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 張博文 孫語涵
本文基于環境庫茲涅茨曲線,利用中國2012-2019年的30個省級面板數據,探究了污染排放、環境治理投資與經濟高質量發展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不同污染排放物與人均GDP之間存在不同曲線關系,并非單一的倒U型曲線關系,并且工業污染治理投資能夠影響他們之間的關系,改變曲線的轉折點,從而改善環境狀況。各污染排放指標和經濟高質量發展之間的關系和其與人均GDP的關系相一致,工業污染治理投資和經濟高質量發展能夠產生一定的協同效應,抑制部分污染排放,但污染治理投資并未被充分利用和產生最大效果,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時,依然需要重視污染治理,提高污染治理投資的分配和利用效率。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當前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已超過百萬億,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這得益于改革開放的偉大舉措,但在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犧牲環境換取利益帶來的問題越來越突出。我國政府逐漸重視環境改善問題,積極主動調整經濟結構和發展模式,協調人與自然、人與資源、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的關系。尤其是黨的十八大后,政府對污染治理的力度大大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被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建設美麗中國的理念被提出。在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后,經濟的增長不再一味追求GDP的提高,而是尋求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位一體,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經濟發展模式。今天,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共識,自1991年Grossman和Krueger提出環境庫茲涅茨曲線(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或EKC曲線)以來,環境污染與經濟增長的關系越來越多地被討論,大量學者對此進行了研究。
回顧相關文獻,D'Arge(1971)較早研究環境和經濟增長的關系,他在Harrod模型下分析了經濟增長和環境的相互影響,在國內,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和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環境污染問題逐漸顯露,一些學者關注到中國經濟發展的環境庫茲涅茨曲線,張曉(1999)使用歷史數據對中國EKC進行檢驗,較早地發現中國的經濟發展狀況與環境污染水平的關系已呈現出較弱的EKC特性?,F有大多數研究主要探討經濟增長對環境污染的影響,或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的特征,當前已有一些學者考慮到環境改善的多種因素,也有少部分學者將環境污染、環境治理投資和經濟增長三者聯系起來,但未深入討論三者之間的關系。在中國經濟新常態下,需要更加全面地理解經濟增長的核心含義,理清“污染排放—環境治理投資—經濟增長”的科學邏輯。
當前,部分學者在研究環境庫茲涅茨曲線時,已經關注到改善環境的因素,并對此進行了研究。Torras(1998)指出政府可以通過政策和規制改變EKC的形態。我國現已進入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在建設我國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進程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從根本上解決污染排放量大等問題,中央及地方政府均出臺大量政策和法規,對污染的治理力度和范圍均有所加強,污染治理產生了一定的效果?;诖?,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1a:工業污染治理投資能夠影響經濟增長—環境污染的關系,并改變EKC的轉折點。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兼顧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五位一體全面可持續發展的增長,生態性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本質特征之一,盛曉菲和史書華(2021)研究發現經濟高發展質量和霧霾污染之間的關系與傳統環境庫茲涅次曲線形狀相同,交通基礎設施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對霧霾污染產生了協同影響?;诖?,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2a: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環境污染的關系也呈現類似EKC曲線的關系。
假設2b:工業污染治理投資和經濟高質量發展能夠對污染排放產生協同影響,我國當前的經濟高質量發展兼顧生態文明建設。
為了更客觀、準確地衡量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水平,借鑒魏修建等(2020)對中國省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測度與評價方法,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角度23個基礎指標構建經濟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計算各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綜合指數。
