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賢,李天威,陳 寧
(1懷集縣粵糧農資配送有限公司 廣東懷集 526000; 2懷集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廣東懷集 526000;3肇慶市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 廣東肇慶 526000)
我國約70%以上土地缺硒[1‐2]。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保護心臟、抗癌、解毒的功效,稱其為“抗癌之王”、“生命之火”[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要求,人體膳食最低硒含量是40 微克,營養補充以25~50 微克為宜,人體如果缺乏硒,會降低免疫力,誘發40 多種人體疾病,如生殖系統疾病、胰臟疾病、白內障、心血管疾病等,威脅人們生命健康[4]。硒作為化學元素,是植物與動物體內必需的非金屬營養元素之一,生物納米有機富硒技術是硒元素與納米技術和生物技術的有機結合,使用該技術,植物富硒不僅能夠加快光合作用速率,提高植物體酶活性,激活細胞,促進植物健康生長,提高植物能量與營養吸收能力,而且能提升作物抗病和抗性、增產提質等目的[1,3]。通過植物源攝取硒,是人們通過膳食方式補充硒最安全且有效的方式。
硒作為植物肥料應用已有較多報道[4‐6]。生產富硒貢柑,不僅對優化貢柑品質、提高產量有著重要意義,而且可提高貢柑的經濟效益。筆者旨在為缺硒地區的貢柑種植中施用富硒肥料提供一定的實踐參考依據。
試驗于2021 年7—12 月進行,試驗地點為廣東省肇慶市德慶縣新圩鎮王云鳳貢柑場,該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其特點是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21.5 ℃,最高氣溫39 ℃,最低0 ℃,年平均降雨為1500 毫米,極端年最大雨量1860 毫米,極端年最小雨量820 毫米。
1.2.1 供試作物及品種德慶皇帝柑,7 年樹齡,貢柑均是嫁接苗,砧木為酸橘。樹冠整齊完整,果園管理水平高,種植密度是70 株/畝,土壤為紅壤土。試驗區域的貢柑選擇地勢、樹勢和掛果量基本一致的試驗樹15 株(見圖1)。試驗前在每株試驗樹中上部選l0 個大小比較一致的果實掛牌編號并測量果實橫徑,以后每隔30 天測量果實橫徑、單果質量和產量。

圖1 貢柑果樹種植
1.2.2 供試肥料生物納米有機硒由桂林海樸植物營養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硒含量≥2000 毫升/升。
1.2.3 對照藥劑設清水空白對照處理。
試驗共2 個處理,對照(CK)組噴施等量清水。試驗組1、2 葉面噴施生物納米有機硒50 毫升,稀釋300 倍噴施。每個處理重復3 次,共9 個小區,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50 米2,每個小區內各有5 株貢柑樹。試驗地四周均設置保護行。
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8 月15 日,對照組、試驗組1 噴施清水;試驗組2 噴施硒肥300 倍液。9月15 日,對照組噴施清水;試驗組1、2 噴施硒肥300 倍液。10 月15 日,對照組噴施清水;試驗組1、2 噴施硒肥300 倍液。
采集樣品時間是11 月20 日,每組試驗區采摘已掛牌編號標記的果實樣品。樣品采集后立即放入冰壺內,12 小時內將樣品帶入實驗室,以去離子水進行清洗,放到冷庫內保藏備用。
依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硒的測定》(GB 5009.93—2017)檢測方法,使用原子熒光光譜法測定,測定貢柑果實、果肉中硒的含量。按照《水果和蔬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測定折射儀法》(NY/T 2637—2014),測定貢柑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依據《水果、蔬菜維生素C 含量測定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GB/T 6195—1986)測定貢柑的維生素C含量。依據《水果及制品可溶性糖的測定3,5‐二硝基水楊酸比色法》(NY/T 2742—2015)測定貢柑的總糖、可溶性糖含量[3]。
保鮮期測定果實腐爛發病率與果實失水率,公式如下:
腐爛發病率:以出現局部小面積腐爛為腐爛判定標準。腐爛率/%=(腐爛果數/檢查總果數)×100;
失水率:以水分流失的比重為判定標準。失水率/%=(開始的貢柑質量-保存期后的貢柑質量)/開始的貢柑質量×100。
相關試驗數據用SPSS 20.0 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 相關性分析,組間多重比較采用最小顯著差異法。
在貢柑生產過程中添加富硒肥料有利于優質生產(見圖2)。從表1 可以看出,施硒肥后,試驗組2單果質量可達125.6 克,較對照組增加14%;試驗組1 單果質量為117.6 克,較對照組增加8%。試驗組2 單株產量最高可達37.5 千克,較對照組增產16.8%;試驗組1 對比對照組增產9.3%。

圖2 貢柑結果狀

表1 施硒肥對貢柑單果質量和產量的影響
施硒肥能夠有效改善貢柑果實風味,對提高貢柑種植品質具有積極作用。貢柑品質分析見表2。施硒肥3 次相比清水施肥方式,維生素C 含量增加1.82 毫克/100 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與總糖含量則分別提高0.8 個百分點和0.9 克/100 毫升,果實橫徑增加0.7 厘米。

表2 施硒肥貢柑品質影響
施用硒肥料能極顯著增加貢柑的硒含量,且增幅與使用次數呈正相關。從表3 可以看出,試驗1和試驗2 兩組處理的貢柑整顆果的硒含量均已達到《富硒農產品硒含量要求》[T/HNFX 001—2017(v01)]中富硒固體農產品硒含量≥0.150 毫克/千克的要求。其中試驗2 施用3 次硒的貢柑肥果肉中硒含量最高,試驗1 中施用2 次硒肥的果肉含量未能達標。兩個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硒含量增幅均達極顯著水平(p<0.01)。

表3 各處理貢柑果肉和整顆果的硒含量(毫克/千克)
貢柑果實不耐貯藏,采收后10~20 天其品質就明顯下降。從表4 可以看出,2 個試驗組的處理對降低貢柑采后腐爛發病率和失水率有顯著作用,達到了延長果實貨架期的目的。

表4 施硒肥對貢柑果實采摘后保鮮期的影響
本次試驗數據表明,在貢柑種植生產過程中,噴施硒肥可作為生產富硒貢柑的主要技術手段。施用富硒肥料能夠提高貢柑產量,葉面噴施納米生物有機硒肥料對貢柑富硒效果明顯。富硒肥料施用后,貢柑產量、品質及保鮮期均有所變化,果實硒含量提高,還能促進硒代謝,促進貢柑吸收鎂、鈣等元素。
施硒肥量的次數會影響貢柑的可溶性糖、維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單果質量。施硒肥3 次相比對照組,維生素C 含量增加1.82 毫克/100 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0.8 個百分點,可溶性總糖含量提高0.9 克/毫升,果實橫徑增加0.7 厘米,單果質量增加8%,總產量增加16.8%。施硒肥2~3 次后,相比對照組硒含量有所增加,施硒肥3 次效果最佳,貢柑果肉硒含量達到0.018 毫克/千克,超出水果類標準要求。施硒肥3 次貢柑保鮮期最佳,貯藏時間相比清水和施肥2 次更長。但過量的硒元素,會導致果樹出現硒中毒的現象,表現為葉片變黃、焦枯損傷、葉片脫落等硒中毒癥狀[6]。
綜上所述,貢柑噴施硒肥效果好、安全性強、易操作,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缺硒地區在貢柑生產種植過程中,在7—10 月施硒肥3 次,有利于提高貢柑的硒含量,達到水果類富硒標準;有利于果樹增產,且能顯著提高果實品質,增加果實可溶性固形物、維生素C、硒含量,提升果農種植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