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仲華
小王最近左膝關節活動時嘎巴響,他以為關節出了什么毛病,到醫院骨科就診,醫生詢問病史得知他沒受外傷,沒有風濕病史,活動無疼痛,走路也很正常,檢查關節骨質正常,醫生告訴他這是膝關節彈響,是關節紊亂癥造成,建議他適當減少活動,無須特殊治療。
關節嘎巴響又稱關節彈響,它不是獨立的疾病,而是一個癥狀。青少年比較多見,有些人只是短期內出現,而有些人卻會反復出現。常見于肩關節、膝關節、髖關節等大關節,尤其以膝關節最多見,不同部位原因各異。
肩彈響有兩個原因:一是由于關節囊及韌帶比較松弛,在肩關節運動過程中出現暫時性的半脫位,繼續運動時又自行復位而出現嘎巴響;二是關節內或周圍出現異常的軟組織索條,如肌肉、肌腱的異位等,在骨突上滑過時出現嘎巴響,有時有,有時無,多不嚴重。一般無須治療,適當休息或局部理療即可。少數人既有彈響又有疼痛,需就醫尋找原因治療。
膝彈響最常見原因的是膝關節紊亂癥,這與關節內滑膜退化的一種殘留物——滑膜皺襞形成有關。大多數滑膜皺襞并不產生癥狀,但少數人由于輕度外傷、慢性刺激、瘢痕化等原因,發生肥大或噌厚,在運動或勞動后發生癥狀。X線片常無陽性發現,核磁檢查可顯示滑膜水腫或增生改變。無疼痛者無須用藥治療,日常注意適當限制運動即可。少數有疼痛者可服消炎止痛藥或理療,如無效,則需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一步診治。
髖彈響多由大腿外側闊筋膜緊張癥引起。在髖關節屈伸活動及行走時,大腿外上方出現一滑動的素條狀物并發出較大響聲。原因是由于髖部外側的腱膜束的后緣或臀大肌肌腱部的前緣增厚(可能與外傷有關),在髂關節屈曲、內收或內旋活動時,增厚的組織滑過髖部外側骨突處而發生嘎巴響。如果用手放在骨突上,同時可摸到一條粗而緊的纖維帶在活動時滑過,有彈跳感。一般沒有疼痛或只有輕微的疼痛,亦不影響行走活動。X線片局部檢查骨質正常。臨床上大多數人并無癥狀,故不需要處理。少數人手術切斷增厚的腱膜束,響聲立即消失。
一般來說,只要不出現關節疼痛,盡管出現關節響聲,也屬于生理性彈響,大多可自行緩解或消失;只有當關節突然疼痛又伴發彈響時,才要考慮病理性彈響,需進一步檢查。
預防關節嘎巴響,一是注意不要做超出關節范圍的過度重復性運動;二是日常生活中愛護關節,避免扭傷、勞損和不良姿勢;三是防止風寒濕侵襲,尤其是風邪,中醫就有“風為百病之長”之說。一旦發生關節嘎巴響,不必緊張,應注意適當休息一周并自我觀察。減少行走活動,不要試圖通過反復運動來解決。如仍不見好,應及時就醫,尋找病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