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媛媛 汪小莉
基礎設施公募REITs是盤活資產、形成良性投資循環的重要工具。浙江在基礎設施領域積累沉淀了大量資金,當前政府債務控制和基礎設施投資持續擴大的雙重背景下,亟需回收資金用于新建項目,形成良好的投資循環,基礎設施公募REITs提供了新型的循環路徑。
截至2020年末,浙江省收費公路累計建設投資總額5334.41億元,收費公路里程5751.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001.5公里,處于全國前列,且超過70%里程的高速公路均進入成熟的運營收費期,公募REITs市場潛力巨大。浙江已成功發行首支基礎設施公募REITs產品,盤活的基礎設施項目為杭徽高速公路,獲得了公眾投資者的高倍超額認購。
同時也要看到,浙江基礎設施公募REITs實施還存在不少挑戰。
從供給端看,原始權益人欠缺內生動力。首先,公募REITs與高速公路行業基本屬性之間存在錯配。浙江高速公路項目的投資主體以國有企業為主,其中省級國有企業占據市場主導性地位,占比61%。這些投資主體的投資方向和資產類型單一,高速公路往往是其較為優質的資產,在企業總經營收益中的占比較高。基礎設施公路REITs要求原始權益人轉讓高速公路項目資產權屬,影響企業的財務指標、信用和整體實力,導致多數高速公路投資者對發行基礎設施公募REITs缺乏基本的動力。其次,公募REITs缺乏稅收優惠政策。根據現行稅收政策,高速公路企業作為原始權益人在出售高速公路資產和高比例購進基金份額兩個環節過程中,需要對以基金份額形式體現的股權轉讓所得繳納所得稅,原始權益人的稅收負擔重。目前,針對公募REITs的稅收配套政策尚未明確,增加了公募REITs相關交易環節所涉及稅收事項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再次,資產轉讓程序繁瑣且不確定。高速公路資產權屬轉讓因同時關涉到收費權益轉讓和國有資產轉讓,程序非常繁瑣。
從市場端看,投資者投資意愿不足。公募REITs80%以上募集資金均投資于基礎設施項目,投資范圍過于集中,基礎設施運營的質量和穩定性直接影響投資收益。市場敏銳認識到基礎設施項目運營對投資收益的直接影響,因基礎設施項目作為底層資產,項目本身的收益率相對較低,導致投資收益與其他產品相比不具備優勢,上述對公募REITs的理解導致諸多投資者對基礎設施公募REITs基金仍處于觀望和中立的態度。
因此,須多措并舉推動高速公路基礎設施公募REITs。
強化制度供給。制度供給和行政推動是基礎設施公募REITs發展的重要原因和關鍵舉措。浙江作為基礎設施大省,也是資本大省,應當加快制定出臺支持基礎設施REITs產業發展的專項政策意見,在專項資金支持、項目申報、金融人才培養、中介機構發展、人才引進等全面支持政策。
激發發行動因。推動基礎設施REITs發展的重要因素在于激發原始權益人的發行意愿。一方面保護原始權益人的權益,在地方權限范圍內,在稅收、產權轉讓等方面給予明確的政策支持,降低原始權益人發行REITs的成本。另一方面,完善激勵機制,通過財政支持、獎勵等手段激發原始權益人發行的內在動因,鼓勵原始權益人發行基礎設施公募REITs以盤活既有資產,投資新建基礎設施項目形成良性投資循環。
提升運營能力。保證REITs的健康持久發展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就是對投資者權利的保護。一方面,建立“受益人利益保護為基本原則”的治理結構,實現投資者的最有效保護。另一方面,“好收益”源于“好管理”,投資者收益的保障來自于項目的高水平穩定運營,不斷提升基金管理人的運營能力,培養專業化高水平的專業運營市場主體。
優化監管措施。優化國資監管程序,類比適用國企混改,允許可以通過證券市場的公開定價機制來代替產權市場公開競價定價機制,以非公開協議轉讓程序代替進場交易程序。強化信息披露和中介機構監管,保證信息披露質量,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完善監管機制,維護市場健康有序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