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鑫,周全祥,杜 群
(1.濰坊魯鳶水務有限公司,山東 高密 261500;2.高密市水利事業發展中心,山東 高密 261500)
高密市隸屬山東濰坊市,是國務院批準的山東半島沿海開放重點縣市之一。全市總面積1 525.21 km2,境內雖有北膠萊河、南膠萊河、濰河三大水系,但人均水資源占有量210 m3,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10,屬于資源型嚴重缺水城市。為改變水資源匱乏現狀,高密市以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為突破,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規范地下水取水管理,夯實水資源監管工作,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水資源保障。本文以高密市主要污水管網覆蓋范圍內自備井整治行動工作為基礎,介紹該工作的主要做法,并歸納其存在問題和下一步工作建議。
根據《山東省取水口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工作要求,高密市制定了取水口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分步開展,有序推進取水口核查登記工作,完成問題認定,建立整改臺賬,開展問題整改,逐一銷號落實。而開展主要污水管網覆蓋范圍內自備井整治,就是取水口專項整治行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對地下水井認真排查的基礎上,及時開展整治行動,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措施,邊排查邊整改,規范取用水行為。
高密市通過規范整治主要污水管網覆蓋范圍內自備井,建立自備井管理動態檔案,依法取締非法自備井,嚴厲打擊非法取用地下水行為,縮小取用水和排污水的差量,倒逼高耗水項目產業轉型升級,對于實現地下水資源采補平衡和區域水環境質量明顯好轉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高密市通過規范整治主要污水管網覆蓋范圍內自備井,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加強監督管理,提升全社會節水意識,促進高效節水技術推廣和應用,構建節水型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為推動高密市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水資源保障。
高密市通過規范整治主要污水管網覆蓋范圍內自備井,依法有序封存自備井,將有助于加強依法管水、依法治水管理水平,推動各項水資源管理法律法規制度的落實,全面規范水資源管理秩序,提高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管理水平,切實保護和涵養地下水資源。
2021年4月中旬,高密市市長辦公會研究通過《高密市2021年主要污水管網覆蓋范圍內自備井整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決定開展自備井整治“百日攻堅”專項行動,關停封堵非法自備井,規范自備井管理,切實做到地下水規范有序使用,有效提高水域質量。4月16日,市政府專門召開全市主要污水管網覆蓋范圍內自備井整治專項行動工作會議,明確自備井整治主要目標、整治對象和原則、時間安排、方法步驟、組織保障及責任分工。市鎮兩級形成齊抓共管,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體系。
高密市水利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市公安局四部門聯合制發《關于開展主要污水管網覆蓋范圍內自備井整治專項行動的通告》,在電視、網絡等媒體播放。實行有獎舉報,公布舉報電話和郵箱,專項行動期間接到舉報電話19個,封填舉報非法自備井33眼。做好入戶宣傳,深入村、社區、企業進行宣傳發動,形成了整治非法自備井的濃厚氛圍。
高密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和支持,成立工作專班,研究制定實施方案。建立以水利部門為牽頭協調督導主體、鎮街區為排查整治主體、技術協作單位為技術運作主體、相關職能部門全力做好配合的統籌推進機制。做好排查整治前期工作。水利部門與行政審批服務局、住建局、生態環境局等部門對接,梳理經營業戶,按屬地分解給鎮街區。在此基礎上,鎮街區參照登記注冊的業戶信息明細,組織進廠到戶全面排查。住建、環保、執法、審批等部門根據職責分工完成所有排查整治配合工作,保障了自備井排查整治的順利開展。
專班選聘技術協作第三方參與,運用科學計量手段,對污水管網覆蓋范圍進行區域水量平衡分析,并以水質檢測成果進行輔證。對用水量大、環保在線監測的重點用水企業進行入戶計量測算,采取退水測流、取退水含氟量檢測等手段核定取水量,倒排非法自備井取水。技術協作單位成立了10個技術小組,其中人工測流組6個、重點用排水單位調查組2個、水質取樣檢測組1個、數據分析組1個。對主要污水管網布設38個流量觀測點位進行循環測量,對86家重點用水企業進行了調查和取樣檢測。對主要污水處理廠、在建項目基坑排水和中水利用項目、雨水、自來水等數據進行了調查分析。
專班抽調復核檢查組,配合技術協作第三方利用水質檢測化驗、水量平衡分析等技術手段,加強對重點用水戶和耗水大戶自備井進行復查核查和技術分析。對自備井排查整治情況開展“回頭看”,重點抓好“四看四查”。即看經營主體,查是否全覆蓋;看自備井現狀,查是否應封盡封;看非法自備井封堵,查是否按規范封堵;看許可自備井運行情況,查是否規范運行。努力實現“五增三減”,繼續增加自備井查出數量、增加自備井許可計量、增加許可用水量、增加自來水供水量、增加排污費收取,相對減少非法自備井數量、減少基坑排水排入污水管網量、減少污水處理量。根據鎮街排查整治臺賬,對非法自備井依法封堵,進一步規范了依法取用水管理。
通過自備井整治專項行動,高密市主要污水管網范圍內大量非法自備井被關閉停用。據統計,2021年6月份計量取水量比2020年6月份同比增加64.14萬m3,日平均增加2.14萬m3,用水戶合法取用水意識明顯增強,排查整治取得顯著成效。但同時,通過專項行動發現了一些存在的問題。一是通過核查抽查,自備井排查整治中存在遺漏和整改不徹底現象,以后還可能會出現非法自備井復用和新開挖狀況;二是部分已許可單位取水計量設施因使用年限、水質影響等造成損壞,會出現間歇計量或計量不準確現象,現狀每季度一次的人工抄表方式,很難發現也不能及時發現問題。
一是建立健全長效動態監管機制。因經營業戶面大量多,僅靠水利部門很難排查整治到位。市政府協調相關部門和鎮街區,成立自備井排查整治常態化領導小組,制定排查整治常態化實施方案,明確職責分工,做好日常排查整治。必要時聘請第三方通過水質化驗和監測排污量等技術手段進行深查。二是提高計量設施管理水平。計量設施遠程監控能隨時掌握計量設施運行情況和取水量,及時發現異常,盡快督促企業維修更換。針對高密市當前計量方式的短板,需要充分利用山東省水資源稅遠程在線監控管理改革契機,加快實施水資源稅遠程在線監控管理,確保2021年12月31日前完成上線運行,2022年1月1日正式上線運行。
1)高密市為深入貫徹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資源,通過制定方案、發動宣傳、強化機制、嚴把技術、開展復查等做法,開展主要污水管網覆蓋范圍內自備井整治行動,成效顯著。
2)自備井監管難是水利水資源管理共性問題,需加強組織領導,整合多部門力量,創新思路舉措,采用高新技術;加大水法、水資源管理條例和水資源規范取用水政策宣傳,提高市民合法取水意識,確保取用水行為更加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