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詹瑋瑋
圖書印刷數量與庫存管理是出版企業日常經營管理中的重要內容,也一直是出版企業的發展桎梏,其管理質量的高低直接與出版企業的經營質量、利潤密切相關??梢哉f,圖書印刷數量確定水平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出版企業庫存風險,更反映出了選題質量、營銷能力和未來發展潛力,是出版企業發展是否健康的放大鏡。
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出版業不斷豐富出版產品的內容、載體和形式,出版品種和規模穩定增長,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已經發展成為出版大國。據國家新聞出版署2017年至2020年各年度《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的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每年圖書品種保持在50萬種左右,其中新版圖書20多萬種,品種穩中有降,出版數量位居世界第一,重印圖書品種和數量不斷攀升。
在由出版大國向出版強國邁進的過程中,如何科學確定圖書印刷數量和管控庫存,促進編輯營銷良性循環,提高動銷率和利潤,降低庫存風險,已經成為影響出版企業由規模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可喜的是,信息化時代隨著新技術的普及使用和出版企業的數字轉型升級,出版行業已經積累了較為可觀的數據基礎,這為圖書印制科學化決策奠定了良好基礎。從外部環境因素來看,互聯網銷售數據的可視化和及時性為出版企業整合數據、分析數據創造了絕佳的機會和可能。大數據分析技術的演進為數據整合提供了技術支持,數據爬蟲、數據清洗技術日趨成熟穩定,這為數據的二次整合利用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第三方數據監測公司的興起,為出版企業分析進銷存退數據提供了更全面的數據支撐。從企業內部來看,出版發行企業已基本完成ERP信息系統建設,經過多年的使用,已經積累起了比較豐富的數據,圖書品種、類別、定價、發退貨情況、庫存、利潤、客戶等信息充足。出版企業人員已經有了較強的數據意識和使用習慣,這為圖書印數科學化管理創造了良好的人才基礎。
有了人才、數據、技術,還要分析影響圖書印刷數量的因素有哪些,才有可能建立起較為科學的圖書印制模型,才能讓圖書印制科學化發展之路走得更遠、更堅定。
選題類型與內容。不同類型選題其市場規模有著較大區別,如非常專業的科技理論類圖書其讀者受眾一般較為穩定,規模不大。同一類型的選題內容不同,其印制數量往往也有較大差距,如同屬少兒類,但英語和動漫書所屬品種細分板塊不同,其市場前景、表現也有較大差異。
性價比。性價比,即面向讀者的最終售價與圖書品質之比。圖書性價比是影響圖書銷售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對市場競爭較為充分的圖書尤其如此。在當下市場環境下,圖書性價比既要考慮到讀者接受度,還要綜合考慮出版企業自身、渠道、終端書店、推廣人等合理利益訴求,也就是既要能打動讀者又要能激發渠道推廣動力。
渠道結構與客戶數量。同一產品在渠道布局、客戶數量不同的出版企業其銷售數量有著特別明顯的差別。其一,渠道結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出版企業適應市場變化能力和管理機制,在新渠道、新推廣手段不斷涌現的今天,出版企業只有緊跟市場變化才有可能最大化促進圖書銷售轉化,降低庫存可能。其二,渠道數量的多寡首先代表該企業市場影響力和渠道控制力,客戶越多發行能力越強,讀者見到產品的幾率也就越大,圖書的首版印制數量也可能越高。
營銷能力。營銷能力包括圖書上市節奏的把控和產品推廣能力、品牌塑造能力。信息的極度爆炸讓讀者獲取信息變得更加碎片化,這也讓出版企業打造圖書品牌變得更加艱難,成本更高,這一點從開卷數據暢銷書榜單就可看出,近兩年暢銷書榜前十位基本上都是老產品,新產品出圈難度越來越高。如何根據不同的圖書銷售季節性特點,在最有利上市節點進行推廣,以期獲得更高的關注和更好的銷售轉化也是影響圖書印制數量的重要因素。
圖書的印制數量包括新書的首版印數及圖書上市后的加印數量。因此這里的印制建議也將從首印及加印兩個維度來談。
看作者:新作者與成熟作者對讀者、對媒體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可能有較為明顯的差異。一般來說成熟的知名作家往往有較為穩定的讀者群,其首印量可參考其以往作品的年銷售和總銷量。
