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3·15
踐行金融為民,上海銀行業保險業多措并舉共促消費公平 陳賢3 7
反保險欺詐智能化轉型升級 推動上海保險業高質量發展 柳敏3 10
▼7·8特輯
奮進新征程保險守護穩穩的幸福——上海開展“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系列活動 李文菓74
▼監管之聲
保險資金委托投資存在問題及監管建議 張鐸露3 12
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外部審計工作研究——以上海地區為例 趙兆3 14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致上海銀保監局黨員干部的一封信 上海銀保監局黨委4 4
上海銀保監局聚焦企業市民“急難愁盼”事做好惠民保企金融服務 曹光群5 4
香港地區養老保障體系第二、第三支柱聯動建設的做法及啟示 劉濤6 4
上海人身保險業積極抗疫謀劃后疫情時代高質量發展路徑 孫正華7 10
“雙碳”戰略目標下保險應對氣候變化的探索實踐——以高精度氣象指數保險應用為例 解輝 么炳楠8 6
砥礪十載潮涌浦江——上海銀行業保險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王俊壽9 4
上海銀保監局有力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劉琦10 4
自信自立守正創新奮力開創中國式現代化的金融監管新境界 王俊壽11 4
聚焦主責主業構筑新時代保險理論和實務研究新高地 曹光群12 4
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全面提升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和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李虎12 6
▼行業聚焦
傾力守“滬”上海銀行業保險業共筑抗疫金融防線 本刊宣3 5
▼本刊特稿
保險在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創新性應用前瞻 陳張立1 10
保障升級更惠民2022版滬惠保開啟預約投保 宋宸5 9
個人養老金破冰,金融行業共享紅利——個人養老金專題報告 劉欣琦 謝雨晟5 11
非凡十年鑄就輝煌巨變 金融光輝閃耀浦江兩岸——上海銀行業保險業舉辦“輝煌巨變這十年”喜迎黨的二十大新聞通氣會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 9 7
聚焦責任凝聚力量——上海市保險學會舉辦“新時代保險業消保體系建設”學術年會 陳賢 李文菓11 6
個人養老金落地保險個人養老金產品優勢獨特 劉欣琦 謝雨晟 孫坤12 8
▼專家視角
“雙碳”背景下保險應對氣候變化風險作用分析 何啟豪1 7
滬惠保周年考:惠民效果與升級擴容 許閑5 5
關于保險概念的追根溯源 謝志剛7 19
惠民保未來發展中的市場定位與政府職能——中國香港自愿醫保計劃和美國奧巴馬平價醫改法案的啟示 蔣舒 封進10 6
▼長三角瞭望
長三角綠色養老金融起步,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楊倩雯1 15
構建共建共享共治新格局 探索長三角區域保險高質量發展新路徑——長三角保險社會組織第二次聯席會成功召開 陳賢8 9
▼閑話保險
保險服務工業4.0與智能制造 許閑1 26
基于生命周期的風險分析與伴隨式保險規劃 許閑2 16
基于財富分布的中國家庭壽險配置研究 許閑3 24
中國家庭風險特征分析及壽險配置建議 許閑4 10
新冠隔離保險對未來保險產品創新的啟示 許閑6 12
疫情防控期間上海保險業經營情況調研分析及發展建議 上海市保險學會復旦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課題組 7 12
澳門養老金待遇調整機制經驗探析 王廣智 史超宇 張銳 陳建新10 13
智能網聯汽車保險:新技術、新風險與新保險 要斯磊 張雅馨 賀佳怡 劉振濤12 15
▼說法釋理
海上保險法制現代化在日本法中的發展演進——告知義務規則體系的比較法考察 王學士1 34
海上保險法制現代化在日本法中的發展演進——承保范圍、保險期間等基本制度的修改及要點分析 王學士2 23
“新冠隔離險”的保險人該如何履行提示說明義務 陸瑤3 16
海上保險法制現代化在日本法中的發展演進——危險變動規則、保險委付制度的反思與重塑 王學士4 19
堅守道德保險理念,共創朝陽產業輝煌 徐衛東5 32
“隔離險”的法理探析及規范進路 李偉群 項俊文6 15
防范保險黑產犯罪的合規路徑構建——以保險機構建立合規體系為視角 劉伯嵩 葉子祥7 30
隔離險案件的審理思路探析及相關思考 王路瑤9 21
交強險保險人追償權的制度缺失及其矯正 李偉群 沈志康10 23
保險業數據安全與《個人信息保護法》合規要點解析 李偉華11 16
繼續執行責任保險面臨的問題及建議 韓亮余夏敏12 27
▼他山之石
