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尚偉
新時代,供銷合作社要繼續聚焦“國之大者”,打造作風優良、堪當重任的供銷鐵軍,奮力扛起新時代使命擔當,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建功“十四五”主戰場,助力綠色發展與糧食安全。
2020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中青班的講話中強調,領導干部想問題、作決策,一定要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多打大算盤、算大賬,少打小算盤、算小賬,善于把地區和部門的工作融入黨和國家事業大棋局,做到既為一域爭光、更為全局添彩。此后,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及“國之大者”,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對領導干部大局觀、講政治、抓落實的高標準、嚴要求。供銷合作社作為黨領導下的為農服務的綜合性合作經濟組織,必須站在衷心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高度,切實把總書記“國之大者”的重大思想貫徹落實到供銷合作事業的方方面面。
百年黨史昭示我們:自1922年黨創建安源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起,合作經濟組織就帶有“紅色基因”。供銷合作社一直在黨的培育和領導下,不忘初心、不懈奮斗,在各個歷史時期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始終如一投身黨的偉大事業。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事業中,蘇區眾多的合作社成為黨在經濟上組織群眾的重要形式,為粉碎經濟封鎖、保證軍需民用、支援革命戰爭立下了汗馬功勞。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偉大事業中,供銷合作社對完成小農經濟社會主義改造、引領農民走社會主義道路、暢通農村生產生活資料供應和農副產品收購,作出了無可替代的貢獻。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事業中,供銷合作社深入推進改革,積極走出困境,在發展生產、保障供給、服務城鄉等方面繼續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供銷合作社主動投身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重大國家戰略,在促進現代農業建設、農民增收致富、城鄉融合發展等方面,書寫出新的壯麗篇章。
始終如一鞏固黨的執政基礎。解放后國家一窮二白、百廢待興,供銷合作社積極響應黨的方針政策,廣泛組織起廣大小農和手工業生產者,為快速建立國家工業體系提供了充實的物質保障,保證了新中國迅速站穩腳跟。之后改革開放幾十年,供銷合作社始終堅守在農村沃野上,幫助黨和國家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大基礎。新時代背景下,供銷合作社要充分發揮黨和政府密切聯系農民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為鞏固黨在農村執政基礎、為黨和國家事業開創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撐。
始終如一服務“三農”工作大局。“三農”問題歷來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無論在哪個歷史階段,廣大供銷合作社人都牢記為農服務根本宗旨,自覺當好黨和國家推進“三農”工作的重要載體,在解決“三農”工作重大現實問題中,譜寫出一曲曲“為農、務農、姓農”的時代凱歌。供銷合作社系統覆蓋全國城鄉,應始終把做好“三農”工作作為供銷合作事業發展的“根”和“魂”,緊密圍繞黨在農村的中心工作,千方百計為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做好服務。
始終如一挺身危難險重時刻。大事難事看擔當,危難之時見本色。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1998年抗洪、2008年汶川大地震、2020年武漢新冠肺炎疫情中,都有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馳援的身影。大災大疫面前,供銷合作社充分發揮商品流通主力軍的作用,在短時間內就調配、集結起大量城鄉物資,有力支援了災區,為災后重建、保障人民生活作出了重大貢獻。在廣州去年“521”疫情和今年“0408”疫情中,廣州市供銷合作社系統負責封閉區近10萬居民的生活物資供應,全市系統供銷合作社人勇挑重擔、晝夜奮戰、不計成本、兜底保障,圓滿完成了應急保供任務。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歷史使命。當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遭遇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在這樣的關鍵節點、重要時點,供銷合作社要聚焦“國之大者”繼續奮發有為,就必須在厘清“變”與“不變”中錨定歷史方位、找準發力重心。
變化的是時代,不變的是忠誠。進入新時代,供銷合作社廣大黨員干部要擁護“兩個確立”堅守忠誠,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斷增強忠誠核心、擁戴核心、維護核心的政治自覺。要學好創新理論體現忠誠,把學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長期戰略任務。要落實重要指示踐行忠誠,以習近平總書記對供銷合作社的重要指示為“元”為“綱”,在投身供銷合作事業新的征程中腳踏實地、銳意進取,奮力譜寫供銷合作社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變化的是角色,不變的是初心。新時代下,供銷合作社系統要飲水思源不忘初心——常想一想“我從哪里來”,充分認清供銷合作社是黨締造和領導的,任何時候絕不能“忘本”;要厚植為民情懷砥礪初心——常想一想“我是誰”,充分認清為農服務是供銷合作社的立身之本、生存之基,任何時候絕不能“跑偏”;要擔當盡責踐行初心——常想一想“我該干什么”,充分認清供銷合作社人的職責使命,任何時候絕不能“躺平”。
