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日益
由于多方面原因,許多家長對小學生的早餐馬虎從事。殊不知,小學生正處在長身體、學知識時期,如果長期早餐沒吃好,尤其是經常不吃早餐,不僅會妨礙身體的生長發育,還會直接影響到學習成績。
國內有調查發現,不吃早餐和早餐質量不好的小學生,上午第1、2節課就出現精力不集中、疲勞、思考問題不積極等現象,第3、4節課更加明顯。實驗對比也表明,不吃早餐的小學生在圖形識別正確率、反應能力等方面,成績都低于吃早餐的小學生。這充分說明早餐質量好壞將會直接影響小學生的認知、理解、分析能力和學習成績。
目前我國小學生作息制度和學習情況,一般上午課時安排很滿,學習任務繁重,大腦所消耗能量相對要多(約占全天總量40%)。如早餐質量不高或不吃早餐,所需能量只能依靠體內儲備來提供。這樣在上午的學習或活動中得不到新能量補充,導致血糖濃度降低,會出現頭暈、乏力、反應遲鈍、注意力分散等癥狀,既影響學習效果,又有害身體健康。
小學生吃好早餐,不僅是改善營養、增強體質一個實際內容,更是提高學習能力和效率的一項重要措施。家長除自己要每天吃早餐,為培養孩子良好健康行為作出典范外,還要花點心思巧安排,給孩子配制一份合理營養早餐。包括谷物、動物性食品、奶類和蔬菜水果4個組成部分,其中蛋白質提供能量應占總能量的11%~15%.脂肪應占20%~30%.碳水化合物應占55%~65%。上述4類食物都有且比例適當,為早餐質量好:只有其中3類,為早餐質量較好:僅有其中2類或2類以下,則為早餐質量較差。通常而言,小學生可以一碗面條或面包或饅頭、一杯牛奶(約250毫升)或奶制品、幾片瘦肉或一個雞蛋、一份蔬菜或水果作為早餐。做到主(不少于100克)副兼有,葷素搭配,品種多樣,有干有稀,味香適口,使孩子樂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