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光群 上海銀保監局
2018年至今,上海市保險學會以服務保險理論研究中心工作為目標,積極作為、努力創新。作為理論研究的前沿陣地,學會堅持與時俱進、貼近市場,立足主責主業,依托保險學界和業界力量,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在加深行業理論研究、加快機制創新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得到會員單位、上級有關部門以及社會各界的支持和肯定。
在學術交流方面,積極發揮各專委會的作用,整合行業資源,開展課題研究工作,取得積極成效。比如,學會近年來陸續開展的陽光承保、陽光理賠課題研究,為推進行業清廉金融文化建設提供有力支持。在專業刊物編輯出版方面,創新改版,加強選題策劃,深耕細作《上海保險》雜志,不斷提升其作為行業專業刊物的專業性和影響力;歷經八年,完成60余萬字的《上海市志·金融分志·保險業卷(1978—2010)》編纂工作;20年來持續出版《上海保險年鑒》,積極參與《中國保險年鑒》上海地方版的編輯工作。在行業宣傳方面,嚴守意識形態主陣地,多渠道進行金融保險知識宣教;建立行業定期新聞通氣會、媒體調研會工作機制,舉辦體現行業工作重點亮點的新聞發布活動;推進清廉金融文化建設,形式多樣地宣傳清廉金融文化建設理念。在搭建平臺方面,積極服務國家戰略,牽頭推動長三角區域各地保險社團宣傳合作,以搭建微信矩陣、長三角直播間等平臺共建、信息共享機制為切入點,共同推進長三角保險市場一體化發展。近年來,學會積極推進長三角保險專家智庫建設,創新推動長三角區域保險產學研政協同互動,比如組織開展長三角地區“代理退保”警示教育培訓,在線觀看量超4.6萬人次。
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至2021年,學會連續四年被上海市社聯評為達標學會;2018年,學會被評為全國社科聯先進社會組織。
黨的二十大已勝利閉幕,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號角已經吹響。新一屆學會理事會任重而道遠,學會接下來的工作應牢牢把握以下幾點。
一是舉旗定向,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學會要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三力”,緊跟黨中央在關注什么、會黨委局黨委在關心什么、市委市政府在謀劃什么,努力把上級精神和上海保險業實際有效結合起來,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迎難而上,奮勇爭先,圍繞上海“人民城市”建設、實施“三大任務、一大平臺”、強化“四大功能”、深化“五個中心”建設、打造浦東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等重大戰略任務,深刻把握學會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發揮行業智庫作用,在推動保險業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民生、服務上海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
二是練好內功,完善治理,增強行業凝聚力。會議通過了章程的修訂,選舉出新一屆理事會和學會班子,新一屆學會在章程規劃的完善性和理事會架構的合理性方面,都上了一個臺階。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理順學會黨建工作管理體制”,學會要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不斷加強、健全黨建工作管理體制機制,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秘書處各項工作。圍繞“研究和服務”職能,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聯動全行業,戮力同心,踔厲奮發。要進一步完善法人治理和規范化建設,嚴格人財物管理,加強匯報溝通。要加強人才梯隊建設,鍛造革命化、年輕化、專業化的人才隊伍,把各項工作抓緊抓實抓好,更好地服務會員、服務行業、服務社會。

三是回歸本源,切實聚焦主責主業。找準定位,搭好行業學術交流平臺。要充分發揮各專委會的作用,圍繞行業熱點、難點問題,組織業界和學界一起開展學術交流。強化職能,扎實做好理論研究。積極依托保險業界和學界力量,圍繞國家發展戰略,結合上海保險業實際,加強保險理論與實踐創新,推動解決行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積極發展商業醫療保險。對于這些任務和要求,保險業大有可為。筑牢宣傳陣地,做好意識形態管理工作。學會要做精做優《上海保險》雜志、上海保險微信公眾號、上海保險視頻號這“一刊兩號”,加強選題管控和內容監督,對所有稿件嚴格審核把關,同時不斷提升辦刊水平,努力打造上海保險業的“金字招牌”。學會要繼續辦好新聞通氣會和媒體調研會,組織好行業各項宣教活動,堅持正面宣傳,持續推進清廉金融文化建設,為深入構建保險業新發展格局、促進上海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擊鼓催征勇爭先,奮楫揚帆再出發。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提到“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上海保險業任務艱巨,使命光榮。在市社聯的指導下,在學會會長和理事會的帶領下,在全體會員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學會團結一致、同心同德,定能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為上海保險業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支持上海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