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麗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宮腔鏡下電切除術與刮匙刮除術分別應用于治療子宮內膜息肉不孕患者的療效。方法:在2019年1月—2022年1月期間院內婦科收治的60例子宮內膜息肉不孕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隨機將其均分為對照組(n=30,開展宮腔鏡下刮匙刮除術治療)和研究組(n=30,開展宮腔鏡下電切除術治療)。對比兩組療效及妊娠情況。結果:研究組患者接受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術中出血量更低、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更短、術后月經量更少,各種類型的并發癥發生率更低,預后SF-36生活質量評分顯著更高,半年后的妊娠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宮腔鏡下電切除術應用于治療子宮內膜息肉不孕的效果顯著優于刮匙刮除術,手術安全性高、效果確切、有利于幫助患者妊娠,值得臨床進一步推行。
【關鍵詞】子宮內膜息肉;不孕癥;宮腔鏡;刮匙刮除術;安全性
Analysis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pregnancy of curettage and electric resection on endometrial polyps under hysteroscopy
WANG Pingli
Xian Yanta Tianyou Maternity Hospital, Xian, Shaanxi 710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efficacy of curettage and electric res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fertile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polyp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9 to January 2022, 60 infertile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polyps admitted to the gynecology department of the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n=30, performing curettage under hysteroscopy) and the study group (n=30, performing electrosurgical resection under hysteroscopy).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pregnanc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receiving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had lower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shorter 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less postoperative menstrual volume, lower incidence of various types of complications, significantly higher prognosis SF-36 quality of life score, 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pregnancy rate after half a yea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hysteroscopic electric resection in treating infertility of endometrial polyps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curettage. The operation is safe, effective and helpful to help patients with pregnancy. It is worthy of further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Endometrial polyps; Infertile; Hysteroscopy; Curettage; Security
子宮內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主要在雌激素的影響下、子宮內膜基底層出現異常、過度增生導致發病,是十分常見的臨床婦科疾病類型,屬于良性病變[1]。子宮內膜息肉會造成患者陰道出現不同程度的出血、月經量異常、月經周期紊亂、白帶異常、腹痛等癥狀,嚴重甚至會引發不孕癥,危害女性生育能力,嚴重影響到了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該病好發于育齡期和絕經后女性,近年來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該病在我國35~45歲婦女群體中,有著高達25%的發病率[2]。該病的診斷難度較高,傳統腹部B超往往無法診出病情,宮腔鏡在該病中的診斷逐漸得以推廣應用。由于息肉多呈現多發趨勢,因此臨床多主張切除手術治療,選擇安全、微創、有效、根治率高的手術方案具有積極意義[3],本文就此選擇了醫院收治的60例子宮內膜息肉不孕患者納入觀察對象,分析了宮腔鏡下刮匙刮除術和電切除術對子宮內膜息肉治療效果及妊娠情況的影響,研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期間院內婦科收治的60例子宮內膜息肉不孕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隨機將其均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0例。對照組,年齡25~56歲,平均年齡(35.46±1.24)歲,病程4個月~5年,平均病程(1.25±0.24)年,其中多發息肉19例、單發息肉11例;研究組,年齡26~57歲,平均年齡(35.45±1.23)歲,病程3個月~6年,平均病程(1.27±0.25)年,其中多發息肉20例、單發息肉10例。兩組基線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
納入標準:①符合《婦科內鏡學》子宮內膜息肉的診斷標準;②符合手術指征;③均為育齡、有生育需求的女性;④患者及其家屬知曉研究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⑤本次研究獲得了院委會的批準監督。排除標準:①妊娠期;②長期接受激素藥物治療;③腎功能障礙、凝血功能障礙;生殖道感染;④合并感染疾病、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病、卵巢囊腫;⑤多次手術史;⑥臨床資料不完整的患者。