全球保險市場展望:經濟震蕩復蘇保險市場加速增長 瑞士再保險瑞再研究院1
21
▼市場透視
綠色保險助推經濟社會全面向低碳轉型 陳賢1 19
保險公司償二代二期規則的十大變化 方國斌3 32
“代理退保黑產”的特征識別與處置防范 張磊8 17
堅持人民至上理念守好金融為民初心——看“太保服務”如何書寫新時期消保工作答卷 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9 26
保險資金助力綠色轉型、擁抱ESG投資試論 方云龍11 27
探索發展到趨向成熟 惠民保助力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完善發展——《2022年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惠民保)知識圖譜》解讀 許閑12 12
▼科技前沿
網絡安全保險的內涵和發展 徐煒1 23
網絡安全保險發展面臨的挑戰與監管應對 張銘心2 12
論網絡安全保險的精算定價 曹毓飛3 21
網絡安全保險在我國的發展和創新研究 葉翔4 5
新模式新業態下的網絡安全保險發展研究 鄒宏 宋江云5 18
網絡安全保險的應用難點與發展路徑 孫倩文 陳羽凡6 8
▼振振有詞
香港分紅型儲蓄險保單高預期收益率可信嗎?——基于分紅實現率和總現金價值比率的分析 李柳 郭振華1 29
行為保險需求第一定律的提出及原因分析 郭振華2 20
個險代理人規模大幅收縮原因分析及壽險營銷改革建議 郭振華 肖勇 朱文靖3 28
試論壽險業以客戶為中心的轉型之路——基于消費者兩面性的分析 郭振華4 15
中國平安如何“折戟”于華夏幸福? 靳櫟蒙 劉佳暢 郭振華5 27
IFRS 17中保險服務業績的核算 郭振華7 26
新保險會計準則實施后,保險公司的業務分類、產品歸類和準則適用 郭振華8 13
產險業銷售承保端亂象治理研究——以車險市場為例(上)上海市保險學會、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金融管理學院課題組9 16
產險業銷售承保端亂象治理研究——以車險市場為例(下)上海市保險學會、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金融管理學院課題組10 18
壽險業銷售承保端亂象治理研究(上)上海市保險學會、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金融管理學院課題組11 8
壽險業銷售承保端亂象治理研究(下)上海市保險學會、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金融管理學院課題組12 19
▼精算通訊
壽險業利差損風險及其防范研究 李騰 朱晶晶2 6
論風險理論基礎及行業認知偏差 謝志剛5 22
▼案例評析
簡評重疾險中重大疾病的認定條件——以“肝豆狀核變性”判斷為例 陳禹彥 梁日升4 25
上海新冠肺炎疫情下“隔離險”的法律研究 陳禹彥 梁日升6 22
商業護理險“長期護理狀態”的司法認定探析——顧某訴甲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葉聰穎11 24
淺論重疾險中“罕見病”的認定標準——以“多發性硬化”的判斷為例 陳禹彥 陳柳12 32
▼調研報告
現階段青年人群與中年人群養老意識及商業養老保險投保意愿調查分析 粟芳 張欣璇4 27
▼新市民金融
以人民為中心保障擴容“滬惠保”踐行新市民金融服務創新 陳賢 李文菓7 8
新市民保險供需分析和發展建議 劉樹峰8 11
2022年“惠民保”發展的三大熱點及趨勢:中西部、新市民、可持續 龍格9 11
同城同待遇:“滬惠保”惠民升級豐富新市民醫療保障服務 初立蘋 劉書涵11 22
▼理論與實踐
數字化個險銷售活動量管理的路徑探索 王慶龍 呂捷1 40
農業保險之國際經驗借鑒 馬達1 46
淺談我國寵物醫療保險的現狀及對策 蘆家希1 50
司法解釋保險免責條款堅守文意為本原則——以某壽險公司駕駛員意外保險免責條款爭議為例證 任超1 53
淺析遺囑處分保險金受益權的效力 安軼1 57
失能保險的被保險人死亡之理賠思路糾偏——兼論保險受益人的存在性 張建寧1 60
保險業服務國家“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研究——聚焦后疫情時期構建供應鏈保險模式 周炯 林喬 華宇坤2 30
健康保險中的既往癥條款芻議 邱元超2 38
基于激勵相容理論的長護險相關利益主體博弈行為分析 沈玉玲 張珺茹 吳海波2 43
論保險經紀人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張揚2 47
我國海上風電風險管理及其保險對策 甘愛平 張淇2 52
家財險發展現狀與策略分析 劉樹峰2 58
政策跟蹤審計理念在保險公司內部審計中的運用研究 吳坤龍2 61
個人金融信息泄露責任保險發展探討 楊禧 廖水鳳 陳曉莉3 34
相互寶關停究竟為哪般——論網絡互助計劃的法律屬性和監管困境 陳禹彥3 39
網絡互助的實證分析與路徑轉向 宣頔 李蕭宇3 44
試論基本醫療保險對商業醫療保險的擠出效應 周海珍 胡夢丹3 50
國外重疾險的發展案例及啟示 馬達3 57
