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旭
公益廣告的創作要遵循思想性、簡約性、參與性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創作出題材新穎、主題突出、創意新奇的作品。優秀的公益廣告能給大眾思想的啟迪,傳遞先進理念,倡導新風尚,提升社會整體道德水平。
公益廣告必須體現出價值導向,要體現很強的警醒性,讓大眾將視線聚集,充分認識到在社會生活中,仍然存在一些與法律法規相悖,對社會發展造成危害的不良行為,讓大眾增強社會責任,積極主動參與社會治理,共同建立和完善社會管理體系。公益廣告還需進行鼓勵和引導,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在潛移默化中陶冶大眾情操,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對于那些有損于社會風氣的不良現象要堅決給予批評和糾正,培養大眾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
當今社會生活節奏明顯加快,公益廣告的傳播要有時效性,讓人易懂。公益廣告是否成功,關鍵看大眾是否理解和認同。如果不能做到讓人簡單易懂,公益廣告就會在傳播過程中讓大眾失去耐心和興趣,甚至產生抵觸情緒,特別是在當前信息爆炸的時代,信息量變得繁雜而巨大,大眾要花費很多時間處理這些信息,閱讀方式逐漸呈碎片化趨勢,如果廣告時間冗長會讓他們失去耐心。因此,要讓廣告具備直觀性和簡約性,精準直接的表達,樸實簡約的制作,讓大眾更加容易理解和便于記憶。
在創作內容方面,公益廣告不要過于直白,要有一定的藝術留白,在整體表述不影響作品主題的前提下,引起大眾深層次的思考和感悟,留下足夠的思維空間和想象空間。因此,要激發大眾的思考來參與廣告的創作,使其對廣告要表述的理念產生更直觀、更深刻的認知,并融入生活之中,這也是一個享受美的過程。通過提升大眾的參與性,促進社會的良性進步與發展。
公益廣告需要有多樣化和全面的表現手法,直觀地呈現想要表達的主題特點,從多個角度將文化道德理念展示出來,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質。[1]精心策劃公益廣告的創意,運籌帷幄,簡單易懂地傳遞主題,讓大眾直觀、清楚地看到并理解。精妙的主題構思,新聞的主題視角,其創作土壤皆來源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公益廣告的創作人員應該深入生活,了解并掌握社會規律與本質,這樣才能積累大量的生活素材,便于整合、歸納、分類,然后進行藝術的提煉,從中挖掘適于公益廣告的主題、立意和視角,增加傳播效果和影響力。
從本質上講,廣告是一種說服的藝術,公益廣告也是如此。在策劃的過程中,其質量水平和制作效率會對廣告有著重要的影響,具體表現在傳播力與實效性上。公益廣告為了能夠得到更加廣泛的傳播,廣告制作人員要對廣告表現角度與內容進行精心的策劃,使得公益廣告能夠充分發揮引領社會正能量的作用。[2]當前,我國的公益廣告出現了一些退化,主要表現為回到了從前的宣傳模式上,出現口號化、圖解化與理論化傾向,這樣會使傳播效果大打折扣,對受眾的真正需求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忽略了自身的導向化功能,只要展示表達的內容就算完成任務。鑒于此,廣告內容應該在策劃方面進行加強,重塑其對受眾的服務功能,以更加巧妙的方式對受眾進行“說服”。
公益廣告進行創作的第一步就是選題。為了將正確的理念與積極的思想進行廣泛的傳達,公益廣告的選題需要更多地關注民生及大眾利益相關的問題。例如,4月15日是國家安全日,在這一天推出了國家安全教育的公益廣告,從多個角度植入國家安全理念,讓大眾通過這則公益廣告了解什么是國家安全和責任擔當。因此,創作公益廣告,要選擇那些受到廣泛關注的、具有很大新聞性的主題,這樣宣傳效果會成倍提升,起到振奮及鼓舞人心的作用。
創作的主題確定后,公益廣告還要在主題的表達上開展不斷地創新。獨特的、較高藝術水準的廣告需要通過細致、精心的構思才能做到,讓大眾得到良好的藝術體驗的同時,也收獲了理念上的感悟。[3]公益廣告與商業廣告相比,創作方法更加自由,主要體現在任何商業廣告會受到廣告主的限制,而公益廣告受到的限制就不大,只要符合國家道德規范標準的形式與內容即可,這就為廣告的創作者提供了很大的創意或創造空間。其中的實質是,不同于商業廣告需要推廣實質性產品,公益廣告只需表達潛移默化的觀點與理念,因此創造者對創意會更加重視。公益廣告最重要的就是創意,如果創意不佳,內容乏味枯燥,難以引起大眾的共鳴,從宣傳的角度看是不成功的。
1.以情動人的表現方式。公益廣告的重要作用是傳遞積極向上的理念,引導正確的輿論方向。公益廣告的對象是社會大眾,因此在創新廣告形式上要體現出以人為本的理念,讓大眾引起情感的共鳴,在不知不覺的體驗中接受公益廣告傳達的價值理念。由此可見,公益廣告以情感作為核心的創新方式,就能夠產生十分理想的創作和宣傳效果。
2.融入風趣幽默的元素。樂趣和情趣能夠很好地調動人的感官神經,將幽默元素和創新理念融合在一起,能讓大眾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從內心深處接受公益廣告傳遞的理念,達到良好的宣傳效果。例如,一則關于“節約用電,出門關燈”的公益廣告,講述的是一男一女出現十分激烈的爭吵,男主角無法忍受而離家出走,女主角因此后悔莫及,正在痛哭流涕的時候,男主角突然推門而入,同時做出一個出人意料的動作,把墻上的燈具開關關掉,然后屋子里立刻一片漆黑,這時屏幕上出現了“節約用電,人走燈滅”的字樣。這種幽默的設計會讓收看的大眾有了開心一笑,同時對公益廣告要傳遞的節約用電理念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3.明星效應。作為公眾人物,明星人物需要擔負一定的社會責任,同時他們也有相當大的粉絲群體,利用明星來宣傳公益廣告,可以讓大眾和明星建立良好的互動,擴大宣傳力和影響力,并且能讓公益廣告的說服力大大增加。例如,請32位明星拍攝的“中國夢”公益廣告,展現昂揚向上的社會正能量,得到了大眾的認可,其思想和理念已經深入人心。
無論是社會現象還是社會問題,在社會不同的發展階段表現出很大的差異性,每個階段的工作重心也會大不相同。因此,需要創作者在進行公益廣告創作時做好合理的取舍,在大規模的社會現象與社會問題中做好權重分析,要以重大主題為優先選項。公益廣告和商業廣告之間存在很大的差別,眾所周知的原因是公益廣告以追求社會效益為目的,而商業廣告以追求經濟效益為目的。在創作商業廣告的過程中,需要創作者了解市場和商品,將商品的優點與功能性充分展示出來;而公益廣告則無須考慮商品和市場,直接面向社會群體進行創作,其目的是提升社會大眾的責任意識。[4]因此,公益廣告內容應該是對社會現象與問題的反映,才能引起大眾的共鳴。
綜上所述,做好公益廣告的選題工作;采取新穎的創意展現公益廣告主題;在社會現象與問題中做出合理的取舍,開拓公益廣告創作新思路,重要的是在形式和內容上的創新,這樣能有效地避免直白或缺少藝術性的表達方式,使得公益廣告的作用和價值得到充分的展現,能讓大眾產生情感共鳴,進一步提升公益廣告的宣傳影響力和傳播力,推動公益廣告事業取得不斷地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