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華,楊笑天,陳博倫,王悅
(1.佳木斯大學臨床醫學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0;2.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眼科,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0;3.佳木斯大學臨床醫學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0)
干眼癥是眼科臨床最常見的眼科疾病之一。新的國際眼科共識將其定義為一種以淚膜失衡為特征的多因素疾病,其中感覺神經異常具有重要的影響。近幾十年來,干眼癥患者數量急劇增加。亞洲的干眼癥發病率高于歐洲和北美,表明文化或種族因素參與了干眼癥的病因學。我國臺灣地區,2 045 名65 歲及以上的病例中有33.7%被發現有干眼癥狀[1]。目前干眼癥患病率也在逐步增加,嚴重程度可導致視力功能明顯減退而嚴重影響其正常生活。最常見的癥狀有干澀感、異物感、燒灼感、畏光和視力下降[2]。干眼癥治療的原則是根據干眼癥的類型和嚴重程度進行長期的、個性化的治療,適應于慢性病管理系統。治療方案選擇的基本原則是從簡單到復雜,從無創到有創[3]。基于以上本研究將利用牛磺酸滴眼液聯合玻璃酸鈉滴眼液對苯扎氯銨誘導兔干眼的治療變化與預后的相關性,并探討是否具有重要意義,為臨床應用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選取新西蘭兔15 只(佳木斯大學實驗室提供),體質量2~2.5 kg。在標準環境下,整個研究過程如下:室溫(25±1)°C,相對濕度(60±10)%,光-暗交替12 小時(上午8 點至晚上8點)。室溫條件下飼養,隨機提供食物和水。一切技術都將根據ARVO 關于對動物進行眼科和視覺科學研究的聲明而實施。
1.2.1 新西蘭兔干眼模型的建立和分組 將根據動物干眼實驗的報道方法[4],使用0.2%苯扎氯銨制造干眼動物模型:除了正常組新西蘭兔,所有實驗兔使用0.2%苯扎氯銨滴眼液每天兩次,持續兩周。造模成功的兔模型,被隨機分為以下三組:A 組:空白對照組,不進行任何治療。B 組:0.1%濃度玻璃酸鈉滴眼液,每天四次點眼。C 組:0.1%玻璃酸鈉滴眼液和牛磺酸滴眼液治療,每天四次點眼。
1.2.2 角膜熒光染色 該實驗采用常見的眼表滴入熒光素鈉的方法來評估角膜上皮的破壞情況。先用0.9%的NaCl 溶液將兔結膜囊內沖洗1~2 次保證眼表干凈后,再用方紗拭去眼周多余水分:然后,將熒光素鈉在眼科專用測試紙的熒光素鈉部分用0.9%的NaCl 溶液全部蘸濕浸潤后,將蘸濕部分的熒光素鈉輕柔的接觸新西蘭兔的角膜表面,當熒光素鈉液將角膜全部覆蓋后,在裂隙燈顯微鏡藍鈷燈下仔細觀察,并拍照記錄。而角膜損傷部分即為被染成的帶有熒光的黃綠色部分[5]。
1.2.3 淚膜破裂時間 本實驗中評定新西蘭兔淚膜的穩定性使用的是BUT 檢測方法。用移液槍,將0.1%的熒光素鈉溶液以10 pL 小心滴入于兔外眥部的結膜囊內約1/3 處,人為閉合其上下眼瞼并使其瞬目三次后,再人為保持新西蘭兔正常睜眼的狀態下,立即于數碼裂隙燈顯微鏡或藍鈷光下觀察,并記錄此時至染色結果范圍內第一次發生黑色斑點(破裂點)的時間,最后取得三個平均值并進行記錄[6],BUT 測定數值:小于10 s 為淚膜不穩定。
1.2.4 淚液分泌 新西蘭兔用Schirmer 辦法進行測定淚液的分泌狀況,先選取淚液測試濾紙片條放在兔眼下方結膜囊內,約5 min 后取出濾紙片條并記下該紙條的潤濕長度(mm)。治療前(D0)、治療后第3 天(D3)、第7 天(D7)、第14 天(D14)的同一時間段,本試驗使用濾紙條對新西蘭兔進行SIt 測試。用眼科專業鑷子將小紙條的一端放在兔眼的結膜囊中外1/3 處,靜待約60 s,然后專用尺進行測定比對其已浸濕部分的直徑,并進行記錄(精確到0.5 mm)。檢查之后用手指輕輕使新西蘭兔上下眼瞼閉合,防止角膜手術創傷和眼表遭受外部沖擊。Schirmer 檢測結果:淚液分泌的正常值,10~15 mm,<10 mm 為淚液分泌不足,<5 mm 為干眼癥。
1.2.5 角膜結膜組織學變化 本實驗采用了對石蠟的切片,進行了蘇木精-伊紅(HE)染色,在光鏡下觀察各組新西蘭兔角膜組織形態學各方面的改變;對石蠟切片進行了高碘酸-雪夫(PAS)染色,在光鏡下觀察各組新西蘭兔結膜杯狀細胞形態學上的改變。
使用SPSS 25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第7 天,A 對照組新西蘭兔角膜可見大片熒光素著染,B 組和C 組新西蘭兔角膜可見少量點狀熒光素著染;治療后第14 天,B 組仍可見少量熒光素著染,C 對照組更接近于正常。見圖1。

