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融媒體時代:宜昌區域媒體創新策略與路徑研究

2023-01-10 19:10:50羅慶學楊春艷秦明瑛
中國地市報人 2022年4期
關鍵詞:傳統媒體融合

羅慶學 楊春艷 秦明瑛

媒體融合是一場革命,這場社會性很強的媒介革命目前已進入新的階段。2014 年8 月18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當年被稱為“中國媒體融合元年”。[1]2020年1月25日,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運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要做“四全媒體”。[2]

在新興媒體的沖擊下,傳統媒體何去何從廣受關注。在信息傳播方面,因為新媒體崛起,傳統媒體傳播優勢盡失,在官方與民間兩個輿論場的博弈中處于被動地位;在廣告經營方面,以BAT為代表的新媒體廣告總量已遠超傳統媒體;在管理方面,依然是事業企業不分,人員身份復雜,處于兩難局面;在人才方面,則面臨精英流失難以為繼的狀況。正是因為這些因素的疊加,導致眾多的都市類報紙關停并轉或斷臂求生。那么,還在堅守的傳統媒體究竟面臨哪些困境?它們又是如何在當前的情況下化解這些困境呢?筆者以湖北宜昌及周邊相關媒體的轉型探索為例進行討論。

一、宜昌媒體的生態環境及概況

宜昌市內媒體眾多,在全國擁有深遠、廣泛的影響力。這里有三峽日報社、湖北日報傳媒集團三峽分社、三峽廣電總臺等多家主流媒體機構,還有《中國三峽工程報》等央企報紙和13個縣市區的融媒體中心。這里的新聞空氣濃厚,新聞競爭激烈,在中國地級市中頗為罕見。這里是中國地市報研究會所在地,在全國地方媒體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領軍作用。中國地市報研究會是中國記協直接領導、輻射全國會員規模最大的全國性新聞學術社團。

戰略格局劇變,媒體轉型勢在必行。宜昌市加快改革創新步伐,付諸實踐,努力探索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新路徑。宜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強調加快打造市級新媒體,在全省率先出臺《關于推進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宜辦發〔2015〕9號),成立了全市媒體融合發展領導小組,對相關部門職責進行明確,形成了有效的工作合力。市委市政府下發了《市委辦公室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和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工作任務清單〉的通知》(宜辦文〔2019〕40號)的文件。宜昌出臺了實施意見推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新聞出版業轉型發展,深化媒體融合發展,支持推動三峽日報傳媒集團、宜昌三峽廣電集團做大做強,加快建設具有強大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建設全國一流的地市級新聞傳媒集團和縣級融媒體中心。[3]2017 年4 月底,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下發《宜昌市級新媒體平臺推廣使用方案》(宜辦文〔2017〕19號),明確三峽宜昌網、中國宜昌網、“云上宜昌”客戶端、“三峽宜昌(宜點通)”客戶端、“宜昌發布”微博及微信公眾號為宜昌市級新媒體。2018年,宜都市融媒體中心作為宜昌市首個縣級融媒體中心正式掛牌成立。[4]

然而,當宜昌媒體融合正開展得如火如荼之時,我國的媒體融合實現了新的跨越,正式邁入了深度融合時代。2020年,《關于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關于加快推進廣播電視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等政策相繼出臺,在輿論導向、互聯網思維、群眾路線、先進技術引領驅動融合發展、全媒體人才、政策保障等幾個層面提出了更明確、更具體的要求。

面對媒體深度融合時代的挑戰與機遇,宜昌媒體在這場媒體深度融合大戰中各顯神通。

(一)三峽日報社

三峽日報創辦于1949年,原名《宜昌報》《宜昌日報》,經過70多年的創新發展,目前在全國地市報中具有影響力,也是湖北省市州黨媒的排頭兵。

為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三峽日報全力推進傳統紙媒和新媒體在體制機制、流程管理、人才技術等方面的融合步伐,堅決打通傳統紙媒和新媒體的融合障礙,重塑采編流程,打造了一支專業化的技術隊伍,搶抓融媒體中心建設機遇,結合宜昌實際研究確定了“區域融合、單點對接、省市縣一體”的平臺建設總體布局。

1.優化健全全媒體生產指揮調度體系

三峽日報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推行機制改革、組織重構、流程優化、考核引領,健全“中央廚房”運行機制,總編輯負總責,實行副總編輯、編委輪值,做好指令接收、線索評估、策劃實施、編校審核、過程調度、監管評價等工作,確保全媒體生產堅定有力、平穩有序。

