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穎(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商貿系 河南鄭州 450000)
河南省中牟縣是全國重要的大蒜生產基地,在鄉村振興戰略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河南省中牟縣的大蒜產業已成為地區獨具特色的優勢產業之一,然而隨著中牟縣大蒜產業的快速發展,其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愈發明顯。本文基于現階段中牟大蒜產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針對制約中牟縣大蒜產業發展的相關因素,提出可行的發展策略,以期推動河南省中牟縣大蒜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大蒜的蛋白質、低聚糖和多糖類等營養物質豐富,長期食用可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中國作為大蒜生產國和出口國,現階段已經形成了完整且富有特色的大蒜產業鏈,目前河南省中牟縣的大蒜產業已經逐步形成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的特色大蒜產業模式。近幾年,隨著我國各方面科學技術的突破性發展,中牟縣的大蒜生產、儲存、銷售等方面也得到了飛躍式提升。但是,在中牟大蒜產業的飛速發展中不可避免地出現諸多問題,制約著中牟縣大蒜產業的發展。
中牟縣大蒜產業發展的歷史已經有三十多年,由于中牟縣具有氣候適宜、產業基礎雄厚、種植條件良好、種植面積廣、大蒜種植技術經驗豐富、冷藏加工企業較多等優勢,相關部門出臺諸多政策大力支持大蒜產業的發展。在中牟縣18個鄉鎮中,均擁有與大蒜相關的產業和種植基地。因此,大蒜產業已成為中牟縣的支柱性產業之一,在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提升農民的收入水平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為了更好地推廣和發展大蒜產業,目前,在大孟、官渡、劉集、韓寺等多個鄉鎮設立了大蒜技術服務點,現階段都已經實現規模化、專業化種植,農民的年收入也隨之提高。
1.大蒜地塊重茬、連作嚴重,標準化程度有待提高
中牟縣大蒜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30萬畝左右,種植面積較廣,大蒜種植土地資源相對匱乏,出現了大蒜種植重茬、連作等問題,使得土地肥力大大下降,會導致大蒜葉枯病、病毒病、面包蒜以及二級分化的情況,而且過量施加化肥會加重大蒜發病,進而造成土壤板結、鹽堿化問題,影響了大蒜的生產。同時,由于農民受傳統種植習慣的影響,外加標準化種植普及緩慢,到目前為止,仍然有較多的農民采取單瓣土埋的傳統種植方式,這種方式已經不能適應大蒜市場的激烈競爭。
2.大蒜種植生產盲目性大,市場價格不穩定
蒜農對于市場的判斷能力較低,部分存在一味地追求高價、早收高產、盲目提早播種等問題。同時,不科學的種植規律易導致大蒜減產。此外,由于中牟縣大蒜種植土地資源相對不足,部分農民種植大蒜的面積相對密集,選擇的大蒜蒜瓣較大,這種傳統的種植方法和管理模式將會使得蒜瓣二次生長,產生二次分化問題。同時,由于蒜農控制生產成本,有機肥料使用率低,恢復澆水早,使得返青日期提前,導致土壤溫度低、葉片褪綠、株型松散等問題,也有部分農戶不灌溉“越冬水”,這些生產方式都導致了大蒜產量偏低,大大降低了農民的收益。
近年來,大蒜市場的價格漲幅大,蒜農紛紛跟風大量種植大蒜,但因市場價格變化莫測,價格不穩定,大大降低了蒜農的生產積極性。市場價格無序波動、蒜商無序經營、競相壓價等問題,加之缺乏合理的營銷手段以及規范的營銷主體,嚴重破壞了大蒜的市場經營環境,蒜農承擔自然與市場的風險較大,易使大蒜產業陷入市場不良波動的惡性循環,影響中牟大蒜產業的健康發展。
3.機械化生產問題突出,用工費用相對較高
雖然中牟縣大蒜產業生產已經逐漸實現規模化,但機械化生產的程度低于其他蔬菜種類的機械化生產水平,大多數的農業機械的適用性不強,在沙壤區播種效果較好,但在某些地區的種植效果相對較差,部分大蒜種植區域難以使用機械化的種植器具。除此之外,農業生產機械的購買價格與維修價格偏高,租賃的農業機械作業效率偏低,配置機械器具的性價比較低。同時,農業生產機械智能化水平較低,需要與人工進行生產配合,大蒜種植形式與農機作業存在不協調的問題。目前中牟縣90% 的農戶都采用人工種植,但每個農戶都有不同的種植模式,機械化性價比低以及與當地土地實際使用情況不匹配,使得機械化生產普及率較低,人工播種、人工收獲仍是中牟縣大多數農戶的生產種植方式,但這種傳統的耕作方式嚴重影響了大蒜的經濟效應以及產業的規模化發展。中牟縣大蒜銷售渠道少、沒有規范的銷售平臺提供支撐,難以對大蒜的生產和銷售進行實時的信息監測,無法及時提供可靠的信息,致使大蒜生產成本相對較高。
4.大蒜貿易缺乏組織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貿易規模不斷擴大,但在對大蒜貿易行為的監督管理等方面不足,導致大蒜生產銷售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的質量參差不齊,部分大蒜外貿企業缺乏足夠的市場判斷、運作和組織能力,對國外大蒜市場往往采取價格戰這種簡單的市場競爭行為,導致許多國家對中國大蒜采取戰略性反傾銷政策,從而形成貿易壁壘,這嚴重限制了中國大蒜產業對國外市場競爭和產業發展。