變化的是條件,不變的是精神。新時代下,廣大供銷合作社人必須秉承先輩的光榮傳統,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繼續保持樂于奉獻的風骨,讓“扁擔精神”“背簍精神”真正成為融入血脈的精神標識。要認真學習《紅色供銷百年簡史》,賡續紅色基因,凝聚奮進力量;要大力宣揚新時代供銷合作社楷模,講好新時代供銷合作社故事;要腳踩大地,手沾泥土,用汗水書寫新榮譽,用熱血鑄就新輝煌。
變化的是征程,不變的是奮斗。一代代供銷合作社人在接續奮斗中不斷推進著供銷合作事業,創造出一幅幅屬于他們那個時代的壯美畫卷。如今,中華民族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奮斗目標邁進,廣大供銷合作社人一定要胸懷“國之大者”,服務中心大局,不斷開拓創新,再立新功!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供銷合作社工作,供銷合作社要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領航定向,自覺把供銷合作社工作放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放在“三農”工作大局中思考謀劃和統籌推進,切實負起新時代的使命擔當。
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治社,打造作風優良、堪當重任的新時代供銷鐵軍。堅持黨的領導是供銷合作社最本質的特征。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折不扣貫徹落實到供銷合作社系統,把供銷合作社打造成黨和政府信得過、靠得住、用得上的“國家隊”,這本身就是第一位的“國之大者”。供銷合作社要始終把黨的建設和黨的全面領導擺在首位,堅持強黨建、抓社建,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打好意識形態領域主動仗,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力,用新時期好干部標準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到機關骨干和企業主管崗位,引導激勵干部求真務實、開拓進取,持續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大力弘揚“扁擔精神”“”“背簍精神”,積極培育供銷合作社奮進文化,為新時代供銷合作事業行穩致遠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和干部人才支撐。
投身鄉村振興偉大實踐,在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上貢獻新時代供銷合作社力量。供銷合作社必須著眼于加強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這個“總目標”,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找準定位,理清思路。要努力在新時代農村現代化流通中發揮主導作用,充分發揮流通主業優勢,建設現代化、信息化助農服務綜合平臺,暢通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雙向通道,加快形成城鄉網點廣泛覆蓋、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流通新格局。要努力在農業社會化服務中發揮中堅作用,深入總結生產托管服務等經驗,探索更多適合不同地域、不同作物的農業生產服務模式,為小農戶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規模化、系列化、便利化服務,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要努力在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中發揮樞紐作用,積極融入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大力推廣“社村共建”,用興村富民的實際行動,證明新時代供銷合作社仍然是農民群眾的“貼心人”、鄉村振興的“護航人”。
建功“十四五”主戰場,在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上展現新時代供銷合作社作為。供銷合作社必須胸懷“兩個大局”,緊緊圍繞建功“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謀篇布局、有效發力。要在貫徹新發展理念上積極作為,加快轉變傳統發展方式,加快推進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快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打造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供銷板塊”。要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積極作為,充分發揮覆蓋城鄉的經營網絡優勢,努力營造安全、優質、便利的消費環境,開拓城鄉市場,擴大最終消費,在暢通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國民經濟循環中發揮更大作用。要在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積極作為,充分發揮社有企業經營性和公益性功能相結合的獨特優勢,積極參與農村各項改革,激發農村市場活力,促進商品和要素在城鄉間自由流通、高效配置;同時積極承擔政府委托的公益性服務,在服務政府宏觀調控、彌補市場失靈中發揮應有作用。
聚焦綠色發展與糧食安全,在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和農產品應急保供上體現新時代供銷合作社擔當。供銷合作社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充分發揮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和農資經營服務網絡優勢,進一步促進“兩網融合”,提升資源化處理能力,主動參與城市和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以實際行動助力打造“無廢城市”“美麗鄉村”。供銷合作社要把確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真正落實到位。要著眼應對重大災情疫情,建立應急聯保聯供機制,建設好農副產品戰略儲備庫和應急供應鏈,一旦有需要,可以隨時“掛帥出征”,堅決完成黨和政府賦予的使命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