2.全面提升媒體融合傳播能力

三峽日報堅持內容為王的原則,圍繞重大主題做好全媒體宣傳報道,在做好傳統紙媒宣傳的同時,升級打造“三峽云”客戶端,加強三峽日報“兩微一抖”、宜昌發布“兩微一抖”、三峽商報“兩微一抖”等平臺運營,推出更多有特色、有競爭力的高質量全媒體新聞產品,努力構建主流黨媒全媒體傳播體系。三峽日報官方微信粉絲47萬、抖音粉絲141萬、官方微博粉絲131萬,三峽商報官方微信粉絲10萬、抖音粉絲400萬、官方微博粉絲100萬。

市縣融媒體中心和“宜荊荊恩”城市群“聯動圈層”,包括14個縣區級融媒體中心集群、市縣政府網站集群、市縣移動政務新媒體集群和“宜荊荊恩”城市群主流媒體,實現緊密聯動,共同組織重大選題報道。宜昌市級融媒體中心平臺于2019年11月建成上線,同步接入視頻內容資源,實現報紙、電視、網絡、14縣區各級媒體平臺的深度融合,形成了省、市、縣三級打通融合的“宜昌模式”。同時,中省媒體、中國地市報研究會媒體平臺和互聯網媒體公共平臺“共建圈層”,講好三峽故事,傳播宜昌聲音。

充分應用5G時代傳播技術,三峽日報推出了有特色、有競爭力的文字報道、圖文解讀、短視頻、H5、微信微博、抖音、長圖動漫、視覺設計、網絡輿情、全網宣傳推廣等全媒體多形態產品,每年在中央、省級媒體外宣發稿5000篇次以上。

3.升級建設移動采編和傳播分析系統

三峽日報全面升級移動采編系統并配套建設圖文音視頻全媒體數據資源庫,充分整合運用內部原創稿件和歷史數據,搭建數據中心,逐步構建數據信息一體化平臺,服務于客戶端、網站、微信、微博、報紙等媒體系統,為新聞生產提供數據支撐。媒體生產全流程均可在采編系統內流暢運行,充分實現大屏指揮系統與手機、PC“三屏合一”。

4.加快建設互聯網傳播技術支撐平臺

報社擁有湖北省地市唯一的互聯網傳播高新技術企業資質、宜昌唯一的政務新媒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運營宜昌市黨委政府主要信息化云平臺。在堅持移動優先、保持現有媒體格局穩定的前提下,促進端微“定制化生產”,三峽日報編輯部(城市傳播中心、縣市傳播中心)、商報編輯部和融媒體傳播中心等相關平臺的采編力量堅持“移動優先”,音視圖設計制作人員優先為端微等“頭部媒體”生產提供較高質量的動漫圖、音視頻和H5、VR等融媒體創新產品。

(二)三峽廣電總臺

三峽廣電現有2個電視頻道,均為高清頻道。現有3個廣播頻率,新聞綜合廣播、交通廣播、音樂生活廣播每天各播出18小時,開辦有《黨風政風熱線》《暢行早高峰》《紅綠燈》等品牌廣播欄目。電視自辦節目日首播約2小時,廣播自辦節目日首播約16小時。

1.打造移動優先的新媒體傳播格局

近年來,三峽廣電持續推進媒體融合,初步構建起以“移動優先”為核心的“6+4+N”新媒體傳播格局。

“6”——自主運營的6個新媒體平臺:三峽廣電官方微信(粉絲80萬+)、微信矩陣(全口徑粉絲110萬+)、廣電直播(粉絲108萬+)、三峽手機臺客戶端、三峽廣電網、三峽廣電官方微博(全口徑粉絲51萬)等。

