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芙蓉
(高密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山東高密 261500)
果實的品質與果樹栽培技術有著密切關系,選擇先進的果樹栽培技術能夠促進果實品質的提升,但需結合栽培地區中具體的自然環境條件、果樹生長的特性、市場對于果品品質的具體要求等因素,選擇合適的果樹栽培技術。果樹栽培技術的影響將會貫穿于果樹生長的全過程,需關注技術細節產生的各類影響因素,做好全程的技術控制,如土壤管理、果實保護等。
首先,果樹品種的栽培結構選擇會影響到果樹栽培的狀況。果樹栽培需要的周期相對較長,受到觀念、自然條件限制,人們為了果樹管理的方便,許多地區都存在著果樹栽培品種單一的問題。在同一區域中廣泛種植同類的果樹,會影響到物種的多樣性,許多果樹的生長將會受到環境限制,如單一樹種容易受到病蟲害的侵襲,傳染范圍大且傳染的速度快,會影響到果樹的收成,嚴重的病蟲害還有可能使果樹出現長期損傷或死亡。其次,栽培區域果樹栽培的其他結構因素,同樣會影響到果樹的生長與結果。例如,在果樹栽培中對結構密度的關注不足,導致種植過于稀疏或者過于密集的情況出現,以上兩種狀況均有可能影響到果樹的生長[1]。
果實品質存在的問題,會影響到農民的收入。首先,部分地區在果樹栽培中未能夠進行樹種(或品種)的精選,這會使得果樹結果的整體品質受到影響。其次,區域中的自然氣候條件、土壤環境等,也會影響到果實的品質。土壤環境因素可以通過技術進行調節,如選用合適的肥料能夠增強土地的肥力,調節土壤中的養分。自然氣候卻難以控制,溫度、濕度以及光照等因素的變化,對于果樹的結果都會有影響,如果在果實生長的關鍵期出現長期干旱天氣或者連續降雨,品質將會降低。再次,農民的觀念認識也會容易影響果實的品質,如在果實生長的關鍵期疏于管理,果實的品質將會下降;部分農民為搶占市場,未在適當的時機采摘果實,如過早采摘,這同樣會影響到果實的品質。
果樹栽培中技術的應用要求較為細致,在不同區域中栽培不同品種,需應用的栽培技術都有著不同的側重點與要求。多數的農民在果樹種植中,對于栽培理念以及相關知識的認識與學習不足,這與自身的文化水平相關。在實際的操作中,技術的應用較為粗糙,或者會存在技術選擇錯誤的情況,最終影響栽培技術的應用效果。例如,在土壤管理中出現了土壤肥料配比錯誤的情況,這將會影響到果樹的養分吸收,致使果樹生長不良。
首先,果園的土壤環境受到栽培技術的影響,進而會影響到果實的品質。在土壤營養不足的情況下,果樹的生長速度以及果實的質量均會受到影響。其次,果園的光照與溫度條件會影響到果實的品質。在多數情況下,果實成長期都需要充分的光照,在光合作用下,果實能夠積聚糖分,提升口味品質。如存在溫度不足或者光照不足的情況,容易影響果實的甜度,在低溫狀況下甚至會出現果實的凍害。再次,果園的水質狀況也會影響果實的品質,水質對果實的營養品質影響較為明顯。
在初期的種植階段,如果未能夠重視果苗的選擇,果樹的果實品質容易受到影響。首先,部分農民對種苗的品種問題關注不足,當前的果樹苗木市場中,有大量的新品種出現,許多是引進品種或者專門培育的新品種。如未能精選果苗,應用本地的傳統品種,容易導致果實市場競爭力不足。在市場的對比中,果實品質難以占據優勢。其次,在栽培中,需進行果苗的優選與精選,如果缺少這一步驟,也容易導致果實質量良莠不齊,影響整體的果實質量狀況。
果樹負載量會影響果實的生長。部分果農對果樹栽培中的疏花、疏果重視不足,存在操作不到位的情況,導致果實負載量較大。在果樹營養吸收能力、光照條件有限的情況下,果實能夠得到的營養供給、光照等相對有限,會導致果實的生長受到影響,如出現果實個體較小。與此同時,果實的生長還會受到“頂端效應”的影響,這就意味著底部的果實獲得養分較為困難,生長狀況差,難以達到優良品質的標準。
