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振毅
互聯網消防監管是運用移動通訊終端、AI(人工智能)、VR(虛擬現實)、互聯網等新穎頂尖的科技,所以能夠充分的發揮互聯網監督、互聯網感知、互聯網研判、互聯網管理、互聯網交戰、互聯網指揮、互聯網管控的優點[1]。
1.1 互聯網的概念。互聯網最早出現于美國,它的誕生時間在1969年。互聯網是一個龐大的網絡系統,這個龐大的網絡系統依靠通用的協議互相連接,最終組成單一邏輯的巨型國際網絡[2]。
1.2 互聯網的影響。互聯網的影響包括:社會影響、網絡即傳媒、多功能互動、網絡出版物、語言影響。社會影響指:互聯網和實體經濟相輔相成,互聯網是全球性的,是全人類共享的,互聯網的技術特征表明互聯網的管理與服務有關,與控制無關[4]。
2.1 互聯網消管系統需要。互聯網的優點有:成本低、信息交換不受空間限制、速度快、互動性、個性化、使用人數多、信息量大、存在形式多種多樣[7]。從功能上研究互聯網消管系統的需要,類型不同的消防設施、設備在連接到互聯網以后的使用方案肯定不相同。
2.2 消防系統互聯網組成部分。消防系統互聯網由六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消管對象系統;第二部分,消防感知管理控制系統;第三部分,日常維護管理;第四部分,消防報警;第五部分,基礎信息;第六部分,輔助服務系統。
3.1 隨機抽查社會效應需要加強。執法單位的隨機性抽查,造成了被抽查單位認為同類型其他單位未被抽查,從而產生心理上的不平衡、負面、抵觸、憤怒等心理情緒,在一定程度上被抽查單位認為隨機抽查不公平。
3.2 隨機抽查系統需要優化。在社會單位信息庫中,存在許多虛假單位和僵尸單位,直接影響被抽查單位的行政管理和可能涉及的行政處罰相關事宜。由于受到系統保密政策的影響,基礎數據庫分別管理,造成了許多重復錄入事件的發生,經常出現系統中存在兩個完全相同的文件號[11]。
3.3 戶籍管理不夠深入。戶籍管理辦法實施以來,要求消防安全的重點單位,必須建立、健全戶籍化管理檔案,定期填寫,并且上傳重點單位的消防安全日常管理狀況。但是實際抽查狀況顯示,大多數重點單位對戶籍化管理并不重視,私下認為,每個月只要完成三項備案表的收集、上傳即可[12]。
3.4 消防監管范圍過大。消防監管的對象包括:城市綜合體、交通樞紐工程、小食店、便利店、美發店等。由于火災責任調查逐漸嚴厲,盡職免責相關的法律、法規并不明確,造成了消防執法工作人員、派出所民警在開展消防監督檢查工作時,謹小慎微、避重就輕,造成了執法走過場,導致大量監管盲區的存在[13]。
4.1 豐富互聯網消防監管渠道。消防責任落實較好的單位,有以下兩個特點:第一,單位強化了消防知識的宣傳教育;第二,實行多方聯合消防監管、消防信息共享、消防結果互認、互聯網遠程消防監管、互聯網消防監督、大數據消防監管、消防安全承諾等各種各樣的方案。有效的、科學的提升了互聯網消防監管的效果。
4.2 完善隨機公開機制。建議以工商部門的信息庫為主,住建、文保、衛生等部門信息庫為輔的管理機制,建立隨機單位信息庫,同時盡快完成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的信息分類標注工作,其他單位的信息可結合日常抽查工作進行實時更新;明確隨機與監督業務系統數據交換日期,增加限時改正審批環節,實現承辦人手機提交,審批人即時收到審批任務推送,解決法律文書、文號和送達時間不一致的問題[15]。
4.3 推進重點單位戶籍規范化管理。加強培訓,使消防監督員及重點單位管理人員真正明白做好戶籍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實提升操作社會單位消防安全戶籍化管理的能力水平;強化服務,主動上門,及時指導解決單位遇到的消防難題,切實提升社會四項能力。
4.4 理順消防監管對象。實際出臺關于深化消防執法改革管理辦法的貫徹落實意見,盡快調整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標準,合理劃分出消防救援機構與公安派出所各自管轄范圍,進一步明確消防監督執法權責及盡職免責有關規定,。
消防融媒體平臺構建代表著消防宣傳工作全新互聯網中樞開始運作,信息中央生產供應鏈的全面形成。消防融媒體中心的建立目的在于順應新時代媒體融合發展的趨勢,促進消防支隊各媒體平臺在內容、渠道、功能等層面的融合,實現一體策劃、多端采集、分眾編輯。
6.1 互聯網技術消防遠程監控應用
6.1.1 消防電源模塊互聯網監控應用。互聯網實時監控消防系統各個部分的電源工作狀態,確保消防設備供電正常,并對各個回路的過流、短路、斷路等故障報警提示。可以長期記錄電壓電流的歷史曲線,通過一段時間的運行狀態進行分析,對可能產生問題的隱患進行預測。
6.1.2 防火門模塊互聯網監控應用。通過互聯網同防火門報警,24小時監督控制管理消防防火門的開、關和消防防火門周圍擺放雜物的狀況進行監視控制管理。根據消防防火門的開、關和消防防火門周圍擺放雜物的狀況,可實現緊急情況下的開關。
6.1.3 視頻監控模塊互聯網監控應用。互聯網數據中心收到感應端各個子系統報警信息后,可調出報警詳細信息查看報警現場視頻輔助進行火情確認。實現各個火災報警子系統之間的結合,實現了報警點和監控點之間的聯動。
6.2 互聯網技術在消防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6.2.1 實時監測。消防安全管理部門利用互聯網技術能夠對聯網單位的實時火災情況施行管控,實時了解聯網單位的火災信息、防火水源位置、防火門位置、火災報警信號、消防設施設備狀況等,當聯網單位發生火災時,能夠及時將這些信息傳遞給119火警部門。
6.2.2 提高效率。在互聯網上建立消管部門同消防監控部門的溝通與交流,對聯網商鋪、聯網企業、聯網公司的火災狀況、既往火災信息、火災發生的區域進行實時監督管理,消防部門根據火災的信號立即做出反饋,同時,開展消防救援工作,可以大幅度提升消防響應、消防救援等過程的效率。
6.2.3增強信息管理。消防監督管理部門還可以運用互聯網把匯集的火災救援工作的信息和火災現場環境情況的信息進行整合,總結火災救援工作的相關信息。
6.3 優化互聯網技術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應用水平
6.3.1 互聯網技術在消防服務機構中的運用。消防安全監督管理服務部門同火災現場的連接第三方服務平臺必不可少,第三方服務平臺是互聯網消防技術應用的基石,互聯網消防技術經過第三方服務平臺起效,不但能夠準確、實時的傳輸和反饋火災信息,還能夠幫助消防員在火災現場開展滅火和救援工作,同時,還能夠有效的提升普通百姓消防安全知識。
6.3.2 提高社會單位對互聯網在消防安全管理中作用的認識。
互聯網消防監督管理技術是先進的、科學的消防技術,是將來火災管理控制、消防執法管控、監督管理和火災現場救援的連接體,它將為社會的安全,消防的監督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礎,互聯網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需要進一步進行消防安全監督管理中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不但要對互聯網消防管理方式進行創新,還要提升消防監督管理同互聯網技術兩者之間的融合,加強互聯網消防安全監督管理平臺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