“4”——入駐的4個國家級新媒體平臺:央視新聞+、新華社現場云、人民日報全國黨媒公共平臺、學習強國。

“N”——入駐了今日頭條、抖音、梨視頻、百家號等多個第三方知名平臺。抖音粉絲31萬+,抖音矩陣40萬+。

2.內外互聯打造融合傳播格局

在傳統端,三峽廣電與央視等中省媒體保持長期良好合作。央視發稿量在全國同級廣電臺處于領先位置。

在精品創作方面,近年來,三峽廣電圍繞市委中心工作,充分發揮音視頻創作優勢,創作了宜昌旅游形象片《印象宜昌》,宜昌首部英文對外形象片《宜昌,風好正揚帆》,第28屆中國廚師節主會場宣傳片《滋味宜昌》等一批優秀視頻產品。策劃推出了宣傳宜昌城市品牌系列短視頻《宜昌榮膺中國十大秀美之城》《中國十大秀美之城——宜昌》等新媒體產品。創作了廣播劇《大江奔流》《茶山戀》等優秀音頻作品,榮獲全省廣播電視欄目創新創優扶持項目。

(三)湖北日報傳媒集團三峽分社

三峽分社是湖北日報傳媒集團駐全省市州中最大的新聞機構,近年來,為適應全媒體時代的發展,三峽分社在機構設置、人才引進、資金投入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在媒體深度融合方面做出了許多全新的嘗試。

1.形成強大的新媒體矩陣

三峽分社在宜昌擁有微信公眾號集群:湖北日報官微、極目新聞官微、荊楚網官微、三峽晚報官微、三峽晚報天天向上公眾號。其中,三峽分社所屬的三峽晚報微信公眾號目前擁有粉絲96萬+,正向100萬粉絲沖刺。三峽分社所屬的“三峽晚報天天向上”微信公眾號,是湖北省媒體教育行業最強勢的微信公眾號之一,單條最高閱讀量130萬+,目前擁有粉絲76萬+,頭條平均閱讀量近3萬。

三峽分社直播平臺——三峽晚報直播、宜品匯直播、看點直播,粉絲總量超過800萬,三峽晚報微博、三峽新聞網與全媒體平臺互為呼應,形成了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新媒體矩陣。

2.建立獨立的視頻制作部

三峽分社組建了專業視頻團隊,建立獨立的視頻制作部,投資上千萬元,打造視頻前端、中端、后端等完整體系,面向全國廣納視頻專業人才,購置高端視頻設備,視頻拍攝、制作、直播等,各類視頻新聞片、視頻專題片、宣傳片、紀錄片、微電影、微視頻、MG動畫、3D動畫等作品屢次在中央及省級平臺發布,多次獲獎。

3.強化內容生產實現全媒體傳播

為適應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新要求,三峽分社進行多次改革,打破原有的采編格局,制定了全媒體采編流程,所有的稿件實行“一次采集、全媒發布”,鼓勵報紙采編人員利用文、圖、視對某一新聞事件進行全媒體報道,并在績效考核上向新媒體傾斜。

在內容生產上,三峽分社堅持內容為王,打造多款融媒體爆款產品。連續19年助4447名寒門學子圓大學夢,從2012年以來連續9年舉辦“助孩子溫暖過冬”行動。三峽分社所屬的三峽紅娘,是宜昌市和三峽區域創辦最早、資源最多、服務最優的婚戀交友服務機構,三峽紅娘依托三峽新聞網及三峽紅娘微信公眾號,線上線下雙管齊下,已成為婚戀交友的服務專家、三峽區域婚戀交友品牌。

二、媒體轉型實踐的方法與路徑探索

為了更大范圍內了解傳統媒體轉型情況,探索媒體轉型的方法,筆者隨同相關人員對“宜荊荊恩”城市群及湖北省內轉型較好的幾家報紙媒體(荊門晚報、十堰晚報、襄陽晚報、東楚晚報、荊州晚報)進行了考察調研,這些媒體的轉型經驗可以總結為:轉型融合、全媒發展是方向;平臺創新、項目推動是手段;頂層設計、流程再造是方法;強化學習、提升技能是關鍵;扁平管理、效益優先是原則;考核激勵、多勞多得是保障。

(一)轉型融合、全媒發展是方向??疾斓倪@五家晚報,都非常重視自己的話語權打造,已建成“1+N”全媒體產品生態。除了報紙、官方微信、官方微博,還有客戶端、網站、微信矩陣,特別是第三方平臺如頭條號、企鵝號、一條、抖音等,均納入重點打造,專人負責,全媒傳播。

