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東
湖北省荊門市供銷合作社從市情、農情、社情出發,著力深化社有企業改革,不斷創新經營方式和體制機制,進一步增強了社有企業發展活力、輻射帶動能力和為農服務實力,探索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社企改革發展路徑。
湖北省荊門市供銷合作社現轄5個縣(市、區)聯社,66個基層社,干部職工1.2萬人,各類經營網點2725個,營業面積50萬平方米,資產總額16.12億元(其中市直11.21億元),所有者權益8.41億元(其中市直4.83億元)。市社本級企業5家,員工7546人。其中,市屬兩家全資企業荊門市東方百貨大廈、湖北金城集團多年穩居荊門商貿零售業前兩位,總資產10億元,年銷售額超過50億元,實現利潤5800萬元。
近年來,荊門市社從市情、農情、社情出發,著力深化社有企業改革,不斷創新經營方式和體制機制,推進轉型發展,進一步增強了社有企業發展活力、輻射帶動力和為農服務實力,探索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社企改革發展路徑。
一是健全組織機構。市社切實履行出資人職責,搭建社有資產經營管理平臺,成立社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堅持以管資本為主加強社有資產監管。完善社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規范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的權責,各司其職,對社有資產實行有效監管。
二是完善管理制度。按照“歸屬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原則,市社探索試行《荊門市供銷合作社社有資產監督管理辦法》《市供銷合作社社有企業領導人員管理暫行規定》《市供銷合作社企業負責人績效考核暫行辦法》等制度,重點圍繞企業生產經營、財務收支、重大決策、資本營運、風險防控、目標考核等方面搭建和完善管理框架,用制度管理社有企業,規范社有企業的決策、經營行為。
三是加強審計監督。每年年初,市社監事會依照供銷合作社章程,對5家本級社有企業開展全面審計,對社有企業經營成果和績效進行考核評價,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實現企業健康良性發展。近3年,社有資產年均增值8%,未發生重大決策失誤、重大資產損失情況。
四是強化激勵約束。依據《市供銷合作社企業負責人績效考核暫行辦法》,以管理制度和審計報告為基礎,足額兌現社有企業主要負責人和班子成員績效獎勵工資,調動管理人員積極性,為企業發展注入活力。目前,市社每年兌現企業年度經營績效激勵600萬元,并按照企業績效獎勵工資總額等額收取社有資本收益金,作為合作發展基金,投入為農服務領域,放大社有資本效益,增強全系統整體調控、抵御風險能力。
針對系統改制企業遺留問題多、困難職工多,長期阻礙改革發展的實際,市社集中系統資源,依法依規,進行企業解困、清產核資,保障社有企業和職工的合法權益。
一是盡力推進企業解困。2018年,市社成立銀旭棉花改革專班,先籌措1700萬元資金,安置銀旭棉花公司職工,回購股本,清償債務;在基本完成企業解困任務之后,再將新豐廠整體租賃給東方百貨經營,還清銀行貸款,發展物流倉儲,使資產由“死”變“活”。該做法得到省社和荊門市主要領導充分肯定,在全省系統、全市推介。
二是依法清收大額資產。市社有效解決了銀旭棉花公司南京路3890平方米商業門面長達9年不辦證、金橋大酒店承租方長期拖欠大額租金等問題,幫助金城集團一次性全部收回荊虹雨林和金城美食廣場資產。較好地解決金城時代購物中心部分土地辦證及710萬元土地出讓金的返還、原金城酒樓土地資產擔保、供銷學校留守人員安置、工業品總公司改制職工占用商業門面等一批長期困擾供銷合作社穩定的突出矛盾,維護資產安全,防止資產收益流失,市社系統每年新增效益400萬元。
三是維護企業,穩定發展大局。建立不穩定因素排查及風險評估機制、班子成員包聯企業責任臺賬,加強與企業職工溝通交流,及時了解思想動態,積極化解矛盾。
一是積極推進“新網工程”、農村電子商務經營服務體系建設工程,形成了遍布城鄉的日用消費品、農資、再生資源、農副產品、農村電商五大現代流通網絡體系,供銷合作社在城鄉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市系統勇擔城鄉抗疫保供穩價重任,成為市委、市政府關鍵時期抓得住、用得上的堅強隊伍。
