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宗龍
水利工程是對水資源進行調配、開展防洪抗災工作的重要基礎,也是社會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泵站作為水利工程中關鍵和重要的構成部分,其能夠實現安全運行,能夠直接影響到水利工程能否更好的發揮作用。因此,為了能夠更好的促進泵站安全運行,當前需要分析在實際安全運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問題背后的根本原因,并且提出對應的措施。以此保證能夠通過更加全面的安全運行管理措施,創新思想和模式,發揮出管理工作的作用,為更好的促進泵站安全運行提供支持。
水利工程在實際管理中,需要較為完善的管理體系給予支持,通過管理體系的制定和完善,也同樣能夠起到輔助管理的作用。因此,泵站安全運行管理也需要對應的管理體系給予支持,確保能夠獲得預期的效果,達到預期管理目標。但是根據當前實施的各項管理工作可以了解到,在安全運行管理中,體現出了比較明顯的缺少完善管理體系問題。不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管理工作缺少參考,對于發揮出管理工作的真正作用也非常不利[1]。
泵站安全運行管理中,需要一定的操作,消除運行中存在的部分安全隱患,通過控制安全風險的方式,落實科學的安全運行管理措施。但是在實際管理中,由于缺少在安全運行管理方面的專業理論支持和實踐經驗參考,加上沒有與先進的技術相結合,造成管理的創新理念不足。在這種情況下,不僅會造成部分管理舉措無法與實際操作需求互相匹配,也會導致安全運行管理無法滿足現代化水利工程運行需求。
我國水利工程中泵站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建設的實踐比較長,與現代化生產、生活需求不相符,加上結構構成上主要為鋼窗結構,質量安全隱患較大,在實際運行中非常容易受到影響,運行不夠穩定[2]。一旦出現運行不穩定的情況,不僅會對泵站性能和結果產生影響,也容易造成泵站功能性、靈敏度降低,對于水利工程的穩定運行非常不利。雖然目前技術水平已經不斷提升,但是很少有水利工程能夠運用好先進的科學技術,從根本上保證泵站的穩定運行。
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建立完善科學的管理制度,是保證安全運行管理工作穩定運行的基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3]。因此,當前需要在建立科學管理制度的基礎上,按照泵站安全運行管理要求,制定針對性的管理措施,為獲得更好的管理效果提供支持。首先,泵站管理中,需要從安全的角度出發,對泵站運行中需要涉及到的其他系統和設備進行了解,建立較為全面的管理制度體系,為相關設備的穩定運行提供支持,進而確保泵站的安全運行。其次,要在全面分析安全運行管理中體現出的各種基礎上,對現有的管理制度進行完善。補充制度體系中存在不足的基礎上,落實科學的全過程安全運行管理,為獲得預期的管理效果提供支持,保證泵站的安全運行。如對于工程管理人員來說,要求其需要定期對泵房機械設備進行檢查,了解工具和器械性能,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問題;制定完善監督機制,嚴謹出現違規操作的情況,并且工作中做好安全措施,全面對泵站進行檢查,處理好異常問題。
為了保證泵站的安全運行,負責水利工程的各個部門均需要承擔對應的責任,協調配合,實現資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通過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合作,結合先進的技術,保證泵站的安全運行。其次,管理部門要及時與技術部門溝通與合作,加深與技術人員的溝通和交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從技術的角度為泵站安全運行提供支持。這樣不僅能夠保證泵站安全運行管理工作的專業化進行,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水利工程的不斷完善,為更好的發揮水利工程作用提供支持。如在規劃不同組織部門工作范圍的基礎上,注重幾點設備外觀和性能檢查,做好清潔處理,保證設備可以正常開閉;檢查水中建筑物位移情況,做好設備的保養;非工作人員嚴禁隨意出入工作場所,并且將雜物清理干凈,嚴禁違規操作。
泵站安全管理中,會涉及到非常多的細節部分,這部分的操作是否科學合理,可對泵站能否實現安全運行產生影響,需要給予高度關注。尤其是開關閉合時的狀態要給予關注,出現異常后,不能夠長時間等待自動運轉,也不可以在運行狀態下排查故障,避免造成電動機燒毀。并且開關閉合后,要檢查電動機的聲音和氣味,如果處于正常狀態,一般是聲音平衡均勻、無嘯叫聲音。一旦出現異常,要及時停止運行并檢查故障問題。
針對泵站的日常運行來說,由于泵站自身的結構特點和運行需求,保證泵站的運行穩定性是基本要求,也是安全運行管理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針對這種情況,要從技術的角度,實現對設備運行的全時間段監控與管理,確保能夠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獲得更好的安全運行管理效果提供支持。
水利工程中泵站安全運行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能夠從根本上為泵站的安全運行提供支持,提升管理水平,保證管理效果。因此,當前需要通過建立科學管理制度、促進部門協調發展、融入自動監控技術等措施,落實科學的安全運行管理。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泵站的安全運行,提升水利工程的運行質量,為更好的發揮出水利工程作用提供支持,進而為社會的穩定發展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