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慶軍
(山西工商學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全民健身作為一項國家戰略,在健身政策舉措、健身途徑、健身環境等方面提供了非常優越的內容,是健康中國戰略實施的重要內容。全民健身、人人參與的健身實踐格局正在探索形成,如,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劉畊宏健身操就掀起了全民健身的一股熱潮,帶動著全民健身參與。全民健身參與對增強人們體魄、保證健康生活具有積極作用。大學生作為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重要群體,需要健康的體魄作為支撐,但是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精神狀態、體力素質、身材管理以及身體素質等都受到了影響。因此,本文將深入研究和探索大學生全民健身參與的多重需求、重要意義與對策。
健康中國戰略重點部署了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內容,旨在“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同時,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指出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從根本上來說,全民健身是健康中國的重要方式,大學生參與全民健身不僅是貫徹落實健康中國戰略的要求,也是促進大學生增強體魄、預防疾病和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選擇。健康中國戰略強調“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也要求大學生積極參與到全民健身與健康中國戰略中來。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體育強國”建設作出了規定,體育強國關系到全民健康與全面小康。但是我國作為體育大國存在著體育發展不均衡的問題,要從體育大國邁向體育強國,就要促進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大學生作為體育強國和全民健身參與的重要群體,參與建設體育強國與體育事業發展謀劃,對促進高校深化體育改革、貢獻體育強國建設力量具有積極作用。因此,大學生必須參與到全民健身中來,以體育強國建設要求為導向更新體育健身理念,積極參與到競技體育、體育產業發展謀劃,為體育強國建設貢獻大學生力量。
全民健身計劃已經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在體育強國建設和健康中國戰略的支持下,全民健身在健身政策舉措、健身途徑、健身環境等方面越來越完善。開展全民健身活動關系到人民體質提升和全民健康的美好愿景。大學生作為高素質群體,全民健身的參與直接影響著全民健康的帶動與實現。大學生廣泛參與全民健身活動,可以帶動全民真正參與到體育工作中來,為實現全民健身與健康提供帶動效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大學生正處于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關鍵時期,作為社會發展最有活力和群體,也是高素質人才培養形成的主力軍。高素質不僅強調優秀的專業能力,也需要健康的體魄作為基礎。推進大學生全民健身參與,也是高素質人才培養的根本需求,引導大學生樹立全民健身觀,為體育強國建設、引導全民健康貢獻青年力量。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不僅擾亂了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節奏,也引發了大學生對生命、健康與體育的重視。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大學生全民健身參與的積極性都明顯得到提升,體育鍛煉的態度和意識也明顯發生了變化。教育部門和學校也專門針對疫情防控期間大學生的居家體育鍛煉提供了指南,豐富的室內鍛煉活動也是全民健身參與的重要內容。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有助于大學生體育生活化觀念的形成,引導大學生加強終身體育觀的形成。
大學生是全民健身參與和引導的重要群體,在多重需求疊加下促進大學生全民健身參與,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健康生活和體育鍛煉氛圍,帶領更多的人去進行體育鍛煉獲取身體健康,并不斷改進體育鍛煉來實現心理健康。全民健身中體育鍛煉對提高大學生身體健康的作用至關重要,如,球類運動對鍛煉大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長跑運動可以鍛煉大學生的耐力素質、乒乓球運動等可以鍛煉大學生的靈活性等。大學生全民健身的參與,旨在通過體育運動促進其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尤其是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大學生持久的體育鍛煉,可以幫助他們緩解居家學習的枯燥,通過運動和汗水揮發來調節生活、達到身心愉悅的目的。從根本上來說,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大學生有了更多機會和家人相處,大學生全民健身的參與可以更好地帶動家人進行體育鍛煉,真正達到體育強國建設、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的要求。