看競品:通過第三方數據監測系統如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金易云等數據系統查詢同類產品的銷售、定價情況,分析同類產品的主要銷售渠道,如線上、線下占比,重點區域等,從而結合本單位渠道布局判定首版印量。
看渠道:出版企業要結合自身ERP數據,從渠道類型、渠道分布及客戶數量,總結出同類型圖書發、退貨及銷售情況,從而確定相對穩定科學的首版起印數。
看決心:對于符合國家重大戰略、符合出版企業主攻方向的計劃全力推廣的重點產品,需要一定的庫存儲備。
據國家新聞出版署每年公布的《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顯示,重印圖書已經是中國圖書銷售和庫存主要來源。2017年,全國出版新版圖書25.5萬種,重印圖書25.7萬種,重印圖書在品種上首次超過新版圖書。2020年,全國共出版新版圖書21.4萬種,重印圖書27.5萬種。由此可見,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建立科學的加印模型,是提高銷售轉化、降低庫存和經營風險最為行之有效的方法。
為解決加印圖書科學化的問題,筆者所在出版社開發了圖書“加印系統輔助決策系統”,并不斷升級更新,涵蓋線下、線上銷售及客戶管理,使得加印數據更加準確、優化。在該系統的支持下,筆者所在的單位庫存和退貨實現了雙下降,下降幅度均超過15%。
該系統的設計首先依托于大量數據支撐,如所在企業ERP提供數據,主要連鎖書店對供應商開放的數據,當當、京東等網絡銷售平臺對供應商開放的數據,以及開卷全國圖書市場觀測系統等第三方數據。在此基礎上,利用時間序列和集成算法XGBOOST的融合技術形成科學的建模手段,實現對圖書的加印提醒、新書全方位跟蹤、全品種圖書的即時查詢的功能基礎,并通過機器學習的方式最終輸出銷量預測的結果,保證加印環節數據的完整性,形成在圖書零售市場閉環的加印輔助決策體系,使得加印輔助決策更加精準有效。
系統以出版企業全部品種為基礎,分為全品種數據和觸發加印數據兩個主要模塊。由于各地區、各渠道上市銷售時點及推廣等因素影響,在兩個模塊中都將圖書分為新書加印和非新書加印——新書加印是指上市四個月內且有銷售的書,4個月以上的書為非新書。
在分析影響圖書銷售的主要因素基礎上,還要針對出版企業不同類別和營銷能力對數據進一步分析總結。一是所在企業ERP進、銷、存、退等數據分析總結,這是整個系統搭建的根本,如圖書類別,首次發貨規律,渠道分發能力如新華書店、網絡渠道系數,二次添貨情況,圖書印制時間,等等。二是客戶數據研判,不同渠道其銷售方法和備貨邏輯往往有較大差異,因此除了解客戶系統數據外還需要走訪了解主要客戶的銷售方式與添貨邏輯。三是分析出版企業ERP系統圖書發退貨等相關數據與第三方數據監測公司監控到圖書零售市場銷售數據之間的關系,明確渠道系數。
觸發加印以未來銷售預測為根本,結合渠道備貨邏輯,從滿足訂單率、滿足現階段銷量、滿足備貨3個維度進行加印觸發提醒。建議加印量=實體書店未來一段時間銷量預測+網絡書店未來一段時間銷量預測-出版社庫存-書店庫存。
根據印刷時間、印制成本和銷售周期,一般可將備貨周期分為60天、90天和未來180天。首先我們要了解圖書在哪些條件下會被觸發加印,即觸發加印的條件有哪些。目前我們設定的條件共有3種:
第一種條件:根據客戶添貨量情況。這種觸發邏輯的前置條件:最近3個月添貨量>某一設定值;觸發條件為社庫存可發貨數量+最近3個月已下單未入庫<(所有客戶最近3個月添貨量÷3×N個月)。
第二種條件:根據已發生的銷量情況。觸發邏輯的前置條件: 3個月的月均銷量×2>某一設定值;觸發條件為社庫存+重點客戶庫存<3個月的月均銷量×N個月。
第三種條件:根據預測銷量情況。觸發邏輯的前置條件:實體店未來一段時間銷量預測+網店未來一段時間銷量預測>某一設定值;觸發條件為社庫存+重點客戶庫存<實體店未來一段時間銷量預測值×實體店渠道系數+網店未來一段時間銷量預測值。
考慮到未來的銷量預測值受多重不確定因素的影響,所以算出的加印量與實際情況相比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我們在系統構建中還對近一年的發貨信息,月、周、日銷售信息進行收集與處理,以更加直觀地展現該產品的銷售情況,幫助決策者更全面地做出加印數量判斷。
注釋:
[1]2020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N].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21-12-20
[2]2017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J].中國出版,2018(16)
[3]呂建生.出版企業的數據挖掘與印數管理[J].現代出版,2016(4)
[4]李海峰.出版企業印數管理與庫存控制[J].中國出版,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