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云龍
大數據背景下,企業成本管理工作的特點非常明顯,即通過利用數據共享、數據可視化和云計算等技術對成本數據進行快速的處理。高效的成本管理,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有很大幫助。
一、大數據背景下企業成本管理的特點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大數據技術應運而生,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大數據應用于成本管理工作中,以解決傳統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大數據具有數據規模大、可靠性強、響應速度快、多樣性獲取、傳輸、存儲和分析數據等特點,可以幫助企業管理者做出準確高效的決策。企業處于高速變化的外部環境中,大數據技術會及時提供給企業管理者來自多方的最新數據,并將海量數據快速整理成多種形式的可用信息資源,極大地提高成本管理效率和決策的準確性。
二、大數據技術優化企業成本管理的有效性
大數據背景下,數據是否真實準確對于企業的發展而言非常重要。企業管理者可以通過利用大數據平臺和相關技術,對成本數據進行分析,以幫助其做出正確的判斷,以下從三個方面論述大數據技術優化企業成本管理的有效性:
(一)云計算為企業成本管理分析提供基礎架構支持
云計算是一種由網絡接入以按需自助服務的方式便捷地接入配置性計算資源(如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和服務)共享池的模式,能夠以最少的管理投入或以服務供應商互動的方式快速提供和釋放大量資源。云計算平臺融合了企業內部和外部信息資源,實現了信息之間的高效共享,使上下游企業之間的聯系更為緊密,提高了資源和數據信息的利用率。通過云計算平臺來管理成本數據,要將成本數據及時錄入,這是平臺建立數據結構的基礎條件,企業可以從中選擇有價值的信息進行比對,由此來得出科學的預測。
(二)數據共享使企業與上下游企業及時互通成本數據
通過大數據技術,對企業各部門的成本數據進行采集和整理,以實現數據之間的交流和共享,有助于企業對數據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數據的使用率,提高工作效率。同時,還能確保數據的準確性,企業可以將更多的精力和資源投入到戰略發展的工作中。數據之間的共享模式,能夠加強上下游企業間的溝通和交流,信息的傳遞會更加及時,企業也能及時地根據成本數據對自身的成本計劃進行調整,同時開展實時的成本管理工作,提升成本管理工作水平。
(三)數據可視化工具易于管理者進行成本管理決策
數據可視化工具,即提取成本相關數據,并將數據之間的聯系通過圖表、圖形和動畫的形式進行展現,使數據更加直觀地展現在使用者面前,傳達數據信息更加有效。通過利用可視化工具,企業能夠很好地掌握成本變化的情況,對不同發展階段的成本情況進行分析,由此對各責任部門的績效進行評估,發揮成本管理的最大化作用。
三、大數據背景下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成本管理模式難以過渡
大數據的背景之下,企業成本管理模式的革新是必然,但是對于企業工作人員而言,由于傳統成本管理模式根深蒂固,往往難以接受革新后的成本管理模式。所以,大數據下的成本管理模式要讓企業工作人員接受,需要經過一個較長的過程,而且大數據背景下的企業成本管理模式在傳統管理模式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和摸索,完全替代傳統成本管理模式還需工作人員的通力配合。
(二)大數據技術應用成本高
企業中引入技術、設備和資源,勢必要投入一定的成本資金,而以最少的投入來獲取企業想要的技術和資源,是企業發展中極為關注的。現階段,客戶信息資源以及相關方面信息數據的取得,必須要投入一定成本,而在保密原則的前提下,往往獲得的是電子財務信息數據內容,而這些對于技術分析而言還遠遠不夠。在網絡數據抓取的過程中如果采用網絡爬蟲方法,而所要投入的成本會更高,但是信息的質量卻得不到保障,與預期效果會出現差異。同時,在大數據技術應用的過程中,相伴而來的還有高風險,因此更需要企業有足夠的資金,能夠面對技術引入失敗的風險。
(三)大數據成本管理系統的適用性不強
企業在對大數據成本管理系統進行設計時,由于其是標準化的系統,而對企業自身經營管理而言,企業規模、業務形式、成本管理和商業模式等不盡相同,因此如果企業僅僅針對新成本管理系統開展成本管理工作不夠現實,要能立足自身實際對模式進行優化完善,在此過程中所要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較大,因此大數據成本管理系統的適用性有待提高。
(四)不能保障隱私數據的安全
數據信息的可獲取性較強,即便是隱私數據,在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成本數據進行管理時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黑客對系統的入侵、病毒的入侵及訪問權限被破等,這些都會導致隱私數據的泄露。一旦企業核心數據泄露,對自身的發展造成嚴重影響,而自身的競爭力將會降低,因此大數據背景下成本管理中的隱私數據安全問題亟須完善。
(五)缺乏高端技術人才
大數據背景的成本管理工作開展,更需要技術和專業人才的支持,專業的成本管理人才通過應用技術平臺,對具有較高價值信息的數據進行獲取,并為企業所用。所以企業在開展成本管理工作時更需要高端技術人才,其不僅要有專業的成本管理知識,同時也要掌握大數據相關技術,但實際上,具有這種綜合能力的人才少之又少。企業對于高端技術人才的培養,可以通過與學校辦學培養或者在工作實踐中培養,現階段有的學校中雖然開設了大數據、智能會計和成本管理等相關的課程,但是大數據技術在不斷發展和進步,在實際課程中的相關案例卻較少,導致對高端技術人才的培養效果不甚理想。
四、大數據背景下企業成本管理未來挑戰
大數據時代,資源實現了共享,而這對于企業管理效率和產品質量的提高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企業成本管理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高。但由于對數據信息的依賴性大,因此在未來成本管理工作中數據的收集、存儲、整理和傳輸等都面臨著不少挑戰。
(一)數據的收集
