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乾
曾老師有高血壓病史,平時一直堅持服藥。最近他常感頭暈不適,血壓也有些偏高。主治醫師告訴他,人的血壓不但一天24小時有變化,而且會隨著季節的不同而變化。一般人夏天的血壓偏低,到了冬天就會升高一些,這是人體對周圍環境變化的反應。人體受寒冷刺激后,全身毛細血管收縮,血液循環外周阻力加大,就會引起血壓升高。因此,高血壓患者在冬季一定要常測血壓,避免血壓忽高忽低引發中風。曾老師恍然大悟,但很快提出了新的疑問:自己平時有晨練的習慣,現在這種情況還適合運動嗎?運動期間會不會引發血壓的陡然升高?
無論是健康的人群,還是高血壓患者,適當運動都對身體健康有促進作用。因為適當的有氧、伸展、增強肌肉力量的運動,有利于減輕體重,降低血壓,增強左心功能。高血壓患者冬季加強自我保健,能夠增強自主神經系統功能,調整血管收縮的能力,降低血壓,有助于健康過冬。
大量研究證明,運動有降低血壓的作用。運動可以降低交感神經張力,同時引起血管順應性改變和壓力感受器敏感性增加,使總外周阻力下降,起到降壓作用。堅持運動能使心肌纖維發達有力,增強心血管系統功能,延緩心力下降。對經常打太極拳和堅持長跑的人進行觀察發現,其高血壓病和冠心病發病率大大下降,心輸出量、心臟收縮能力等指標有明顯的提高。目前,運動療法治療高血壓已得到世界衛生組織心血管疾病專家組的認可。一些輕度高血壓病患者并不一定需要服用降壓藥,單純用運動療法也可奏效。即使是需要服用降壓藥的病人,運動療法仍可作為基礎治療,加強療效。
降壓的關鍵在于科學合理的運動方案。有氧運動是目前公認比較有效的降壓運動方式。有氧運動是指運動強度相對較低、持續時間較長、以有氧代謝為主要代謝形式的運動。這種運動往往是全身性的,以提高人體心肺功能為主要目的。常見的有氧運動包括散步、慢跑、游泳、打太極拳、練氣功、騎自行車等。研究顯示,一般高血壓患者適當參加此類運動,60%左右的人血壓會下降或保持相對穩定。
高血壓病患者要在安靜祥和的環境中鍛煉,消除緊張、憂慮等情緒因素,保證參加鍛煉時心情愉快。
運動強度以中小強度為宜,運動時心率最好達到本人最大心率的60%—70%。一般40歲以下心率控制在140次/分,50歲左右控制在130次/分,60歲以上控制在120次/分以內。運動時間以每次30~60分鐘為宜。中老年人運動最好定時、定量,并長期堅持。年輕人可適當加大運動頻率,每周鍛煉4~5次。中老年人可視具體情況而定,一般每周3~4次,或隔日進行。
在運動過程中防止傷害,安全第一,避免競爭性或使血壓起伏較大的急停急起的運動。鍛煉時要有意識地使全身肌肉放松,勿緊張用力,盡量不做憋氣動作。在血壓沒有得到控制或對鍛煉還不適應時,注意不要做彎腰低頭的動作,以免發生心絞痛、中風等意外。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的運動量要小,根據身體反應逐漸增加活動量,運動后如果感到輕松,食欲和睡眠良好,說明運動量合適,此后可維持這個運動量,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長期堅持。
同時,高血壓病人也應避免爆發性運動,例如舉重、推鉛球等,可能會引起反射性血壓升高,從而導致高血壓意外。
患者平時應嚴密監測血壓,血壓升高時適當服用降壓藥物。如果血壓不穩定,暫時不要鍛煉,待血壓穩定后再進行鍛煉。鍛煉選擇項目要簡單易行,以免增加患者精神負擔。重癥高血壓或有嚴重并發癥者不要運動。可以腳尖著地為圓心,以膝關節帶動踝關節左右各轉20圈;按摩拍打涌泉穴、足三里、勞宮穴,各150次,早晚各做一次。堅持常做。
特別注意,如果血壓方面出現升高,或身體不適,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確定運動處方,改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