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2年的美國對外戰略,首先要看拜登政府對烏克蘭危機的處理,這件事無疑是全年美國外交政策的“中心點”。但應對烏克蘭危機并沒有中斷拜登政府推進美國全球戰略調整的步伐,相反,促進其更加重視美國內政與外交的相互關聯,客觀上加強了其在經貿、能源、糧食、供應鏈、科技、全球治理等不同領域的戰略和戰術調整。在烏克蘭危機背景下,美國對華“戰略競爭”的布局也在繼續深化。解讀2022年的美國對外戰略,必須把這三條主線上發生的事情串起來講。
目前看,拜登政府對烏克蘭危機的應對對國際秩序產生重要影響。
俄羅斯的實力地位因烏克蘭危機發生變化,美國對中俄兩個大國發展合作趨勢的應對策略也發生變化。美國除了在戰場上向烏克蘭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持外,還聯手在歐洲、亞洲等地區的盟友國家大打所謂“經濟戰”,以滾動式的嚴厲制裁向俄施壓,以期實質、永久性地削弱、孤立俄。有1000多家西方跨國企業退出俄市場,參與對俄制裁的30多國經濟總量占到全球的50%以上。美國還大造國際輿論,抹黑中俄關系,試圖對中俄進行捆綁式打壓,甚至還有意使受到西方制裁的俄羅斯成為中國的“戰略包袱”,同步推進壓制中國這個頭號對手和對俄羅斯進行極限削弱這兩大目標。
美國利用烏克蘭危機進一步拉緊歐洲。通過聯手制裁俄羅斯、援助烏克蘭,“跨大西洋聯盟”以及美國在其中的“領導地位”似得到再確認、再鞏固。雖然近年來法、德等歐洲國家的“戰略自主”意識有所提升,但是,未來數年歐洲恐怕將不得不更加依賴美國提供的安全保護。隨著瑞典、芬蘭加入北約等有所進展,美國對歐洲安全的整體掌控力重新得到增強。下一步,美歐將加強北約東翼的軍事部署態勢,制定針對俄羅斯的長期性威懾計劃。波蘭等中東歐國家特別是波羅的海國家對美國的服從、配合程度也會不斷加大。
美國正在利用歐洲國家的不安全感和對中國的猜忌,鞏固和擴展美歐對華“統一陣線”,包括推動一些歐洲國家在涉臺政策上向美國靠攏。美歐貿易和技術理事會(TTC)方面的合作持續強化,美方欲利用此機制,推動將針對俄羅斯的制裁機制和“經驗”用到中國身上。美歐還在圍繞各自的“印太戰略”深化協作,法國、德國、英國等歐洲國家加大在“印太”地區的軍事行動和相關部署,2022年一件大事便是組建美英澳三方安全伙伴關系(AUKUS)。
美國也在利用烏克蘭危機推動“俱樂部式”的經濟全球化。美國不是不要經濟全球化,其針對中國的很多調整也不是簡單地謀求“脫鉤”“斷鏈”,而是希望通過更小、更易掌控、成員互信程度更高的機制性安排,來更新、升級美國主導的國際經貿和科技規則,通過重塑供應鏈來削弱中國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影響力,甚至試圖逐步構建針對中國等“戰略競爭對手”的“經濟戰”體系。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公開提出,要打造“新型布雷頓森林體系”。
作為重塑國際經濟體系的重要舉措,美國在今年5月正式啟動“印太經濟框架”(IPEF),該機制表面看缺乏約束力,但需重視其在供應鏈等方面的實質影響。東盟十國當中有七個選擇第一時間加入,馬來西亞等國希望借此得到更多來自美國的投資,提升自身在芯片等全球產業布局中的地位。拜登政府希望IPEF在2023年達成具體安排。此外,美國還在推動“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伙伴關系”(PGII)、“美洲經濟繁榮伙伴關系”(APEP)等機制。
美國國際經濟戰略的另一突出特征是加大了對數字經濟、數字技術領域的投入。烏克蘭危機讓我們看到世界軍事正在進入智能化作戰的新階段,各方面的軍事需求與芯片的關聯度更為密切。2022年10月初拜登政府發布空前嚴格的芯片禁令,目的就是要確保中國難以獲取人工智能、超級計算、高超聲速導彈等方面所需要的高端芯片。

2022年6月29日,美國總統拜登與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西班牙馬德里北約峰會上。
美國在聯合國、二十國集團(G20)等全球治理機制中的對華博弈進入新階段,全球軍備競賽也在升溫。受烏克蘭危機影響,聯合國安理會的改革,以及俄羅斯在相關聯合國機構和G20的地位等問題,都成為美國外交的著力點。隨著烏克蘭危機的深化,美國在加強戰術核武器研發部署、推進“延伸威懾”方面加大調整力度,各方圍繞人工智能武器化、太空安全等問題建構全球安全治理規則的努力變得更為困難,新一輪全球軍備競賽值得關注,各方管控沖突風險的難度也在上升。以此為鑒,我們需要深入思考國際安全變局、中美戰略博弈等將對中國引導全球治理改革、防止卷入惡性軍備競賽的努力會帶來什么樣的挑戰,以及該如何應對的問題。
從2022年10月拜登政府發布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看,美國更加聚焦所謂“中國挑戰”。拜登政府強調,未來十年是美國與中國進行較量的“決定性十年”,美國對華戰略的總目標就是“競而勝之”(out-compete)。與此同時,拜登政府也試圖在推進大國競爭與應對跨國性挑戰之間尋求新的平衡點,強調“美國與中國的和平共處是可能的,兩國共享并共同為人類進步作出貢獻也是可能的”。拜登在為報告撰寫的前言中提出,世界正處于“拐點”時刻,“民主”依然管用,美國能夠贏得21世紀的這場競爭。顯然,美國在中美之爭問題上越來越有一股志在必得的勁頭,中國需要做好應對更大壓力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