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王斐?王釗?蔡卓言?呂雪巖?徐晨光
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和生態保護不足,引發了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為確保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理論和實踐落實落細,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本文以齊齊哈爾市為例,深入分析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著重闡述齊齊哈爾生態文明建設數字平臺的建設規劃,積極探索數字平臺在助推“十四五”時期齊齊哈爾城市發展、增進市民對齊齊哈爾生態文明建設現狀的了解和提高市民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等方面的重要價值和現實意義。
新時代新要求,生態文明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內容之一,同時也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大成果,只有牢牢把握生態文明建設,才能準確把握新時代的脈搏。人類的發展是從原始文明過渡到農業文明再邁進工業文明,生態文明建設是在工業文明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要求。齊齊哈爾作為擁有良好生態環境資源的東北城市,是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要地,將齊齊哈爾市發展成為生態文明建設數字平臺的示范區域,是振興東北的一次有益探索。
一、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體,全面推進”的重要論述,同時也將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改善生態環境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生態文明建設成為新時代的必然要求。生態文明建設最主要的目的便是可持續發展。一段時間以來,資源浪費日益加劇、環境破壞愈加嚴重,資源枯竭、環境惡化現象漸趨普遍,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已迫在眉睫。新的時代賦予了我們新的歷史使命,作為“五位一體”國家總體布局的重要部分,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對于改善生態環境質量進而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都是十分必要的。
馬克思曾指出,人與自然是辯證統一的關系,這與中國傳統哲學著力構建“天人合一”發展狀態有相似之處。“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是“站在牢固平穩地球上吸入并呼出一切自然力的人”。人類的能動作用再強大,也不能擺脫自然的約束和制約,一旦違背自然規律必然受到自然的懲罰,生態文明建設才是連接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最好橋梁。
(一)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對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
城市是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發展的中心,城市的發展給我們帶來與以往不同的有著質的飛躍的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了生態危機。城市的快速發展,城市人口的迅速膨脹,城市車輛驟增產生的交通擁堵現象,汽車尾氣排放產生的污染以及光污染等問題都對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一定制約。尤其是一些依靠旅游產業發展的城市,生態環境的惡化更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巨大阻礙。
良好的生態文明可以為經濟建設提供良好的環境支持,促進產業優化升級從而驅動城市經濟蓬勃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是城市發展的關鍵,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不僅可以促進城市經濟發展,還可以凝聚民心,維護社會穩定。因此,我們一定要不斷創新建設手段,打好生態攻堅戰。
(二)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對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性
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第三條提到“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或自我改變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為革命的實踐”。也就是說環境的改變和人的自我改變是一個革命實踐的關系和過程。現階段,我國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的存續根基是人類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界。自然資源的枯竭、生態環境的惡化、生態危機的爆發,無疑表明人類社會發展與進步是以犧牲自然生態為代價來換取的。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面對的是社會發展和人民需要的一定沖突,在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生態環境惡化現實與人民需要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中,習近平總書記科學地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辯證思想。
