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萍
(嘉興市貝爾康寵物醫院,浙江 嘉興 314000)
淋巴瘤(惡性淋巴瘤,淋巴肉瘤)是源于實質器官(如淋巴結、肝臟、脾臟)的淋巴樣惡變。在所有造血淋巴系統腫瘤中貓占50%~90%。貓淋巴瘤可能與病毒感染、遺傳與慢性炎癥等因素有關。淋巴瘤的淋巴細胞可以起源于不同時期和種類的淋巴細胞,侵及全身任何組織和器官,因此臨床癥狀多樣。
因技術發展及經濟原因所限,國內小動物診療的現狀是大部分發現淋巴瘤的貓都是處于疾病晚期,同意化療的動物主人很少。2021年8月,臨床中遇到一例貓腎臟淋巴瘤的病例,病例詳細診查情況如下。
患病貓:加菲貓,雄性,1歲半,體重2.5 kg,發病前半年體重食欲逐漸減退,伴隨多飲多尿。2021年8月初主人開始觸摸到其腹部有腫物,體重由5 kg逐漸降至3 kg。8月29日,主人能明顯觸及其腹部腫塊越來越大,覺得異常,便送至寵物醫院就診,他院就診時,化驗血常規、血清淀粉樣蛋白(SAA),生化。可見紅細胞總數,紅細胞壓積偏低;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白球比降低,總膽紅素升高,尿素氮升高,天門冬氨酸轉氨酶升高,初診醫生初步判斷為貓傳染性腹膜炎,主人表示疑惑,后轉至嘉興市貝爾康寵物醫院。
詳細問診后發現該貓自2020年12月發情開始后,開始漸進性消瘦,偶見嘔吐腹瀉等狀況;有過貓傳染性支氣管炎(FHV)病史,貓犬小孢子菌皮膚病感染病史。2021年8月初開始,精神沉郁,食欲減退,眼觀其逐漸消瘦,并發現貓有明顯多飲多尿的表現[1]。
理學檢發現:體況評分BSC 2/9極度消瘦,腹部輕度膨大,有輕度波動感,雙腎明顯腫大,質地堅實。可視黏膜黃染,牙齦偏白;呼吸頻率40次/min,心率90次/min。CRT>2s,皮膚彈性下降。
紅細胞總數、紅細胞壓積嚴重下降,可能與淋巴瘤已經累及到骨髓,造成免疫介導性貧血有關,見表1。

表1 血常規檢查結果
患貓血液球蛋白、總蛋白含量升高,血液尿素氮升高,胰淀粉酶升高,血液總磷含量升高。胰腺炎結果提示陰性。血氣結果顯示二氧化碳分壓顯著下降,鈉離子、鉀離子、鈣離子含量升高,堿儲、碳酸氫離子降低。提示患貓存在過度呼吸,氧合狀態不佳,機體呈現混合型呼吸堿中毒代償代謝性酸中毒。
雙側腎臟被膜不光滑,腎臟結構不規則,皮髓質分界不清晰,內部結構不良,左側腎臟長軸直徑約5.80 cm,右側約6.12 cm,腎臟皮質回聲較脾臟實質明顯升高;腹腔可見少量液性暗區;可見腹腔淋巴結腫大,見圖1。


圖1 雙側腎臟
結合所有理學及實驗室影像檢查等,發現動物嚴重貧血伴黃疸,提示腎性貧血,溶血性貧血;腎形態結構異常變化,腎功能損傷,提示急性腎損傷,腎臟腫瘤等;球蛋白異常升高,提示骨髓瘤,炎癥,全身感染等。
綜合疾病鑒別診斷后,多次與動物主人溝通后,在入院對癥治療約10 d后對腎臟進行B超引導下穿刺,并送檢至中農董軍病例實驗室。診斷結果:采用分子生物學(PARR-PCR)方法對樣本進行檢測,結果可見B細胞的單克隆增殖,T細胞呈現正常的多克隆反應模式。送檢樣本中可見B細胞的單克隆增殖,提示B細胞來源的淋巴瘤。結合病史、實驗室、影像學、病理結果提示該貓嚴重貧血,腎損傷、腹水、黃疸、肝脾淋巴結腫大,診斷為B細胞性淋巴瘤[2]。
入院前3 d針對脫水、腎損傷、嘔吐、腹瀉、貧血,給予靜脈消炎、營養、皮下促紅細胞生成素等支持治療,給予腎臟處方糧、益生菌、腎康、止瀉劑。狀況未有明顯好轉,依然精神食欲不振,伴隨腹瀉。在接下來的一周中,給予輸血兩次,單次輸血約40 mL(供血貓HCT39.4%,患貓HCT11.4%,體重2.5 kg,預期換貓達到HCT值20%),同時給與氧氣等治療,輸血后當天及次日精神狀況略好轉,主動進食,但依然偏白,伴黃染。然而后又反復,治療過程中,曾出現低血容量性休克等急性癥狀。期間復查血液常規生化、血涂片,未提示紅細胞再生像,紅細胞數量,紅細胞壓積沒有達到預期理想值,其他生化及血氣指標仍持續異常[3]。
在確診腎型淋巴瘤,準備采取19周COP治療時,由于整個病程發展過于迅速,病例確診中間周折花費時間過久,最終動物由于低血容量性休克,死亡,未得到理想結果[4]。
貓淋巴瘤臨床分期包括5個階段見表2。I期比IV/V完全緩解率更高,93%vs40%~60%;I/II期中位存活時間更長,7.6vs3M。貓腎臟淋巴瘤臨床最常見的表現為食欲不振,體重減輕,多飲多尿,氮質血癥,低紅細胞壓積。對于貓腎臟淋巴瘤,推薦為COP化療方案,在無效果時,考慮CHOP(環磷酰胺、多柔比星、長春新堿、潑尼松)或補救方案MOPP(氮芥、長春新堿、丙卡巴肼、潑尼松)。

表2 貓淋巴瘤臨床分期
該病例為1只1.5歲青年貓,淋巴瘤發生類型為腎臟型。在接觸到此病例時,就懷疑為腎臟腫瘤,但因患貓主人不愿意動物承受太多痛苦,采用保守對癥療法,多日溝通后最終采用腎臟穿刺分子學PRAA方式確診為腎臟淋巴瘤。該病例處在臨床分期II階段。最終因為病情發展過快,錯過最佳診療時間為結局。
貓淋巴瘤病例目前主要通過化學治療,使用COP療法為主要化療藥物,藥物劑量較少,產生不良反應的概率較低。然后臨床中,由于動物主人或臨床醫生對于淋巴瘤的認知依然受限,以及醫療技術原因,往往錯過最佳的化療時機。充分證據提示,貓淋巴瘤治療見效與生存延長存在相關性。對于該疾病的診斷、分期和治療在臨床上會一直存在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