比如,十堰晚報和秦楚網合并打造全媒體,除了微信微博矩陣,還有客戶端、多家網站,廣泛進駐第三方傳播平臺。荊門晚報和東楚晚報像三峽商報一樣,在報社都是二級單位,但它們都有客戶端、網站、融媒體中心、視頻新聞部,報社都非常支持它們在報紙基礎上發展自己的全媒體事業,均形成了“兩微一端一網一報”及第三方平臺全媒體格局。東楚晚報還投資100萬元購買直播車,全媒發展已經初成見效。十堰晚報微信和直播影響力全省第一,居全國前列。2018年視頻直播和微信廣告1000多萬元。

(二)平臺創新、項目推動是手段。各報社非常重視晚報建設發展,積極為它們配置資源,給予項目支持。

荊門晚報小記者2000多人,報名費每人五六百元,每年能產生30萬元的純利潤。荊門晚報和職能部門聯合出版《荊門制造》DM,策劃出版《遇見荊門》系列圖書創收35萬元。開辦新媒體研修班創收20多萬元。

襄陽晚報小記者團為全省人數最多、效益最好的小記者團。集團整合襄陽日報、襄陽晚報教育資源,成立集團教育傳媒研究院,統管日報、晚報教育新聞出版及市場開發。2018年小記者市場創收1000多萬元,已經成為報社支撐產業。襄陽日報社與市委組織部聯合打造“漢江創客”微信平臺項目,創收200萬元,成為知名黨建品牌。

荊州日報社將報社地下車庫打造成荊州好人館,里面有微劇場,旗袍秀舞臺、書店、字畫廊等,功能全,高大上。

(三)頂層設計、流程再造是方法。各報各有特點,各不相同,幾乎沒有完全一樣的模式。但有一個共同點是:各報都是在報社層面推動報紙的轉型融合,是“一把手工程”。它們個個都在報社的支持下,發展全媒體,實行機構重組,流程再造,并與集團各媒體有機融合。各報自主權支配權自由度相對比較大。襄陽日報社更是責成報社財務部門以合理合法的方式,積極幫助解決各種財務難題。

(四)全員轉型、加強學習是關鍵。各報均高度重視文字記者視頻拍攝、剪輯能力培養。十堰晚報要求全員視頻專業化。所有記者普及視頻,重點是1分鐘以內的新聞。投入百萬元購買直播車,采購手持式攝像機、照相機,全年直播180多場,記者當主播。東楚晚報視頻部門14人,其中8人是文字記者轉崗過來,社招3人。東楚晚報2018年視頻爆發性增長,實力非常強。荊州日報社一次性采購40臺手持式攝像機以及一批照相機。

(五)扁平管理、效益優先是原則。荊州日報社、襄陽日報社全面機構改革后,大幅減少中間層級,實行扁平化管理,建立工作室,推行項目制,運轉總體順暢。襄陽日報社撤銷廣告部,強化經營辦職能,成為真正的經營指揮中樞。

(六)考核激勵、多勞多得是保障。這5家晚報均在報社受重視有地位,經營自主權很大,有較強的分配支配權,費率把控靈活。襄陽日報社各工作室交風險抵押金,完不成任務,押金沒收。

三、樣本帶給我們的啟示

(一)媒體融合存在的問題

當前媒體融合背景下,傳統媒體究竟存在哪些問題呢?筆者以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價值觀的模糊。曾經,很多傳統媒體有自己的辦報理念,常常濃縮為金句式的口號加以傳播。現在,因為生存困境,很多媒體已經模糊或淡忘了自己的目標追求,忘記了自己崇高的價值觀。

2.話語空間逼仄。媒體的社會影響力、商業影響力是建立在一定的話語空間中,但傳統媒體上的輿論監督少之又少,造成話語空間狹窄。

3.媒體轉型卡殼。轉型發展是當前各大媒體的重大任務。但是都只是媒體+互聯網,而非互聯網+。用一個詞概括轉型現狀就是:卡殼!