由此,生態文明被擺在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生態文明不僅影響著城市的美觀還影響著城市居民的身體健康和心情愉悅度。生態文明建設與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必須順應時代腳步、符合歷史發展潮流,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打造宜居城市提高國民幸福指數(GNH)變得尤為重要。
二、齊齊哈爾生態環境現狀分析與數字平臺規劃
生態環境現狀的分析是對齊齊哈爾的認識,而認識的進一步提高將對數字平臺規劃作出理論指導。數字平臺規劃已經具備理論基礎,時代呼聲和政策引導將為數字平臺規劃作出有力實踐。
(一)齊齊哈爾生態環境現狀分析
齊齊哈爾市在發展過程中犧牲了部分生態環境,也就需要重新引起重視,予以保護。目前,全市實現了生態示范區建設的全覆蓋,并且建設了兩個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分析將從整體把握,將問題導向引入現實思考。
1.齊齊哈爾城市及項目組成概況
齊齊哈爾位于黑龍江省西部,又名鶴城、卜奎,地處東北松嫩平原,是國家生態涵養、工業儲備、經濟發展的戰略要地。以齊齊哈爾生態環境現狀為基礎,借助黑龍江省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契機,由對此問題有濃厚興趣的同學組成研究團隊并進行深入研究。小組組成后我們在中國知網、齊齊哈爾市人民政府網等數字平臺對相關研究成果進行了搜集整理。在《黑龍江日報》《鶴城晚報》等報刊搜集齊齊哈爾市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報道,結合齊齊哈爾生態文明建設實際進行初步分析,對其與數字平臺相結合的可行性進行探討。
為了對齊齊哈爾生態環境現狀進行更為具體的分析,我組先后對龍沙公園、扎龍自然保護區、明月島等地進行了實地考察。就生態環境整體而言,空氣質量指數(AQI)空氣污染較低,質量屬于優級,生態環境總體較好,無輻射環境污染事件發生;廢水、廢氣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工業固體廢物及危險廢物管理狀況良好,無環境污染事故發生。
2.齊齊哈爾生態環境當前存在的問題
以文獻為參考,當前齊齊哈爾生態環境現狀有四大問題:水土流失嚴重,土壤肥力下降;森林、草原生態環境惡化;濕地功能下降;嫩江干、支流兩岸調洪蓄水能力不強。除此之外環境保護方面也仍存在問題,生態環境保護的現實情況與中央要求和人民群眾期盼相比,仍然存在差距和短板。
以新聞報道為依據,春季秸稈露天焚燒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威脅。由于東北地區大范圍擴大耕地,毀林開荒,使土地荒漠化面積不斷增加,春季氣候干旱,揚沙粉塵污染突出,沙塵天氣逐年增多,加之春季又是東北地區春種的時節,農民大面積露天焚燒秸稈,懸浮顆粒濃度過高,大氣污染愈加嚴重,這已然成為東北地區城市生態環境的共性問題。這一問題困擾政府多年,秸稈的處理也伴隨強烈的現實矛盾。農民對焚燒秸稈的危害性認識不足并且出于經濟利益的考慮,管理困難等原因使得政府部門禁燒力度進一步加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土地合理流轉并適度集中等。但結果收效甚微,焚燒秸稈導致空氣顆粒物污染嚴重,大氣污染加劇,直接影響了生態環境質量。
以實地考察為基礎,并通過網絡發放調查問卷對齊齊哈爾市民對齊齊哈爾生態環境現狀的認知程度進行了調查。通過與齊齊哈爾環保部門溝通,參考相關部門做過的問卷進行問卷設計,使用問卷星小程序發放問卷。共采集了322份有效問卷。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分析可以看出市民對于環境污染問題有一定認識,這種認識是由于受到困擾產生的,但這種認識還無法使其主動保護環境。近八成的居民表示政府在改進家鄉生態環境方面的宣傳力度和環保資金投入還需加強,這也對我組齊齊哈爾市生態文明建設數字平臺規劃研究的項目推進有顯著意義。
(二)數字平臺規劃
數字平臺作為在數字經濟時代的一種新形態,華為將數字平臺定義為“融合技術、聚合數據、賦能應用的機構數字服務中樞,以智能數字技術為部件、以數據為生產資源、以標準數字服務為產出物。”
1.數字平臺建設的時代性
數字平臺具有較強的科技性、真實性、服務性,在未來會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需求與應用,時代的呼聲會越來越強。數字數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積累,這包含了許多關于自然世界的信息,其中一些可以用來回答關鍵的生態問題。
在現代數字經濟中,一些公司通過為用戶提供數字平臺進行互動來創造價值。不同的數字平臺創造的價值也都不一樣,同理我們也可以為市民提供生態文明建設數字平臺。居民的環保意識有待提高,政府宣傳工作要想落到實處,生態文明建設數字平臺必不可缺。
2.數字平臺規劃的具體設想
新時代齊齊哈爾生態文明建設數字平臺規劃研究中計劃在數字平臺內對已有資源進行分類,數據成果可以向社會公開,讓公眾看到并參與到保護生態環境與生態文明建設中。
第一,規劃設置“區縣直達”“圖文資料”“美麗鶴城”“綠色時政”“市民反饋”“產業融合”等板塊。多個板塊的設置可以保證全方位、多層次地滿足不同市民的多樣化需求,以便數字平臺更好更高效地為齊齊哈爾市市民提供較為直觀的資源庫,從而對齊齊哈爾市的生態建設和保護工作提供建設意見。