大學生高等教育高度重視素質教育與學生的全面發展,參與全民健身、加強體育鍛煉,對促進身體健康、提高社會實踐能力等具有積極作用。首先,大學生全民健身的參與是通過體育鍛煉實現的,體育鍛煉在于大學生身體各個部位的運動鍛煉。一方面鍛煉了大學生的動手動腳能力;另一方面,也從單純的身體的運動轉向為腦力運動,通過體育鍛煉充分鍛煉大學生的大腦,引導大學生思考如何鍛煉能夠更加科學更加健康。體育鍛煉需要大學生持之以恒的堅持,更考察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大學生全民健身的參與可以是帶著家人一起體育運動鍛煉,也可以是帶著室友一起體育鍛煉,無論是哪種方式都有利于大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實際操作能力等的培養。這些素質也是大學生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大學生進入社會工作和學習的重要標準。
全民健身的核心還在于體育運動,而體育運動對大學生的形態美、精神美和運動美都具有積極的作用。多重需求下大學生參與全民健身,有利于挖掘體育鍛煉的美育因素,尤其是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大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去挖掘體育運動的美、形態美等。大學生全民健身的參與,是深入貫徹落實全民健身計劃的重要選擇,也是培養和提升大學生自然美與藝術美的重要途徑。大學生不僅可以成為全民健身的參與者,也可以在體育運動鍛煉中獲得美感,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去挖掘體育運動奮發向上的美,結合大學生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需求實現運動與精神的內在美。大學生在全民健身的體育運動中不僅可以獲取外在美與內在美,還可以豐富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成為全民健身的推廣者,將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認識傳播出去,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去追求生活、熱愛生活和形成全民健身與體育鍛煉的良好氛圍。
新形勢下由于疫情防控常態化大學生缺乏很多機會去實踐鍛煉,而全民健身的參與、體育運動的選擇對大學生鍛煉社會適應能力具有積極作用。同時,疫情與多重因素疊加影響,大學生的學習節奏、生活節奏與工作節奏越來越快,大學生工作和生活也將面臨著更多的不確定因素,導致大學生面臨的社會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這種狀況下大學生全民健身的參與,更有利于緩解大學生緊張的人際關系、不良的煩躁情緒等,通過體育鍛煉這一社會活動來鍛煉提升大學生的人際關系認識,通過體育運動將大學生從緊張、壓抑、煩躁等不良的情緒中解脫出來,同時為大學生與朋友、家人交流提供平臺,通過全民健身參與創造了健康向上的氛圍。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大學生全民健身的參與,還可以通過體育運動培養大學生的情感,增進大學生與家人和朋友之間的情感交流,引導大學生全面發展。
多重需求疊加下為了落實大學生全民健身運動的參與,要營造濃厚的全民健身新氛圍。尤其是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大學生全民健身的參與和開展缺乏了體育教學這一平臺,導致大學生全民健身參與的難度更大。首先,要糾正大學生對全民健身的認知,培養大學生全民健身運動的興趣,讓大學生成為全民健身的參與者和宣傳者。無論是疫情防控還是學生在校,體育教學都必不可少。新形勢下要進一步宣傳全民健身的新理念,全民健身參與是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通過網絡體育理論課程增強大學生對全民健身認知的基礎上強化對身體素質的鍛煉重視,糾正大學生對全民健身的現有認知,真正形成終身體育學習觀的認知;其次,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要嚴格進行體育課題教學,做好體育課堂的全民健身教學引導。根據大學生的基礎興趣科學選擇體育運動項目,以大學體育課堂為依托引入大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形式,比如,轉變教育理念將抖音上劉畊宏的本草綱目健身操引入到全民健身參與中來,讓大學生結合日常體育技能對健身操開展重難點的分解教學,激發形成大學生全民健身的興趣和運動潛能,推動大學生課下線下參與全民健身與自主體育鍛煉創造條件;最后,也要做好線上全民健身與體育運動的組織與指導。充分挖掘和發揮體育教師的作用,引導大學輔導員、班干部以及社團組織參與到全民健身的落實計劃中來,為線上線下的全民健身參與提供指導教練和專業指導,讓大學生在全民健身的依托下有更多的體育鍛煉機會,真正形成課外體育鍛煉的運動習慣。