5.大蒜產業鏈條不完善
大蒜不僅有食用功效,還有藥用功效,作為一種具有抗菌殺毒功能的食品,大蒜的藥用前景廣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然而,目前大蒜產業主要是種苗產業,雖然出口到國外,但其產品也多為新鮮大蒜這種初級產品,大蒜企業對大蒜產品的深加工不夠重視,對產業技術研發投入不足,對于大蒜產業鏈的外延能力偏弱,大蒜產品的附加值較低,尚未形成完善的大蒜產業鏈,大蒜產業結構較為單一,產業結構尚未轉型優化,產業發展仍處在初級產品加工階段,尚未實現較高層次的發展。
6.受國際競爭市場影響大
現階段,大蒜貿易受國際形勢的影響,國際自由貿易受到一定限制,國際競爭遇到了較大的貿易壁壘與技術壁壘,這些問題依然成為我國大蒜出口的障礙。由于我國大蒜農藥檢測標準與國外標準具有差異,在大蒜出口過程中需進行嚴格的農藥殘留檢測,對大蒜產品質量要求不斷提高,同時國外也在逐步優化大蒜種植體系,實行產業化、科學化生產,部分大蒜出口國也在增加大蒜出口量,與我國競爭海外市場,國際競爭愈發激烈。一些國家積極引進我國的優質大蒜品種且依靠關稅政策的國際競爭優勢,與我國大蒜產品進行市場競爭,嚴重影響了我國的大蒜出口,使得我國大蒜的國際市場競爭力不斷下降。
雖然實施倒茬輪作和水旱輪作能夠一定程度上減輕土壤的鹽堿化,但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還需要實施標準化、科學化的生產方式,改進大蒜生產技術,從播種、壟地、澆水、采收等方面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和指導,為農民提供先進的科學指導和技術培訓,引進種植優質品種,科學施肥,增加使用有機肥和種植綠肥等,逐步改善蒜田的土壤環境,讓農戶根據科學的指導進行生產。同時引導支持中牟縣進行規模化的生產,實現以中牟縣為中心的產業集群、特色產業區,以此提高規模化效益和組織化程度,推進農戶與農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行業協會的利益對接機制,實現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效對接。構建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生產前、生產中、生產后全方位的農業產出社會化服務體系,大力推進大蒜生產加工機械的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加大農業機械和農藝一體化技術的研究和改進,研究創新大蒜播種和機械化收獲技術,促進大蒜增量增產,并降低生產成本。
中牟縣農戶種植大蒜主要面臨著兩方面的風險,一方面就是自然風險和生產風險,蒜農自行進行生產種植,并且大多沒有購買農業保險,因此需要相關部門牽頭,不斷完善大蒜生產的投入保障制度,構建多層次的大蒜種植生產保障體系,鼓勵政策性保險與商業性保險融合發展,推進地區大蒜普惠性農業保險的應用,完善地區大蒜農業保險的頂層設計,充分發揮農村金融服務的補充效應,確保中牟縣蒜農的權益得到保障。
利用電子商務、直播帶貨等方式,拓展大蒜銷售渠道、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作用,建立大數據信息監控平臺,給予蒜農種植指導,以免產生過量生產和過少生產的市場現象。中牟地區應當利用區域地理優勢,依靠本地大蒜資源優勢,抓住時機,推廣大蒜產業產品,進一步吸引資金,采取更加科學先進的方式,對大蒜進行更深層次的加工處理,促進大蒜產業鏈條優化,實現價值鏈的提升,構建“企業+基地+農戶”,“產+加+銷”一條龍服務平臺,以此降低農戶的生產銷售風險,大規模提高蒜農的經濟收益,中牟縣要逐步完善以產地市場、銷地市場為依托的產銷體系,對接供需,利用現代網絡技術搭建信息溝通橋梁,及時對接供求價格動態信息,以市場為引導,完善市場自發匹配體系。
應加大中牟縣大蒜產業的技術投入,深化產品加工,重點延伸大蒜產品產業鏈,開發大蒜精油、大蒜膠囊、大蒜素、大蒜多糖等附加值高的產品。建立大蒜種植基地與研發基地,深化與科研機構的合作,協同大蒜產業龍頭企業,逐步形成具有集約化、規模化的大蒜產業結構。加快中牟縣大蒜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積極引導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參與到產業鏈條中,有規劃地發展有機大蒜,豐富品種,不斷調解市場供需矛盾,實現中牟大蒜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綜上所述,河南省中牟縣大蒜產業是地區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對地區經濟發展與農民增收具有重要影響,中牟縣大蒜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產業標準化程度有待提高、規模化生產問題突出等諸多問題,未來中牟縣大蒜產業應從提高大蒜生產技術水平、延伸產品產業鏈條等方面采取提升策略,不斷提高中牟縣大蒜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實現大蒜產業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