1.2 方法
所有子宮內膜息肉不孕患者確診后,接受手術的時間選擇月經結束5~7d后,術前接受檢查并進行腸道、陰道準備,使用米索前列醇軟化宮頸,然后使用0.9%氯化鈉注射液,膨宮,硬膜外麻醉后,選擇膀胱截石位接受手術。兩組子宮內膜息肉不孕患者術后均常規給予安宮黃體酮片,治療兩個月。
對照組施行宮腔鏡刮匙刮除術治療,使用日本Olympus公司生產的宮腔鏡尋找息肉位置,利用刮匙直接刮除息肉,并負壓取出,不處理周圍內膜。
研究組施行宮腔鏡電切除術治療,宮腔鏡尋找息肉位置,電切方式在息肉的基底部切除,并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是否處理周圍內膜,隨后利用負壓吸出組織。
1.3 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的最終結果通過對比兩組子宮內膜息肉不孕患者的手術情況、手術前后的月經量、并發癥發生率(宮腔感染、發熱、尿潴留、子宮穿孔)、預后SF-36生活質量評分(SF-36量表評分,該量表由于美國醫學局研究組進行研究和開發,分數越高代表患者的預后生活質量水平越高)和半年后的妊娠情況(做好患者的隨訪工作,妊娠率以百分比進行表示)得出[4]。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 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手術情況對比
研究組子宮內膜息肉不孕患者接受治療后,術中出血量更低、手術、住院時間更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的月經量對比
研究組子宮內膜息肉不孕患者接受治療后,術后月經量顯著少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研究組患者接受宮腔鏡電切除術治療,宮腔感染、發熱、尿潴留等并發癥的發生率更低(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的預后生活質量對比
研究組子宮內膜息肉不孕患者治療后的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2.5 兩組患者半年后的妊娠情況對比
經過隨訪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子宮內膜息肉不孕患者半年后成功妊娠12例,妊娠率為40%,實驗組子宮內膜息肉不孕患者半年后成功妊娠24例,妊娠率為80%,實驗組患者治療后的妊娠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子宮內膜息肉可根據息肉的形態分為萎縮型息肉、增生型息肉、腺瘤型息肉、功能型息肉四種類型[5],可單發或多發。大多數的學者認為該病與激素水平、內分泌、炎癥反應顯著相關,但具體的發病機制臨床并無確切結論。由于藥物治療該病的效果并不理想且該病的復發率極高,病情遷延難愈將會對女性的生育能力造成影響,危害較大[6],手術成為子宮內膜息肉治療的重要手段,傳統的宮腔鏡下刮宮手術應用于治療子宮內膜息肉對子宮的傷害較大,且視野受限、息肉容易清除不完全,手術病程長、并發癥的發生率高,絕大部分患者均為適齡期女性,因此多有生育需求,選擇更加安全的手術方案十分重要[7],宮腔鏡下電切除術的應用相對于傳統刮匙刮除術而言,能夠直觀了解病灶情況,準確定位手術范圍,不需要開腹,顯著降低了手術對內膜的損傷、更加完整地保護了子宮內膜、保全卵巢和子宮的功能[8],由于手術視野清晰,因此能夠對各種隱匿性息肉進行切除,根治率高,該手術方式有利于滿足患者的預后妊娠需求,是一種更加安全的手術方式[9]。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接受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術中出血量更低、手術、住院時間更短,這表明宮腔鏡下電切除術的開展相對刮宮手術而言更加安全,對患者的機體損傷更小;研究組患者的術后月經量更少,這表明宮腔鏡下電切除術的開展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異常出血癥狀;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更低,這表明宮腔鏡下電切除術的手術安全性值得肯定;研究組患者的預后SF-36生活質量評分和半年后的妊娠率顯著更高(P<0.05)。
綜上所述,宮腔鏡下電切除術應用于治療子宮內膜息肉不孕的效果顯著優于刮匙刮除術治療的效果,能夠顯著緩解患者的癥狀、促進患者的康復、安全性更高,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劉晶晶,張曉光,袁鳳云.不同手術方式對子宮內膜息肉不孕患者性生活質量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河北醫學,2020,26(5):863-868.
[2] 祝淑平,馬麗,葉曉林.宮腔鏡下電切除術聯合亮丙瑞林治療子宮內膜息肉對預后復發的影響[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2022,19(1):242-246.
[3] 羅祥力,蔡芃夷.Ki-67和雌激素受體表達對育齡女性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電切除術后復發預測價值的研究[J].中國性科學,2022,31(4):121-125.
[4] 黃超英,黃英蓮,張藝英,等.宮腔鏡電切除術聯合孕激素對子宮內膜息肉患者的療效及性激素與病情復發的相關性研究[J].川北醫學院學報,2022,37(7):861-865.
[5] 田友蘭,左劍俠,謝青寧.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輔助黃體酮膠囊對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宮腔鏡息肉電切除術后月經情況及復發的影響[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22,45(6):538-541.
[6] 劉瑩,孫聰,李聰聰.子宮內膜息肉宮腔鏡電切除術后輔以加減生化湯對患者子宮內膜厚度及復發影響[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21,29(2):280-283.
[7] 陳秀琴,畢素娟,饒燕,等.宮腔鏡電切除術聯合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療效及對性激素和脂代謝影響[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21,29(9): 1849-1853.
[8] 高勇,賀曉琪,黃艷麗,等.子宮內膜息肉微創手術對自然妊娠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20,28(10):1680-1684.
[9] 陳詠,于月新.子宮內膜異位癥不孕并發內膜息肉的病理特征及手術后復發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21,29(1):17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