4.經營模式無著。今天的傳統媒體面臨的困境已非經營的下滑,當然對于以經營為本的傳統媒體來說,廣告斷崖式銳減足可一刀斃命。

5.管理上的囚徒困境。套娃模式,囚徒困境,管理層疊,權力蛛結。每個點上都是一種困境。

6.資本運營能力不足。在媒體深度融合的過程中,人才、技術都需要資金作保障,而傳統媒體向上爭取政策資金的門檻較高,對外融資的限制較多,向市場尋求資本的能力較差,資本不足導致人才流失、技術卡殼。

(二)化解問題的可能路徑

媒體究竟如何轉型?筆者以為,如果就具體的問題進行討論只能從技術層面解決問題,而要想真正擺脫困境,必須站在行業前端,從戰略上解決問題。那么如何從戰略上解決問題?筆者認為必須實現三大轉型四大戰略,“三大轉型”包括“轉念”“轉型”“轉產”,“四大戰略”包括跟隨戰略、區域戰略、品牌戰略、人才戰略。

1.三大轉型。一是轉變觀念、認識處境、積極謀劃、防止無為?,F在大家的觀念趨向兩個極端,一是無所謂,啃老本,看舊歷;二是悲觀喪氣,舉手投降,認為媒體產業沒希望,怎么轉型都是死路一條。雖然媒體處境艱難,但也有很多傳統媒體還是靠經濟支撐,只是營利能力減少,媒體集團打造的“四力”和營利方式,還有很大變現空間。

二是轉型融合、全媒傳播、立體影響、爭奪陣地。媒體本質上是溝通信息的工具?,F在傳統媒體在信息溝通的速度、數量和質量等方面大大落后于新媒體,但是新媒體在公信力、權威性、可保持性等方面又明顯弱于傳統媒體。無論從哪個角度講,媒體作為專業從事信息傳播的行業,實現“四全”傳播的實力應當是最強最專業、滿足受眾速度銳度深度廣度等各方面要求的條件最優厚。更重要的是,“群眾在哪里,我們的影響力就要覆蓋到哪里”的政治要求讓媒體轉型發展變革不僅只是業務之需,更是守土有責、守土負責的政治之需。

三是跳出行業、整合資源、依托媒體、做活產業。媒體行業實踐一再證明,舊有的經營模式已經難以為繼,新的盈利模式還沒有完全形成。要改變這種現狀必須走出去,到高利潤的行業去,將媒體的市場功能進行重新整合定位和開發。要讓媒體的平臺功能進一步優化,媒體的影響力價值進一步釋放,唱好主旋律的同時,在市場上有更大作為。在這方面浙報集團游戲市場的資源開發、湖北日報傳媒集團的房地產開發均可資借鑒。

2.四大戰略。實現三大轉型,必須要經歷怎樣的頂層設計和操作呢?筆者以為至少要做到以下四大戰略。

一是實施跟隨戰略不掉隊。面對投資巨大卻又充滿風險的新媒市場,無論是技術還是模式,也無論是產品還是管理,作為人、財、物并不充裕的傳統媒體,不必要樣樣弄通個個搞懂,拿來用就是,否則很容易形成自尋死路的風險。對每一款新媒體產品,既要保持積極姿態,不排斥不拒絕,嘗試著使用,力爭產生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對于一些創新性的運營模式,既不要輕易挑頭,那樣會死得很慘,也不要放棄,那樣會落后時代,格格不入。

二是實施區域戰略保性命。在傳統媒體上,要保住基本盈利板塊,留下生存根據地,劃分實驗區域,試錯容錯糾錯,這樣才能攻守兼備,進退有據,先保命后發展,邊保命邊發展。這樣一方面保住了媒體發展的根本,另一方面又開拓了新媒體發展的市場,二者形成良性互補互為依托的局面,既保命又發展。

三是實施品牌戰略保突破。打造精品銳利出擊。在品牌建設上要投入人力物力財力,讓其有力有效有利,讓人用得上記得住想得起愿投入。特別要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一到兩款新聞或經營產品,將其規?;?、品牌化、平臺化、人格化,成為媒體發展的臺柱子牛鼻子,成為媒體的象征和符號。比如有些媒體的小記者做得風生水起,價值連城,有些媒體的旅游做成了一個“帝國”,還有些媒體的培訓和智庫工程發展迅速。

四是實施人才戰略保根本。人是生產力中最重要最活躍因素,越是人才流動加劇越要留人用人,用待遇、事業、價值留人,要通過持股等方式將人才價值顯性化長期化可持續化,要讓人的價值在創新中得到最全面深入的實現。

(三)化解問題的具體措施

1.做到三個轉變:思維轉變、平臺轉變、服務轉變

(1)由傳統思維向互聯網思維轉變。要以互聯網時代的傳播特征來確定內容生產的方式方法,做到形態豐富、層次多樣、便于傳播。哪怕是傳統媒體,也不能固步自封,要在內容上形成與網絡內容相互補充的融合形態,以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的需求,要善于制作成不同的產品形態在不同的平臺上有效傳播,產品形態也是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