第二,設置基本瀏覽、普通檢索和高級檢索等功能。設計面對公眾的界面,滿足自身發展對環境數據的需求,同時讓人民也更加相信環境數據。在技術實現上,將實現資源的轉換制作,編輯加工,語義標引,建立本體、加密及存儲管理;實現齊齊哈爾生態環境文本和圖像的分類瀏覽、查詢、檢索以及知識關聯等輔助研究工具。
此外,還有少數居民提到垃圾分類和齊齊哈爾市農藥污染過重的現象,針對此類現象,齊齊哈爾生態文明建設數字平臺規劃研究在設計上增加了科技興農,科技助農的設想。針對部分居民提出齊齊哈爾綠色植被覆蓋率低的問題,本項目秉持保持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護生物多樣性,堅持生態保護第一,力求實現數字平臺與自然相統一。
三、“十四五”時期齊齊哈爾生態文明建設數字平臺的現實意義
全面學習新發展理念,理解探討“十四五”規劃,對齊齊哈爾生態文明建設現狀展開深入研究,可以看出齊齊哈爾市的數字平臺對促進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重要性。通過制定數字平臺規劃方案,對齊齊哈爾生態文明建設成就進行歸納總結和數字化呈現,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
(一)生態文明建設數字平臺對經濟發展的意義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全球在加速邁入以互聯網平臺為載體、以數據為驅動的數字平臺經濟2.0時代。在此背景下,通過建設齊齊哈爾生態文明數字平臺可以更好地推廣齊齊哈爾的綠色產品產業的發展,貫徹“十四五”規劃中爭創國家綠色發展先行區,開展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認證,發展地理標志農產品,穩步擴大綠色食品基地規模,通過抖音、快手等網絡數字平臺銷售綠色食品,保證質量的同時提高銷量,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對優化資源配置、實現企業跨界融合、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齊齊哈爾生態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
飛鶴乳業的綠色發展可以說是齊齊哈爾綠色發展的“代言人”,同時它的發展為齊市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促進了經濟發展,可見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通過技術創新等手段,運用最新互聯網建設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與生態環境相結合,進一步深化數字平臺對生態經濟、數字經濟的推動。依托生態環境、綠色有機食品等比較優勢,構建集養老服務、旅居養老、醫養結合、老年食品和用品研發于一體的生態康養產業發展格局,激活“銀發經濟”。這也是“十四五”時期齊齊哈爾生態文明建設數字平臺對齊齊哈爾市經濟發展的意義。
(二)生態文明建設數字平臺對旅游文化發展的意義
值此齊齊哈爾建城330周年的重要歷史節點,數字平臺的建設促進齊市通過不同板塊的分類進行文化輸出,展現齊市的文化底蘊。與時俱進,緊跟政策,創新文化輸出形式推動歷史文化、生態文化等多方面的文化傳播,進而推動齊齊哈爾的文化與時代同步發展。齊齊哈爾是典型的歷史文化名城。宗教遺址大乘寺、關帝廟等代表的是宗教文化;東北解放紀念碑、江橋抗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典型的革命文物文化;昂昂溪五福遺址、蛇洞山遺址是古遺址文化。除此之外,壽公祠、蘇軍烈士陵園等其他文化也是齊齊哈爾寶貴的歷史文化財富。數字平臺的建設和發展可以有力擴大齊市歷史古城知名度,促進旅游文化產業的發展。
更深入地來看,數字平臺的建設符合金融服務創新發展,吸引文化投資。數字平臺的建設堅持了構建“1+4”旅游發展格局,即打造國際化、高品質的扎龍旅游區,打造以生態旅游為核心的休閑養生旅游目的地,以歷史文化和工業文化為重點的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進行生態文明數字平臺建設落實了科技強國戰略,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提升新勢能,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營造良好創新生態,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推動文化傳播發展,經濟良性循環。
結語:
齊齊哈爾生態文明建設數字平臺規劃與黨中央對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建設理念相契合,規劃中更好地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踐行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的生活方式,為市民了解環境生態資源現狀提供更便捷、更直觀的平臺。平臺建設將提高市民保護環境的意識,把建設美麗鶴城轉化為全體市民自覺行動,在齊齊哈爾生態文明保護中發揮積極作用。進一步協調生態與經濟的發展關系,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推動產業數字化升級,加快數字產業發展,培育數字要素市場,有效提高齊齊哈爾生態文明建設統籌發展效率,深入推進齊齊哈爾市十四五規劃落地生根。同時,市民也可以通過平臺隨時隨地發表意見,高效解決現有問題,提高環境質量,提高市民生活舒適度,增加其獲得感,為齊齊哈爾市的可持續發展增添動能。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數字平臺發展更是大勢所趨,二者結合定會形成巨大合力,推動齊齊哈爾生態可持續、經濟向穩向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