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 旭
王巨成的長篇小說《等待花開》(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2021年7月出版)三部曲,在一個長達百年的時間線里,講述了三代女性的成長故事。其中,《親愛的棗樹》講的是外婆劉紅梅從抗戰到新中國成立這一時期的成長歷程;《遠方的紅紗巾》寫了母親顧盼盼在西南邊陲鄉村的成長經歷;《幸福路》則講述了生長在新時代的少女陳琪欣的成長及轉變。祖孫三代女性的成長故事串聯起了百年間中國的奮斗史、建設史和發展史。
在時代脈搏中展現中國女性命運。作者選取了1940年代、1980年代和21世紀三個時間段,呈現祖孫三代在不同時空下迥異的命運軌跡。作者將個體命運置于宏大的歷史背景(抗日戰爭、改革開放、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八歲的劉紅梅在戰火中背井離鄉;顧盼盼需要走4個小時的山路才能到學校;而陳琪欣作為新時代少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她的生活和思想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小說中3個女性的不同命運,都與身處的大時代息息相關。通過三代人的人生軌跡對比,作者向我們生動地回答了幸福生活的來源——一個日益強盛的祖國。
以細微筆觸展現中國女性擔當。小說中每一個女性的成長,都離不開上一輩人的“托舉”。正是由于劉紅梅的母親毅然決定連夜逃離故鄉,才改變了劉紅梅的悲慘命運;也正是由于身為母親的劉紅梅下定決心送顧盼盼讀初中,顧盼盼得以走出大山,以知識改變命運;而陳琪欣的蛻變則來自母親和外婆的精神感召,外婆堅持幾十年人工挖掘隧道、母親選擇留守鄉村奉獻,都深深影響了陳琪欣,使她成長為一個更有責任感、擔當的新時代少女。作者試圖以三代人的成長與蛻變歷程,來揭示和探討中國女性身上隱藏的優秀品質。在一代代的傳承之中,作者以細微的筆觸展現了普通中國女性的堅毅、獨立與擔當,于細微處燭照百年進程中的人性之光,也用這樣的故事告訴我們,只有將個體的成長匯聚到時代的洪流之中,才能真正實現自我價值。
于平凡之處展現中國女性之美。小說中的成年女性都帶有典型的中國傳統女性隱忍而堅強的美好品質,閃耀著人性的光輝。作為一個男性作家,在書寫女性的時候,王巨成的筆觸是細膩而溫和的,塑造出了一個個立體的女性形象。作者的語言風格流暢自然,善于在平凡生活中發現人性的真善美。不管是外婆劉紅梅,還是母親顧盼盼,在面臨生活的苦難時,總是保持著一種堅毅樂觀的生活態度,這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陳琪欣,使她迅速成長起來。書中呈現的人性中的愛與美,無論在硝煙彌漫的戰爭年代,還是在疫情突發的抗疫一線,對讀者都有著巨大的鼓舞和振奮之力。
同時,由于有過在教學一線工作的經歷,王巨成的小說對人物尤其是少年的心理描寫非常細膩,讀來不會有突兀之感。特別是《幸福路》中對陳琪欣的心理描寫非常出彩。作者在創作中,更加關注宏大歷史背景之下的生活細節,將歷史真實擴充到小說文本中,而不是只添加一些重大歷史片段的概念化書寫,也使得整部小說的厚重感得到大幅度提升。作者對人性真善美的反復描摹、對少年成長經歷的童真刻畫,都讓讀者對王巨成未來的創作褒有更大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