在果樹的栽培中,為提升果樹的掛果量,經常會應用到授粉技術。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利用人工養殖的蜜蜂完成果樹的授粉。相對而言,人工授粉的方式更為常見。如果忽視了授粉技術的應用,僅采取自然授粉的方式,容易出現授粉不均勻的情況,影響果實的最終品質[2]。
果樹的病蟲害管理以及果實種植階段的保護技術,也會影響到果實的品質。首先,果園容易出現不同類型的果樹病蟲害,蟲害具有傳播迅速的特性,許多病害也會在果園中傳播。在不了解病蟲害特點與危害的情況下,病蟲害的防治容易出現問題。如,在蟲害的防治中藥物品種選擇錯誤、藥物過量應用等,均會影響到果實品質。其次,為了保護果實的品相,許多果樹需應用到套袋技術,如果出現套袋材料選擇不當的問題,果實的品質也會有所降低。
首先,需進行園地的優選,選擇土壤、光照以及水質條件較好的區域,作為果樹的栽培區域。種植階段,就要因地制宜地根據土壤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果樹。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土壤改良的方式(圖1)適應果樹的栽培需求。施肥時應盡量選擇自然肥料,如作物秸稈與農家肥等。需要注意到,施肥之前農家肥必須進行發酵處理,這樣既能夠保證改良土壤環境的效果,也可以避免病蟲害發生。同時,還要做好土地的深翻處理工作。其次,果實的生長處于自然條件下,溫度、雨水等都相對不穩定。應通過長期有效的管理措施,改善果樹的生長環境。對果園種植區域的環境狀況進行密切的監控,并選擇合理的處置方式,如根據降雨量進行補充灌溉。另外,還需重視果園的種植密度與品種結構的規劃。品種結構的調整,則要求根據果樹品種的特點以及成功經驗,進行混合栽培,優化園中果樹的品種結構[3]。

圖1 深翻改土
首先,在果苗的選擇中,需重視品種的選擇。綜合果園的自然條件以及栽培管理能力,結合市場的需求進行品種的優選。一般情況下,選擇本地的優良品種或在本地區已經成功推廣的品種,是較為穩妥的[4]。在必要的情況下,如引進外來品種可通過試驗性栽培的方式,研究了解栽培的效果,如種植效果好,果實品質佳,可擴大種植面積,繼續積累經驗。其次,在果苗的培育與篩選中,需重視營養的供應,選擇個體茁壯的果苗。
通過有效的果樹管理,能夠保證果樹的成長質量狀況良好,并達到提升果實品質的目的。首先,需要對成長期的果樹進行管理。在這一階段土壤中的營養供應極為關鍵,需施用足量的肥料。同時,還要注意對土壤狀況進行控制,如果應用了大量的硝態氮肥,就容易出現土壤板結的情況,影響到果樹的營養吸收與根部生長[5]。因此,要做好對肥料用量與肥料種類的控制。其次,需要做好果樹的枝葉管理,可通過適度的枝葉修剪,優化果樹的生長形態(圖2)。疏花、疏葉等栽培技術的應用也極為關鍵。通過這一技術,能夠保證果樹營養供應的均衡,提升果實質量。另外,還要做好果實轉色期的管理。在這一階段,充足的光照對于果實積累糖分、外形變化等有著重要影響。需要保證光照充足,如存在遮擋物如遮擋光照的葉片等,可及時修剪摘除。

圖2 整形修剪
首先,在果樹栽培的病蟲害管理中,需重點對農藥的使用進行控制。過量的農藥會影響到果實品質,甚至會使得果實中有農藥殘留。要結合病害與蟲害的特點,選擇有效的藥物,并控制藥物的用量與使用時長。其次,套袋技術的應用對保護果實有著積極作用,如在套袋之后果實可避免與農藥直接接觸,避免受到農藥的不良影響[6]。同時,套袋也可以避免外部環境因素對于果實外觀造成的不良影響,進而提升果實的品相。
果樹栽培技術的應用,對果實的品質有著直接的影響,需對技術予以更多地重視和研究。在果樹栽培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果樹栽培技術,發揮技術優勢,提升果實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