香港人身保險市場對上海保險業發展的啟示——基于2005年至2019年數據回顧與分析 李麗 曾旭東4 35
中外船東保賠協會的比較研究及建議 姜楠4 40
互聯網保險發展對于保險公司風險承擔影響的實證分析——基于市場競爭的中介效應視角 關博文 榮幸4 44
影響我國董事責任保險發展的因素分析及對策研究 阮昌海 李佳欽 元敏 李金鴻 麥綺萍4 52
基于運營商數據的車險反欺詐應用探索 胡廣超4 56
基于消費者心理的科技賦能保險客戶黏性提升路徑研究 趙強 彭海林4 59
保險職業投訴的社會治理研究 黃馨粲5 37
不可抗辯條款之適用:條件與例外的區分 梁鵬 鐘亞臻5 44
美國401K計劃對中國企業年金制度的啟示 董捷 趙宇5 49
試論區塊鏈技術賦能農業保險發展 袁輝 杜孟陽5 54
我國鄉村旅游保險發展探析 史俊宇5 58
關于保險公司提升追償工作成效的若干思考 任澤華5 61
試論險企推行ESG經營理念的必要性及其路徑 焦雨欣6 27
加快推進我國企業年金發展的對策研究 董捷 趙宇6 34
國外車險經營數字化轉型的經驗與啟示 唐金成 許可6 40
《民法典》與責任保險發展關系研究 鄧金定6 47
“五洋建設案件”判決結果對保險債權計劃受托人勤勉盡責相關問題的警示 張錦6 56
我國政策性地震保險發展現狀、問題及建議研究 郭麗楠 袁慶祿 胡軍6 61
利用大數據技術應對養老金欺詐對策研究 陳曉靜 劉馨蔚 彭潔7 36
共同富裕視角下“惠民保”發展的再思考 李欣瑞 袁輝7 39
商業保險助力農民農村共同富裕問題研究 呂秀萍 王婉妮7 43
鄉村振興背景下新疆農業保險支農惠農效率研究 白玉蘭7 46
關于日本農村金融對“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思考 陸俊亞7 50
國內外長護險研究熱點與趨勢的可視化分析 張鐳 劉萌 艾國平7 53
“償二代”下壽險公司內含價值變化分析 姜加強7 58
我國財產保險產品監管制度的演進和完善 王鑫澤 劉謖8 20
助力“老有所護”推動商業護理保險產品發展 陳璐 邢書8 23
上海市失業保險基金運行及影響因素探究 劉超8 29
區塊鏈技術重塑保險業態的機遇和挑戰 陳曉靜 杜港 馮揚8 36
“專精特新”企業面臨的風險及保險應對策略 劉金霞 高嵐8 40
險資持股對企業創新影響的實證研究 杜朝運 楊柏樂8 45
重慶保險業服務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現狀研究 何玲8 52
償二代二期實施后壽險公司的最優資產配置 田偉 楊步青928
基于商業養老保險的視角探究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的發展 楊雪美 岳明9 35
國際私法視域下涉外保險合同研究 張揚9 38
新冠肺炎疫情中失業保險基金支出及保障度分析 章夢影9 44
關于收入保險內涵及其多元共治體系的若干思考 劉妍 朱錦波 徐鑫月9 49
新就業形態職業傷害保障制度的路徑探索與創新 辜毅 魏淑丹9 57
綠色金融風險的理論研究及作用機理分析 劉瀚斌 王昕彤11 30
關于產業領域綠色保險的思考 戰昱靜 秦宏波 張渝 鮑穎群11 37
中國三支柱養老金ESG投資應用研究 李俊 殷沁芳11 39
中國綠色保險發展現狀與對策建議 徐睿11 45
長期護理保險如何做大做強 錢駿凱11 48
我國網絡安全保險投保率提升路徑探析 劉秒1152
基于數據挖掘的重大疾病保險客戶風險預測及細分 辛凱琪 湯金鳳11 55
淺談UBI車險兩種可行的產品創新方向 鄭鐸11 61
我國發展養老保險第三支柱的國內外經驗及政策建議 董捷 郭浩東12 37
推動上海企業年金健康發展的策略研究 蔣怡琳12 42
加快發展綠色保險助力我國綠色轉型的思考 陳曉靜 魏玉波 章楠12 49
保險代理人朋友圈廣告的語用身份建構研究 林曉穎12 53
保險公司商業模式:要素與演進 方國斌12 56
▼紅色金融
東北全境解放及“一五”時期遼寧保險業發展 井琦瑋 肖雪3 61
哈爾濱解放后的經濟工作與保險業歷史沿革 井琦瑋 程秀秀4 62
▼清廉金融
保險業清廉金融文化的發展與思考 李張毅7 61
關于強化國有商業銀行清廉金融文化建設的思考 陳琪琳8 56
淺談如何建立完善公司廉潔教育體系 涵養干部員工清風正氣 鄭萼靜9 61
打造廉潔文化建設“五色名片”交銀人壽紀委多措并舉深入開展“廉潔文化教育月”活動 交銀人壽保險有限公司11 63
▼各抒己見
國際性保賠協會的“前世今生”——關于組建我國保賠協會的法律思考 孫鳴岐8 60
▼APRIA特稿
從人壽保險到金融工程的演變Motohiro Yogo10 30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風險管理啟示RenM.Stulz1038
創新時代下的生物醫學科技與保險 趙國屏10 41
精算學中的深度學習:導論與應用 楊海亮10 45
金融監管、低價出售和系統性風險Andrew Ellul10 50
保險科技的十年發展Sojung C.Park1054
保險科技的影響:理論分析與經驗證據 賈若10 58
UBI保險之模型與啟示 曾旭東10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