(2)由單一媒體向富媒體平臺轉變。當下媒體傳播的最大特征之一就是傳播方式正在由單一媒體向媒體群傳播轉變(矩陣傳播),“媒體+社區+粉絲+服務”的傳播路徑已趨清晰。媒體的融合化傳播和多形態化傳播明顯(也稱富媒體)。單打獨斗的傳播不僅聲音弱小,傳播內容容易被覆蓋和湮沒,而且會形成“沉默的螺旋”效應,媒體本身也會喪失其固有功能。

(3)由受眾中心向用戶中心轉變。媒體變革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受眾變為用戶。受眾是單向被動接收信息,而用戶是主動選擇信息。以“今日頭條”為代表的智能傳播媒體的出現,更是將信息按照用戶畫像進行集束化定向推送,甚至形成“信息繭房”效應。這說明,在以用戶為中心的生產方面,頭部媒體行之已遠,我們的傳統媒體必須跟上,為用戶提供更多更好的綜合服務,實現用戶再連接。地方媒體除了向移動新媒體拓展,還要向社區下沉,向多元盈利渠道突破,尋找更多的媒體可持續發展路徑。

2.做到三個賦能:平臺賦能、技術賦能、服務賦能

(1)平臺賦能,再聚內容資源生產力。在優質內容生產方面,主流媒體擁有專業化的采編人才隊伍、權威的信息渠道、規范的采編流程,具備較強信息采集核實、分析解讀、深度報道能力。隨著媒體融合的實踐探索不斷走向深入,傳統媒體逐漸將自身內容生產優勢轉換為平臺優勢,發揮強大的組織動員和資源聚合能力,建設專注內容聚合與分發、追求智能化生產的媒體平臺,以平臺賦能和平臺聯動推動優質新聞內容生產。

(2)技術賦能,再造融合傳播新形態。因新技術平臺賦能,內容與技術實現更深層次的融合,內容本身的外延和內涵也更為豐富。正確處理好“內容”與“技術”的關系,做好內容的供給側改革,能夠為內容建設注入新的意義。在內容生產領域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以互聯網思維,打破內容形態的界限,圍繞技術進行內容生產、分發和產品設計,真正形成依托于互聯網的內容生產能力。這種能力融合了思想觀點、話語方式、表現形態,易于理解、便于接受,具有較強吸引力、感染力的全新內容生產能力。

(3)服務賦能,再造用戶鏈接新平臺?!皟热?服務”的融媒體平臺正逐漸成為各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新模式,為媒體融合的內容建設開拓新路徑。

3.必須滿足用戶需求:下沉式、圈層化、互動性

(1)必須重塑內容影響力、規模化、共享化、互動化、個性化、延伸化。無論是媒體的社會功能還是市場功能的實現,從一定意義上講都是由注意力引起的,媒介資源就是注意力資源。當代傳統媒體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注意力流失,因而減小了其社會影響力,削弱了傳統媒體作為社會公器的價值。注意力哪兒去了?手機屏幕奪走了。對于普通媒體而言,因為過度分散無法凝聚成注意力市場,從而失去其應有的價值。從市場角度看,這是注意力無償流失的表現,是舊媒價值下滑、新媒價值不舉的根本原因所在。

(2)必須將媒體注意力市場轉化成市場需求影響力。傳統媒體雖然受到嚴重沖擊,但是依然還有幾大優勢是新媒體無可替代的:一是公信力資源優勢;二是政府資源優勢;三是平臺資源優勢;四是專業資源優勢;五是人才隊伍優勢。那么,如何才能把握好優勢重塑媒體注意力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新聞作品產品化,新聞影響規模化。要策劃和打造有價值的新聞產品,要將有價值的作品產品化。比如,某一個典型人物的報道,不只是報道一下他的事跡,而是要挖掘他的精神實質,將一個人物做成一件有影響力的新聞產品。這從傳播學的角度看就是在生產規模化的注意力,而這正是媒體競爭白熱化的時代最有價值的資源。

第二,媒體功能平臺化,整合資源共享化。媒體不能只當作一個工具使用,要把媒體本身當作一個整合資源的寶貴價值平臺。這個平臺有傳播力資源、話語權資源、渠道溝通資源、公信力資源和專業性人力資源,這些資源都具有稀缺性特征,這是傳統媒體的優勢所在。傳統媒體應通過活動、評選、展會等媒體操作,創造新的影響力和關注度,從而實現注意力資源的變現。