二是精心培育和打造金城集團、東方百貨大廈兩大企業品牌。市社以東方百貨大廈為龍頭,東方百貨物流配送中心為依托,充分利用供銷合作社網絡資源,以城帶鄉,建成市、縣、鎮、村四級日用工業品流通網絡。東方百貨在荊門城區和各縣市區發展8家大型購物廣場、70多家鄉鎮直營連鎖店和城區社區店,覆蓋30多個鄉鎮。積極探索建設農副產品市場購銷網絡新路子,形成了以金城集團、東方百貨為代表的“超市+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農副產品流通模式,農副產品年購進額26.5億元,生鮮采購額2億元。重整農資網絡,以荊門市掇刀區和盛農資公司為龍頭,與“農一網”合作,打造“智慧農資”,實行線上下單線下配送,所有商品可追溯,共發展農資連鎖經營網點801家,年銷售總額21.7億元。搶抓荊門市大力推進循環經濟的機遇,支持金城集團實施再生資源振興工程,牽頭成立荊門市再生資源行業協會,構建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體系,興建建筑面積達3萬多平方米的金城再生資源科技產業園,主營舊農機報廢拆解、廢塑料深加工、廢黃板紙分揀打包三大主營業務。發展東方偉達、金城樂購等7家骨干電商企業,以湖北東方偉達電子商務公司為龍頭,以鄉鎮連鎖店、村級綜合服務社為載體,建設實體店和電商平臺相結合的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761個,東方偉達農村(社區)電商—阿里零售通服務站4000家。
一是承辦民生實事,建設惠民超市。為進一步擴大糧油、生鮮農產品銷售規模,緩解農產品“賣難”“買貴”問題,市社打造“15分鐘生活圈”,積極爭取市委、市政府支持。自2019年起,市政府將“在中心城區全面推行惠民農貿超市建設”的任務交由市社承辦,并連續三年寫入荊門市政府工作報告,市財政部門每年對驗收合格的超市門店給予大力度裝修補貼和運營獎勵,并納入財政預算。截至目前,市社依托東方百貨、金城集團在中心城區興建惠民農貿超市34家,經營面積約3.39萬平方米。到今年年底,可提前一年完成市政府提出的五年建設42家、4.2萬平方米惠民農貿超市的目標任務。
二是推進硬件改造,完善服務功能。近年來,市社先后投資6600萬元,新建東方百貨來鳳大廈,實現東方百貨總部整體搬遷;投資4600萬元,完成東方百貨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東方超級生活館改擴建,金城大廈、金城家居園和金城超市的改造升級;投入1000萬元對東方百貨、金城集團管理系統及信息化平臺優化升級,推出微信刷臉支付、自助收銀等系列服務,提升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引領消費新潮流。
三是推進服務升級,促進融合發展。在百貨業態中,市社以荊門中天街升級改造為契機,對原有品牌實現店面全面升級,大力引進國際名品,以新潮、時尚等特點吸引更多年輕消費群體;餐飲業態加快轉型升級,積極探索“超市+餐飲”“中式正餐”“知名餐飲+休閑打卡”等多元餐飲服務模式。打造“線上+線下+物流”深度融合的新零售模式,興建金城配送中心,開通金城微商城、金城直播間,建設“荊門市供銷合作社放心菜籃子——金城生鮮驛站”5個;與京東合作,新建東方百貨·京東X無人超市,打造數字化、智能化、科技化新消費模式。
為更好地履行為農服務職責,促進供銷合作事業更大發展,市社搶抓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機遇,積極爭取市委、市政府支持,將原糧食系統資產交由供銷合作社經營管理。市社與湖北農谷實業集團各出資5000萬元,組建湖北荊品糧食集團有限公司來管理運營該項資產,打通社有企業銷售糧食、荊糧集團收儲和加工糧食、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糧食的全產業鏈,形成種植、收儲、加工、銷售糧食的荊門供銷為農服務新模式,調整農民種糧結構,穩定農民種糧收益,走在全省農業產業化發展最前列。
通過組建荊糧集團,市社本級企業的資產、規模、效益均有增加;補齊了市社缺乏現代農業龍頭企業,農產品倉儲、加工能力較弱的短板;促進社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結構,探索企業發展新路。目前荊糧集團運行良好,被納入荊門市“一袋米工程”、湖北省社“大糧商”實施主體。
當前,市社社有企業仍然面臨一些問題,如帶動能力不強,龍頭企業數量偏少、規模偏小,為農服務的廣度和深度不夠;體制機制不靈活,治理結構、激勵約束機制、用工分配制度有待完善。下一步,市社將深入推進供銷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惠農工程,加快實施供銷合作社培育壯大工程,全面服務鄉村振興,推動全系統社有企業高質量發展。力爭到“十四五”末,全市系統年商品銷售總額突破300億元,本級企業實現利潤8000萬元,走在湖北省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最前列。重點抓好“五個一”,即建設一條鏈,構建供銷超市銷售糧食、荊糧集團收儲和加工糧食、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糧食的糧食全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形成荊門供銷為農服務新模式;織密一張網,構建市、縣市區、鄉鎮、村四級供銷網絡體系,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建成一棟樓,建設具有現代氣息、智能化的商業綜合體,鞏固社有企業在荊門百貨領域的龍頭地位;下好一盤棋,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通過資源整合,增強系統競爭實力;培養一批人,啟用和引進一批熱愛供銷、經營管理能力強、團結同事、要求嚴格的供銷合作社人才,為供銷合作事業發展提供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