企業在收集相關數據的過程中,如果仍舊采用傳統的問卷調查形式,則不會達到預期效果。在互聯網時代下,可以通過利用統計軟件來對數據進行收集和分析,同時也可以通過在線搜索記錄相關數據,并作為企業產品推廣宣傳的基礎,只有高效便捷的數據收集工作,才能降低分析的難度。
(二)膨脹的數據
企業在開展成本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要能夠清晰地認識到大數據能夠為成本管理工作帶來哪些優勢,大數據如何幫助企業更好地開展成本管理,有效的數據才能指導行動,反之無效的數據則毫無意義。企業要能夠結合大數據進行具體的分析和判斷,要能深挖數據所蘊含的價值,從而徹底摒棄傳統成本管理模式。另外,企業對于所收集到的大數據,要善于運用,通過數據工具對成本變化趨勢進行清晰的描繪和體現。基于大數據背景下,企業對于數據信息的依賴性在不斷增大,企業重要的客戶信息資料、產品資料等都以電子信息的形式進行存儲。而一旦網絡遭到攻擊,則會給企業帶來致命的打擊。所以大數據給企業帶來諸多利好的同時,一些不安全因素也隨之而來,企業在開展成本工作時,要不斷強化網絡數據的安全,最大程度地保護企業的信息資料。
(三)企業的接受程度
大數據為企業成本管理工作提供了數據分析工具,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時,更要關注這些工具自身的風險。企業在初創期,一般都是通過購買來引入數據工具系統,而由企業自有人員進行開發的少之又少。除了購買軟件系統的成本,還要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這些成本加在一起也是不小的數目,企業在成本管理中也應該考慮,而這對于企業而言也是一個挑戰。企業能否接受并迎接這些挑戰,更需要投入一定的時間和成本。無論采取何種方式,企業成本管理原理是一成不變的,只是全新的數據能夠幫助企業正確地判斷,因此我們要牢牢把握在大數據時代下的成本管理新模式,以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的目標。
五、優化企業成本管理的有效方法
(一)對基于大數據平臺的成本管理IT系統的充分利用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企業開展成本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首先要樹立成本管理理念,在企業整個成本開支工作中都要進行全方位的管理,將成本管理系統與業務范圍進行高效融合。企業建立成本管理IT系統平臺,在平臺中設置企業成本管理的相關標準內容,通過平臺系統對企業日常經營成本情況進行監督管理。另外,企業將成本管理IT系統與財務管理、合同管理、人力管理和成本管理等各職能模塊進行融合,各職能模塊的成本耗費情況在IT系統管理平臺中逐一體現,部門之間的溝通也會更加及時和順暢,數據共享的實時性也更強。針對于成本管理工作中的風險問題,企業通過利用IT系統平臺將審批流程建立在信息系統中,實現電子審批,并不斷完善和優化相關流程。對企業成本數據進行收集整理,以信息系統為依托,以審批權限和管理權限為依據,將成本管理工作中的風險降到最低。企業通過成本管理IT系統完成審批后,可以由系統直接將結果傳至有關系統,成本管理工作的效率也會因此提升。
(二)對基于大數據平臺的成本管理IT系統的持續優化
首先,企業通過成本管理IT系統處理成本核算時,要對成本數據進行全面的分析,以實現管理系統對成本核算與成本知識的積累。另外對于企業各職能部門,也能夠通過系統來共享這些積累,這對于企業整體成本能力的提升起著積極的作用。企業在不同階段開展的不同項目,都可以通過成本管理IT系統都進行成本數據的對比分析,通過比對數據,有助于企業管理層做出科學的決策。其次,企業要對成本進行全面的分析,以不斷豐富成本管理信息系統中的各項成本指標內容,同時全面分析成本也能降低和規避成本管理中的潛在風險,從根本上提升成本管理水平,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實力。最后,企業在開展成本管理工作中,建立完善的全員責任成本體系也是至關重要的,將企業員工的工作績效和成本監督結果融入成本管理工作中,并輔以獎懲機制,對成本管理考核指標進行量化。
(三)在系統中對成本與財務數據進行精準對接
企業開展成本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要將成本管理工作與財務數據進行對接,這對于完善成本管理信息系統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成本管理IT系統中錄入付款憑證,不僅能確保財務數據與成本數據的對接,同時也能有效減少出錯率。企業在日常工作中所需的數據也可直接從信息系統中導出,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這樣一來,財務工作人員也可以從對賬的工作中解脫,能夠騰出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管理會計工作中。
(四)做好成本管理監督工作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更要加強對企業成本管理工作的監督和管理,高效的成本管理工作是由成本管理和監督管理共同組成。企業在成本管理基礎工作中,有必要建立動態的成本監控機制,對成本差異進行分析和匯總,同時還能對企業的實時動態成本進行計算。企業財務人員要能夠對成本差異數據進行有效分析,并能夠找出差異存在的原因,從而采取有效的對策,以不斷提高企業成本管理工作水平,規避成本風險。
(五)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高端技術人才
大數據背景下,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對企業財務人員的要求也更加嚴格,傳統成本管理將逐步向著智能成本管理過渡。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必須要摒棄傳統的思維觀念,積極學習最新的財務知識,以及大數據的相關技術,以適應大數據下的成本管理工作,通過利用大數據技術實現企業價值的提升。企業中要對現有成本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內容涉及大數據技術以及財會技能,有條件的企業可以聘請專業人才在企業中開展相關講座,以不斷提升其綜合素質,使其能夠更好地應用大數據技術,學會分析和處理數據,提高成本管理工作水平。
(作者單位:吉林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