第三,傳播渠道立體化,溝通方式互動化。傳統媒體的一個致命弱點是傳播渠道的單一化,集中表現為不易互動和到達不易。新媒體時代,傳統的熱線電話已經失靈。但是傳統媒體的影響力資源和公信力資源還在,可以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網絡社區和移動服務平臺,讓傳播變得多元迅捷、生動鮮活,讓服務對象在線上線下都能即時溝通。

第四,讀者服務精準化,滿足需求個性化。媒體的內容設計和版塊配置要從讀者群考慮,要具有媒體共性如可讀性、服務性、實用性、娛樂性等價值特點,又要有版面個性,比如深度報道要抓熱點解析,民生報道要當生活參謀,社區新聞要抓貼身服務,人物報道要生動感人,文體報道要鮮活勁猛等。各種活動的策劃要有精準的市場定位,一個活動激活一類人群,激活一片市場。

第五,品牌價值符號化,利益鏈條延伸化。媒體的品牌價值形成不易,但往往又開發不夠,極容易形成閑置浪費,這既有其價值鏈接難度大變現難的客觀原因,也有重視不夠開發不夠的主觀原因。傳統媒體應用媒體寶貴的價值符號進行更多的公益和社會活動,充分釋放媒體品牌的價值能量,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注釋:

[1]中央電視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http://www.71.cn/2014/0820/778790.shtml.2014.8.20

[2]人民日報客戶端:《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把“課堂”設在媒體融合發展第一線》.http://www.hinews.cn/news/system/2019/01/25/032023800.shtml.2019.1.25

[3]三峽日報:市委、市政府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全市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http://www.yichang.gov.cn/html/zhengwuyizhantong/zhengwuzixun/jinriyaowen/2019/0327/1008946.html.2019.3.27

[4]掌上宜都:湖北宜昌市首個縣級融媒體中心掛牌.https://lmtw.com/mzw/content/detail/id/165572.2018.12.28

猜你喜歡
傳統媒體融合
一次函數“四融合”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今日農業(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融合菜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寬窄融合便攜箱IPFS500
《融合》
現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關于傳統媒體能否打造“名公號”的思考
傳媒評論(2018年12期)2018-03-21 07:51:52
傳統媒體為什么要包裝自己的“網紅”
傳媒評論(2017年3期)2017-06-13 09:18:10
傳統媒體版權保護面臨八大難關
新聞傳播(2016年9期)2016-09-26 12:20:15
傳統媒體在新形勢下如何實現突圍
新聞傳播(2016年2期)2016-07-12 10:52:1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凹凸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狠狠亚洲五月天| 日韩少妇激情一区二区| 就去吻亚洲精品国产欧美|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黄网站欧美内射|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品|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大香伊人久久|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第一| 日韩在线中文| 亚洲国产成人麻豆精品| 欧美一级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蜜桃| av一区二区无码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免费| 美女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天天视频在线91频| 亚洲黄网在线| 免费看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欧美一二三区色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欧美97色| 国产精品成人不卡在线观看| 男人天堂伊人网|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 色天天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片|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性欧美久久| 粗大猛烈进出高潮视频无码|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爱草草视频在线| 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无遮挡被啪啪到高潮免费| 四虎综合网| 午夜老司机永久免费看片| 久久婷婷六月| 激情影院内射美女| 国产91小视频在线观看| 中美日韩在线网免费毛片视频 | 麻豆国产原创视频在线播放| 成人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久久人体视频| 午夜啪啪网| 国产精品污视频|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无码高清视频不卡|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v欧洲精品| 欧美不卡在线视频| 美女被操黄色视频网站| 亚洲视屏在线观看| P尤物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在线高清一级毛片| 欧美国产菊爆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无码av免费不卡网站| 亚洲熟女中文字幕男人总站| 亚洲国产亚综合在线区| 在线免费观看a视频| 69av免费视频| 免费观看欧美性一级|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AV|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动漫精品| 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91网站国产| 四虎成人在线视频|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 国内丰满少妇猛烈精品播| 99热这里只有免费国产精品 | 九九热在线视频| 亚洲黄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国产91视频观看| 全部毛片免费看|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