的心理問題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心理治療,分析其內在原因,找出心理問題的根源,徹底解除其心理上的憂慮和恐懼。③確保有良好的家庭和社會氛圍:丈夫要積極協調夫妻之間的關系,盡量陪伴產婦。家人、社會及其他相關人士對產婦不僅應給予關心,而且應耐心傾聽,樹立其心理自信,消除憂郁心態,感受其在家人眼中的社會地位和家庭地位。指導產婦調整好心態,正確對待和應對產褥期工作生活的各種變化,盡快融入社會生活。④強化產后訪視:產后6 周以上為產后抑郁的高發期,應定期進行隨訪及心理輔導。對產后生殖器進行檢查,了解生殖器恢復情況,注意觀察日常生活行為、異常表情及情緒狀態等方面的心理變化,及時給予心理疏導。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評分(總分0~30 分,評分越高抑郁越嚴重)、滿意度評分(總分0~100 分,評分越高滿意度越高)、產后母乳喂養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評分比較治療前,兩組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評分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且藥物心理組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評分(8.12±1.01)分顯著低于藥物組的(12.12±2.03)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治療前后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評分比較(,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藥物組治療后比較,bP<0.05
2.2 兩組滿意度評分比較 藥物心理組的滿意度評分為(97.45±3.01)分,高于藥物組的(82.13±2.67)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滿意度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滿意度評分比較(,分)
注:與藥物組比較,aP<0.05
2.3 兩組產后母乳喂養率比較 藥物心理組產后母乳喂養39 例,占比為97.5%;藥物組產后母乳喂養30 例,占比為75.0%。藥物心理組產后母乳喂養率高于藥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據美國心理學家研究,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懷孕及分娩是一種能夠引起強烈心理反應的刺激因素。在面對刺激時,人體會發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內分泌、代謝、免疫變化,這與調查對象的性格特點、身體素質、生活經歷、功能狀態、社會支持等因素有一定關系。由于每個產婦的情況不同,癥狀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也會有所不同。有些產婦僅表現出情緒消沉,可在短時間內消失,有些產婦則發展成抑郁、悲觀、失望,甚至導致自殺或殺嬰。抑郁常發生在特定時期的婦女,如懷孕、分娩、絕經期。產婦分娩后雌孕激素水平急劇下降,使垂體前葉、腎上腺、甲狀腺及內分泌發生改變,造成腦功能紊亂,適應能力下降。精神方面,產婦分娩時難免有緊張和恐懼情緒,加之產婦產后社會角色發生了很大變化,易產生緊張、焦慮,嚴重時可出現抑郁[3,4]。
分娩后,由于產婦不適應新角色以及喂養能力不足等因素,極易發生產后抑郁。產后抑郁實際上是一種以抑郁為特征的綜合征,臨床發病率約為15%。該病的存在不僅會影響產婦的身心健康,還會導致產后哺乳能力下降,進而影響嬰兒的情緒、智力和行為發育,應該及時發現并治療。以往臨床上對該病多采用帕羅西汀治療[5,6]。帕羅西汀是一種新型的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可抑制5-羥色胺在突觸間隙的再攝取,具有抗抑郁作用,其能調節產婦大腦中的的神經遞質,從而達到緩解情緒的目的。有關報道表明,該藥對治療產后抑郁有明顯療效。但是近年來,產后抑郁的產婦越來越多,單純的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對此,有學者提出,在傳統藥物治療的基礎上聯合心理療法更有效[7,8]。
有關研究表明,產后抑郁與生理、心理、社會因素有關,同時,從妊娠開始到妊娠結束,激素、孕酮水平都會發生變化,影響產婦的心理狀態。所以,臨床上認為產后抑郁的治療必須要有藥物和心理的調節。以往臨床多采用簡易藥物治療,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產婦情緒,但對病情嚴重的產婦則達不到控制效果。所以,產后抑郁的自殺率居高不下[9,10]。認知干預就是結合產婦的具體情況,找出產婦的潛在機能障礙假說,從而更深層次地改變產婦對自己的消極認知,建立積極認知[11,12]。與此同時,也要給予產婦一定的支持,讓產婦肯定自己,提高治療的積極性。而心理治療能改變產后抑郁產婦的錯誤觀念,消除消極情緒,促進病理性心理向正常心理轉變,從而改善醫患關系,提高產婦依從性,有助于緩解癥狀。臨床治療工作中,應提高對產后抑郁產婦心理治療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積極開展心理治療。本研究結果顯示,藥物心理組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評分低于藥物組,滿意度評分、產后母乳喂養率高于藥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產后抑郁產婦實施心理認知干預聯合帕羅西汀治療的效果確切,可緩解抑郁,提高滿意度和產后母乳喂養率,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