選取工業廢水排放總量、工業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工業煙(粉)塵排放總量、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作為環境污染的衡量指標,選取工業污染治理投資總額作為環境污染治理的衡量指標。
考慮到數據的可得性和客觀性,本文選取除西藏自治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及臺灣省之外的30個省級區域2012-2019年的原始數據,其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各指標數據來自于《中國統計年鑒》、《中國科技統計年鑒》、各省份統計年鑒或統計公報、中經網等,環境情況的各指標數據來源于各省歷年的環境公報和《中國環境統計年鑒》,部分缺少數據用插值法進行補充。
在研究環境庫茲涅茨曲線時,由于所選變量不同,采用的模型也不同。本文首先運用傳統EKC假說中的一次、二次及三次對數型函數模型,來驗證EKC的存在性,再選擇擬合度最高的模型進行進一步研究。
其中,Xit代 表i省在t年的各污染物的排放量,εit為隨機擾動項。在本文具體研究中,根據擬合效果,廢水排放總量的EKC曲線采用二次函數模型,其他污染物指標均采用三次函數模型。
1.工業污染治理投資對EKC曲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傳統EKC模型的檢驗結果表明,在本文選取的數據范圍內,不同污染物的EKC曲線形態呈現不同特征,工業廢水與人均GDP呈現傳統EKC曲線中的倒U型關系,工業二氧化硫、工業煙(粉)塵、工業固體廢物與人均GDP呈現U+倒U型關系,其傳統的倒U型關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對于不同的污染物,倒U型的EKC曲線并不一定存在,這說明了EKC曲線在中國具體社會情境下的特殊性。2019年中國人均GDP達到70892元,在本文所估計的模型中,當時的人均GDP已超過工業二氧化硫和工業煙(粉)塵的EKC曲線拐點,即達到了經濟增長-環境改善的階段,但未達到工業廢水和工業固體廢物的EKC曲線拐點,說明該階段在沒有其他影響環境的變量情況下,兩種污染排放未和經濟增長形成正向促進,污染治理仍值得重視。一些學者指出環境改善并不是經濟增長現象的結果,而是由經濟增長的內容所決定的,堅持認為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環境自然會改善的觀點是錯誤的,改善環境需要其他因素的影響,在這其中,政府對污染治理的投資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在加入工業污染治理投資后,研究EKC曲線的關系和狀態。在引入工業污染治理投資這一變量后,EKC曲線的形態并未發生改變,但EKC的轉折點發生了變化,對于工業廢水,加入工業污染治理投資后,其轉折點變大。
隨著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發展的模式和動力均發生了改變,粗放式經濟逐漸被淘汰,高質量經濟追求同生態文明建設在內的五位一體全面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增長方式,最終實現增長與發展的統一、增長方式與發展模式的統一。因此,治理污染是保障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基礎條件。
2.經濟高質量發展對環境污染的影響。在經濟高質量的發展過程中,經濟發展的質量與環境污染也呈現類似EKC曲線的特征,面板模型回歸結果表明,四種污染排放物與經濟發展質量之間的曲線關系和其與人均GDP之間的曲線關系一致。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初期,環境政策不完善或剛剛出臺、環保技術不發達等原因導致了環境惡化問題,當經濟發展質量提高后,環境政策和治理投資開始奏效,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工業企業污染排放進一步減少。
3.工業污染治理投資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對環境污染的協同影響。工業污染治理投資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對環境污染的影響回歸結果表明,工業污染治理投資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協同效應能夠對工業廢水污染產生抑制作用,但當經濟質量發展到一定階段,可能還會對環境造成負向影響。工業污染治理投資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對二氧化硫的協調效應并不顯著,對于工業煙(粉)塵和工業固體廢物,工業污染治理投資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次項交乘系數均為正,二次項交乘系數為負,說明在當前階段,伴隨著經濟高質量發展,工業污染治理投資并未充分利用和產生最大效果,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時,依然需要重視生態環境、重視污染治理、提高污染治理投資的分配和利用效率。
1.傳統EKC模型的檢驗結果表明不同污染物的EKC曲線形態呈現不同特征。工業廢水與人均GDP呈現傳統EKC曲線中的倒U型關系,工業二氧化硫、工業煙(粉)塵、工業固體廢物與人均GDP呈現U+倒U型關系,說明EKC曲線在中國具體社會情境下的特殊性和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呈現出的差異性。中國學者需要立足本土,打破傳統定式思維,不斷創新和研究適用于中國具體情境的反應環境與經濟增長的具體理論。
2.工業污染治理投資能夠影響EKC曲線的轉折點,對不同污染物有不同效果。在推動經濟不斷邁向高質量的階段,政府依然需要重視環境保護,加強污染治理投資,推動產業向綠色經濟轉型,充分發揮制度因素在環境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3.工業污染治理投資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對于不同污染物有不同的協同效應。我國當前的經濟高質量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兼顧了生態文明建設,但仍有提高的空間,對于不同污染物,可以建立差異化的治理機制,同時,提高污染治理投資的分配和利用效率,減少冗余和浪費,對污染治理投資的分配使用進行效果評估和反饋,促進經濟增長和環境改善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