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帥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廣泛普及,尤其是手機等移動載體的廣泛發展,進一步推動了移動互聯網的全覆蓋。人們接收信息和參與娛樂的方式也從線下轉移到線上,這帶動了碎片化閱讀的迅速發展,成為人們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碎片化閱讀具有方便、海量、適應性強等特點,隨時隨地可以為用戶提供相應的內容服務。但碎片化閱讀也給受眾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不利于受眾對信息進行綜合了解,難以形成知識和重要信息的積累,如何做好碎片化閱讀與深度閱讀之間的兼容,是當前傳統媒體轉型融媒體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碎片化閱讀并不是新媒體時代獨有的產物,在傳統媒體時代就已經存在,但在新媒體環境下得到了更深遠的演變,主要是受到微博和短視頻平臺的影響,尤其是移動新媒體環境之下,幾乎全民都進入了碎片化閱讀的氛圍中。
所謂碎片化閱讀,指的是用戶利用短暫且不連續的時間進行內容淺顯的閱讀,與其相對的概念是深度閱讀和學習性閱讀。相比于傳統媒體時代的讀報、看電視等碎片化閱讀方式,互聯網時代的碎片化閱讀內容更加豐富和多樣化,文字、圖片、短視頻等都是主流方式,最大的不同還在于當前的碎片化閱讀更加傾向于娛樂性,并且內容更加零碎。
從字面意義上來看,碎片化閱讀所面對的內容是不完整、不連續、體量小、層次淺、容易快速傳播的內容。碎片化閱讀大多數是基于網絡用戶的興趣點,以休閑娛樂為主要閱讀目的,其主要特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閱讀內容簡短。碎片化閱讀,在網絡傳播環境中,主要依托于微博、短視頻及微信公眾號等社交媒體而存在,此類平臺的傳播內容基本上占空間較小或字數較短,創作門檻較低,一般能夠比較直白地表達出內容內涵,對事件或信息概括性較強,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信息的傳播。對于受眾來說,碎片化閱讀所利用的也絕大多數是碎片化的時間,簡短的內容更容易受到網民的青睞。
二是碎片化閱讀更具有傳播性。二十多年以來,互聯網新聞傳播經歷了門戶網站、社區論壇、自媒體、社交媒體和新聞客戶端等多種形式,雖然在不同時期都有引領時代潮流的新媒體傳播形式,但真正實現全民觸網的還是社交媒體以及衍生出的各類自媒體。社交媒體的廣泛影響力與碎片化閱讀密不可分,網絡用戶在開展碎片化閱讀的過程中,也習慣將個人喜愛的內容進行分享、評論或轉發,信息傳播從點對面傳播,迅速演化為多點對多點的網狀傳播,碎片化閱讀讓互聯網信息有了更強的傳播性,也讓每一個網民有了不同程度的媒體屬性。
三是碎片化閱讀的選擇多樣化。傳統媒體時代的閱讀主要局限于傳統紙媒和電視媒體,受到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能夠做出的選擇極少。但互聯網的發展豐富了媒體傳播形式和渠道,通過手機下載各種類型APP,可以實現工作、學習、娛樂和接收新聞信息等多種功能。即便是同一類型的閱讀目的,也可以根據自身的喜好選擇最有價值的APP。互聯網的同質化競爭,為網民創造了良好的選擇環境和閱讀氛圍,碎片化閱讀相關APP的上線門檻不高,在當前的新媒體環境中依然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
基于互聯網和新媒體平臺的碎片化閱讀,借助移動媒體端的廣泛覆蓋,讓絕大多數新聞受眾獲得了自主選擇閱讀信息的機會。人們通過手機軟件或電腦,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查閱信息,開展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不僅獲得信息數量大幅度提高,同時也能夠更加精準地選擇最有價值的內容。互聯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共享”,每一個人在互聯網環境中都是平等的,可以公平地獲得信息和分享信息,足不出戶就可以知道世界各地發生的事情,新聞傳播在互聯網環境中沒有疆界,可以說,碎片化閱讀讓全民閱讀變成了可能,并逐步實現。
碎片化閱讀之所以受到大眾的青睞,一方面是由于其內容簡短、精煉,通過短時間的閱讀便可以了解事情的全貌;另一方面,閱讀內容的載體更加豐富,不再局限于報紙和書刊,通過多樣化的軟件可以獲得更豐富的內容。因此碎片化閱讀,讓文本閱讀變得更加快捷方便,可選擇空間無限延伸,而且借助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分析等內容推送服務,手機軟件也能夠為受眾帶來更加優質的內容推送服務。
新媒體傳播根據用戶習慣和大數據分析會向特定用戶推送不同的新聞內容。但在碎片化閱讀的環境下,若用戶的閱讀熱點集中在娛樂信息,這就會導致大量的娛樂內容被頻繁推送,而其他類型的新聞則容易受到冷落。在這種信息傳播的導向之下,新媒體平臺在內容創作和運營管理過程中也會傾向于娛樂化內容。過度娛樂化的現象很明顯地出現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傳播平臺,幾乎完全依照用戶的閱讀習慣和傾向來推送視頻內容,如果做了相關設置避免被收集閱讀習慣,接受的推送內容可能會更加低俗庸俗。
碎片化閱讀的信息斷裂性,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難以覆蓋新聞的全部事實,越是復雜的事件,越容易丟失重要的核心信息,在新媒體傳播中,容易出現以訛傳訛的現象,造成內容失真,甚至出現虛假信息。網民的碎片化閱讀容易淺嘗輒止,難以對海量的信息進行細致的觀察和深思,為此類虛假信息的滋生和大范圍傳播創造了條件。
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技術賦能讓新媒體傳播獲得更多機遇和挑戰,為受眾獲得新聞信息開創了更多可能,碎片化閱讀既是新媒體傳播造成的結果,又反作用于新媒體傳播。
“碎片化”并不是一個貶義概念,而是互聯網環境中客觀存在的內容創作方式和新聞閱讀習慣,并不是完全代表內容的淺薄和無序。新聞受眾要密切關注碎片化閱讀帶來的危害,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機構也應該關注其優劣特點,借助新聞受眾碎片化閱讀的喜好,精準把握新媒體傳播的內在邏輯,借助多樣化的新媒體傳播平臺,創作優質傳播內容,來推動融媒體的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的互聯網新聞傳播環境。
從根本上來講,新媒體平臺的新聞傳播內容在創作之初,就存在著碎片化的特點,因此新聞從業人員要在新聞創作和策劃過程中,進一步分析碎片化閱讀需要哪些內容,如何利用優質內容來引導碎片化閱讀走向正軌,而不是純粹的娛樂導向。傳統媒體在融媒體轉型過程中要正確認識碎片化閱讀對媒體發展和信息傳播的利好之處,同時也要避免碎片化信息帶來的危害,選擇優質選題,讓平臺傳播的信息具有較強的新聞性和可讀性,更好服務用戶的生活、工作和學習。
綜上所述,在碎片化閱讀的新媒體傳播背景下,傳統媒體轉型融媒體必然要面對“碎片化”這一現實問題,零碎的內容和過度娛樂化的風格是其不足之處,但也要看到其傳播迅速、受眾面廣的優點。新聞采編人員要取長補短,擅于創作和策劃,借助新媒體傳播平臺,將有價值的新聞信息進行碎片化的創作和傳播,秉承新聞基本原則,打造優質的傳播內容,創造良好的互聯網傳播秩序,完成傳統媒體到融媒體的順利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