圖1 角膜熒光素染色檢測結果
實驗干預治療前兩組之間的淚膜破裂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為P>0.05)。實驗干預治療后第7 天和第14 天,數值B 組C 組淚膜破裂時間顯著高于A 組,C 組高于B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為P<0.05)。見表1。
表1 各組淚膜破裂時間實驗結果比較(,s)

表1 各組淚膜破裂時間實驗結果比較(,s)
注:1)與A 組比較,P<0.05;2)與B 組比較,P<0.05。
實驗干預治療前,兩組角膜淚液分泌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實驗干預治療后第3 天,角膜分泌值與B 組C 組和A 組角膜淚液分泌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第7 天和第14 天,角膜淚液分泌量顯著高于A 組,數值C 組高于B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各組淚液分泌結果比較(,mm)

表2 各組淚液分泌結果比較(,mm)
注:1)與A 組比較,P<0.05;2)與B 組比較,P<0.05。
光鏡下觀察角膜組織結構。角膜上皮細胞的形態學變化:A 對照組的新西蘭兔,角膜上皮層顯著性降低,可見細胞浸潤,上皮細胞細胞膜界限不清而且排列紊亂,角膜表面不光滑;各給藥組兔的角結膜上皮情況與模型組對比均有所改善,其中C 組給藥組角膜上皮排列均較為比較完整,且上皮細胞體積也有恢復,病理情況有所改善,接近于正常水平。見圖2。

圖2 角膜上皮細胞形態學變化
光鏡下觀察結膜細胞結構:結膜表面可見杯狀細胞,對照組A 結膜上皮細胞缺失,結膜杯狀細胞數量下降,微絨毛消失,細胞間的連接或斷裂固有層出現炎性細胞浸潤;B、C 治療組新西蘭兔富含結膜杯狀細胞,分泌顆粒豐富,杯狀細胞數量逐漸增多,上皮細胞的表面微絨毛也逐漸增多,細胞緊密,C 治療組更接近于正常,無水腫及炎癥細胞浸潤。見圖3。

圖3 結膜杯狀細胞形態學變化
干眼的主要治療目標是緩解癥狀,并維持正常視覺功能[7]。輕度和中度干眼癥是可逆的,在緩解癥狀的同時應盡可能消除病因。重度干眼癥有不同的病因,而且大多是不可逆的。治療目標是在合理治療的基礎上保留視覺功能,延緩癥狀。干眼的治療原則也是根據干眼的類型和程度提供長期的、個性化的治療[8-11],并使患者適應緩慢的疾病管理系統。治療方案的基本選擇原則是從簡單到復雜,從無創性到有創性[12]。
人工淚液功能主要是潤滑眼表,可以適用于各種各樣的干眼癥。在人工淚液中,富有代表性的是玻璃酸鈉。玻璃酸鈉自身具備很強的粘彈性、可塑力和吸濕特性,對眼表有著提高潤滑、緩解眼表干澀癥狀的效果,而從眼表中獲得足夠的潤滑劑又能夠減輕因受到外界影響的癥狀,又對眼淚膜的穩定能力起到保障作用,另有科學研究表明,玻璃酸鈉在抗炎和抗氧化等幾個方面都有著重要的效果。在細菌生長、分化和成熟過程中也有很大的影響[13]。玻璃酸鈉的使用可以改善干眼癥動物模型的眼表損傷,促進眼表的修復。
牛磺酸是一種特殊的、高滲透性的氨基酸,存在大腦、心臟和肌肉中,因此在心血管、顱神經、運動、免疫和視覺系統中發揮著出色的調節功能[14]。牛磺酸也是一類抗氧化劑,呈游離狀態下普遍出現于哺乳動物機體,可以保護哺乳動物機體的滲透壓均衡,并具有抵抗炎癥和控制細胞凋亡的功能,在一定的環境下可以產生相應的細胞保護能力,以及對人類角膜的自身修護功能[15]。牛磺酸可以促進淚液分泌,緩解干眼角膜上皮增生情況。總之,牛磺酸滴眼液和玻璃酸鈉滴眼液的聯合使用可以改善新西蘭兔動物模型中干眼的相關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