全民健身計劃中大學生應該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積極轉變全民健身理念和體育教學理念,構建全民健身的新文化。首先,大學生要參與到全民健身計劃的謀劃中來,組織謀劃更多的全民健身體育文化活動,與體育教師以及同學之間保持更加密切的互動和交流,在全民健身的指導下追求體育運動和精神文化的滿足,營造形成大學生人人參與、人人指導和健康和諧的全民健身文化氛圍;其次,多重需求疊加下要構建全民健身的特色體育文化,以體育文化為引導強化大學生在全民健身運動中的作用。大學生要與高校協同發揮作用,定位全民健身的基礎上挖掘自身的體育資源優勢,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開展優秀傳統體育文化的研究、體育運動項目的創新,不斷增強網絡文化、健身文化、體育文化與傳統文化的融合發展,在全民健身參與中彰顯出體育文化的作用,打造特色的全民健身計劃與體育文化品牌;再者,要完善全民健身下的體育文化制度建設,尤其是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要完善體育教學組織機構,讓高校體育文化、體育課程與教學內容與全民健身運動理念相適應的基礎上,針對大學生全民健身的認知、活動開展調研,基于大學生全民健身的態度與興趣研究制定專門的體育運動激勵制度等,讓大學生主動擔任起全民健身計劃的宣傳者,加強全民健身運動的宣傳推廣,與更多志同道合的大學生一起進行體育運動。
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不僅關系到大學生的體育運動,更是精神文明建設、全民健身教育的重要內容。要樹立全民健身的新觀念,重點在于從學生健康、體質、長遠發展的角度,去認識全民健身、終身體育與體育運動的關系。尤其是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要激發大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就要深入研究和挖掘全民健身計劃中的文明因素、健康因素,將全民健身與體育運動看成與大學生健康身體、文明生活、修養培養等緊密相關的內容。大學生在全民健身參與中,還沒有形成清晰的體育價值觀,還沒有正確看待體育運動的娛樂價值與健身價值。為了改善這一問題,就要準確把握大學生的體育運動意識,讓大學生深入研究和分析終身體育、全民健身的基本內涵與重要價值,通過高校體育運動幫助大學生建立體育意識、掌握體育知識與技能。同時,引導大學生從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去分析全民健身的重要意義,激勵大學生樹立良好的體育運動思想和終身鍛煉的觀念,積極開展內容豐富的體育運動活動,借助新聞媒體、短視頻以及公眾號等開展多種形式的體育活動。
新形勢下大學生全民健身的參與,要推出新的體育運動內容、新的體育運動活動。大學生全民健身的參與,不僅在于學校競技運動課程的學習,更重要的在于大學生終身體育學習觀的構建。首先,要擺脫全民健身計劃下競技體育的色彩,積極組織線上大學生獨立自主的體育運動活動。如,以班級或者社團組織為單位,劃分不同的體育運動學習興趣小組,小組之間開展線上視頻的體育運動,讓小組學生彼此之間進行體育運動監督,讓體育運動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通過這種方式也可以激發大學生全民健身的參與熱情,發揮他們的作用去帶領感染更多的人來參與全民健身;其次,可以通過新媒體組織開展線上的全民健身活動比賽。如,為了緩解大學生居家學習和生活的壓力和情緒,組織大學生開展線上的終身體育、全民健身、體育強國建設的建言獻策活動,引導他們從社會發展、全民健康等角度分析全民健身計劃的重要性,并學習掌握新的技能。也可以組織開展全民健身知識競賽活動,讓大學生分組協作收集資料,結合大學生高素質人才培養的要求去收集更多全民健身活動優秀成果與案例;最后,通過大學生全民健身的參與,引導大學生開展合理安排學習與運動的競賽,如,“自律運動”、“自律學習”等為核心的競賽活動,讓大學生彼此監督安排學習和生活,不僅有利于大學生的自主思考和安排能力,也可以讓大學生真正成為全民健身的主體參與者,進一步帶動更多的人加入到全民健身計劃中來。
大學生作為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重要群體,需要健康的體魄作為支撐,但是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精神狀態、體力素質、身材管理以及身體素質等都受到了影響。而全民健身作為一項國家戰略,在健身政策舉措、健身途徑、健身環境等方面提供了非常優越的內容,是健康中國戰略實施的重要內容。全民健身、人人參與的健身實踐格局正在探索形成。因此,本文基于健康中國、全民健身、體育強國及高素質人才培養與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多重需求,圍繞健康意識、實踐能力、適應能力與美育教育等方面分析大學生全民健身參與的重要意義,并從體育文化、體育氛圍、體育意識、體育內容四個方面出發,圍繞全民健身的新觀念、新文化、新氛圍與新活動提出大學生全民健身參與的對策,旨在發揮大學生群體作用,參與健康中國戰略與全民健身戰略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