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麻醉指的是借助藥劑效應,使病患整體或局部暫時性失去知覺,在感覺不到痛苦的狀況下實施手術治療。常見的麻醉方式分為全身麻醉與局部麻醉。全身麻醉主要采用肌肉注射、靜脈滴注等方法,將藥物直接打入病患體內,通過控制其中樞神經系統,使特定的部分喪失痛覺。局部麻醉則是將藥物灌注到病患體內相應部位,使藥物作用在病患的脊神經、周圍神經等地方。如果不能對麻醉藥物進行科學選擇與合理運用,則會對病患的生命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脅。病患了解麻醉小知識后,將會放下戒備,在麻醉醫師的支持下獲得優質的醫療服務體驗,以此實現無疼痛手術治療效果。
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是給病患吸人或靜脈注射全麻藥,使其身體完全無痛、意識消失,從而達到最佳的手術狀態。該麻醉方式常輔以呼吸機輔助通氣、氣管插管通氣,大多數手術都能適用。但相對來講,該麻醉技術比較復雜,且需要更精細的麻醉管理。具體方式分為吸人麻醉、靜脈注射麻醉、靜吸結合麻醉等方式。
吸人麻醉主要是通過利用麻醉治療機把藥物經呼吸系統運送到機體內,對中樞神經系統形成阻滯,因而取得全身麻醉的療效。目前,吸人性全身麻醉時應用較為普遍的藥劑是地氟烷、異氟烷、氧化亞氮、七氟烷、恩氟烷、氟烷等,但此類藥劑在人體分解較少、代謝低,且大部分會以原形從病患肺部排出體外。所以,吸入式全身麻醉用藥的安全系數最高、可控性高、有效性高。
在靜脈全身麻醉中,醫生會使用依托咪酯、鴉片類、巴比妥類、苯二氮革類、氟哌利多、異丙酚類藥品,通過靜脈注射把藥物直接注入病患體內,使藥物跟隨著血液循環,影響整個中樞神經系統,從而獲得最佳的全身麻醉療效。該方法不僅能避免污染操作環境,還具備精確給藥、止痛鎮靜效果明顯等優勢,對病患腎臟和肝臟無損傷,病患術后清醒迅速,術后各類并發癥出現的危險性低,麻醉藥費用也更加優惠。但也存在一些缺點,即給藥方式是有創的,且會引起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
靜吸結合麻醉又被稱作平衡腹腔注射麻醉。通過不同的方法及麻醉藥使病患能自主反射控制、遺忘、止痛、保持生命體征穩定等全麻療效。這種麻醉方法特別注重配合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各種麻醉藥的藥理作用,減少麻醉藥的副作用、使用量,有效提升麻醉質量,降低醫療費用支出、保障病患安全。
總而言之,全身麻醉可能使病患的中樞神經系統被控制而導致病患進入沉睡狀態,病患在手術過程中毫無知覺,睡了一覺手術就做完了,相對來說較為安全和舒適,患者比較容易接受。相比局部麻醉造成的創傷,全身麻醉對病患的傷害很小,不會出現在手術過程中蘇醒的情況,保障手術可以平穩進行,減少可能出現的突發因素。
局部麻醉
把麻醉藥注人人體特定部位,使其運動神經、感覺神經等作用被控制,產生麻醉治療止痛的效果。按照使用部位、治療途徑等可分為體表麻醉治療、部分阻滯術、周圍神經阻滯、局部浸潤麻醉治療等。
表面腹腔注射麻醉法是在皮下或黏膜表層施加高貫穿力麻醉藥,使之阻滯黏膜下神經末梢,以形成局部麻醉效應,較適宜運用于淺表手術中。
區域阻滯是將麻醉藥直接注入到治療區域的中下部和四周,從而阻礙了治療區域周圍神經纖維傳遞,獲得局麻作用。
周邊神經系統阻滯涉及腰叢神經系統阻滯、坐骨神經障礙、頸叢神經阻滯、股神經障礙、臂叢神經阻滯等,都是在機體某部分的中樞神經叢、神經細胞干、神經細胞節旁注入的適量麻醉藥,對周圍神經傳遞功能起到暫時性抑制效果。
局部浸潤麻醉是一個易行且簡便的麻醉治療方式,即在手術部位的組織中注射適量麻醉藥,對周圍組織的神經末梢起到阻滯麻醉治療作用,較適合體表小手術。
1.為什么要問病患既往病史和目前的身體狀況
由于麻醉治療可能對病患身體造成傷害,所以麻醉醫師要仔細掌握病患的狀態。準確了解病患的身體狀況和以往已經進行過的手術詳情,這些內容決定了麻醉醫師手術前的準備工作。病患應該如實告訴醫生自己的過敏史和手術史,利于醫生制定科學的麻醉方案和手術過程中的監護方案,預防并發癥,做好手術治療中應急事件的處理工作。只有通過醫生的準確判斷和科學處理,才能保障手術治療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2.為什么要問病患的吸煙史和飲酒量
研究發現吸煙以及酗酒對人體產生的影響較大,會對麻醉藥物發揮的效果造成干擾。因為煙酒對機體的心臟、肺、腦、肝臟等系統能產生不同程度的危害,麻醉醫師必須了解病患吸煙以及飲酒的狀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麻醉方案。
3.為什么要問病患一定時間內是否禁食水
醫學上,為避免病患在腹腔注射麻醉及醫療程序中產生惡心等問題,進而造成其窒息、吸人性肺炎或其他嚴重后果,病患在實施手術的前一天應嚴格遵守麻醉前的禁食、禁飲原則。各個年齡的病患禁食、禁飲時限也不同,成年病患在麻醉前須禁食12小時、禁飲4小時。而小兒麻醉前的禁食時限為8小時,禁飲時限為4小時。其中,嬰幼兒在麻醉前須禁食4小時。不過,通常情況下,病患術前6~8小時進行禁食準備、術前2小時進行禁飲準備即可。禁飲食后維持胃腸道的正常排空情況,麻醉藥劑也能控制病患的身體反映,有效防止未消化的食物從胃中返流過來,保障后續手術治療的穩定開展。
病患希望在麻醉醫師的支持下獲得優質的醫療服務體驗,以此實現無疼痛接受手術治療的目標。部分患者認為麻醉后會留下后背疼痛的后遺癥,其實大多數病患不會發生。腹腔注射麻醉的藥效一般在腹腔注射后2小時開始消失,約8小時后完全恢復所有感覺。但如果病患能夠在腹腔注射麻醉后的6小時內保持平臥休息,在護理人員的引導下逐漸下床活動喝水緩解,則一般都不會有腰酸背痛的現象出現。
也有部分人詢問,全身麻醉對人類智力發展會產生負面影響嗎?臨床實踐已經證明,現代麻醉使用的全身麻醉藥都是對身體危害很小而且效果可逆的藥物,在手術完成后即可經體內代謝而完全清除。在全球范圍內,每年約有數百萬人次進行過全身麻醉手術,在專業治療人員協助下,全身麻醉不會對智力帶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