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能寫話、會寫作是小學生必須掌握的語文基本素養。低年級學生的思維方式以直觀為主,寫作教學要幫助學生從段落過渡到篇章,這就需要教師摒棄傳統教學方法,更多地關注學生的生活,讓學生調動多種感官去體驗、去感悟,使所寫事物具象化,以此促進學生大膽表達。同時,教師應充分把握寫話教學的關鍵點,將低年級遣詞、造句、寫段的知識教透徹,使學生學扎實,為三年級習作夯實根基。
[關鍵詞] 寫話教學;時間點;訓練點;生長點
一、把握寫話的時間點
寫話訓練需要教師把握好時間節點,在學生情感自然流露之時,在學生還沒有感受到寫作的壓力時,便已不知不覺完成了任務,這樣才能收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說后寫。低年級語文課堂上,說話訓練是必不可少的。閱讀教學中,我們常常會讓學生仿照課文段落說一說,以此來訓練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但是,由于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說和寫的能力發展不同步,往往說得頭頭是道,寫下來卻是只字片語。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有意識地在學生口頭表達后讓他們寫下來,達到由說促寫,說寫同步的目的。例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四季》一課時,由于課文的構段方式相同,故很適合學生進行語言的模仿。教師可讓學生仿照課文段落說一說,學生基本都能根據各個季節特有的景物展開說話。這時候,教師的引導不止于此,可借機進一步提高要求:將剛才所說的內容寫下來,可以是一句,也可以是幾句,你就是了不起的小作家。等學生寫完再讓他們連起來讀一讀,學生驚訝地發現,自己竟然也寫了一段甚至是一篇,心中激動不已。萬事開頭難,即便一開始學生動筆寫存在一定的困難,但只要教師注重方法的指導,學生表達的欲望就能得到激發。
做后寫。寫話需要基于生活,這樣學生的表達就如流水般源源不斷。為了能喚起學生內心的體驗,使所寫內容言之有物,教師可以在學生充分體驗之后再寫,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三八”婦女節快到了,德育處布置學生在家為女性長輩做一道菜,表達自己對她們的愛。當學生興致勃勃地展示一張張成果照的時候,語文老師趁機布置了一篇日記《我為媽媽做道菜》,要求學生將自己做菜的經過寫出來。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這無疑是一道難題,但是因為有了切身的體驗,加之教師事先給出了“先……再……接著……然后……最后……”表示事情先后順序的詞語,學生都能將做菜的過程寫清晰、寫具體。于是,學生相比以往的抗拒,反而很主動地進行作文練習。
限時寫。很多時候,學生難以及時完成寫話任務,思緒似乎被凍結,半天也寫不出一段話來。基于這種情況,教師可限制寫話的時間,適時制造緊張的氛圍,幫助學生打開語言表達的思路。比如,一天早讀課的時候,教師故作神秘地對學生說:“同學們,剛剛接到的任務,等會兒第一節課將進行年級語文單元練習,趕快復習吧!”一聽到要進行單元練習,孩子們一開始都慌了神。不過埋怨歸埋怨,學生依然捧起課本,爭分奪秒地復習起來。待到第一節上課鈴聲響時,當他們看到老師抱著一疊寫話本出現在教室門口的時候,頓時恍然大悟。老師此時則笑著在黑板上寫上這次的寫話題目“我們被老師‘騙了”,并表示“同學們,這就是今天的練習題,老師只給20分鐘時間,完成一篇小練筆,開始吧!”雖然有的學生有畏難思想,擔心自己無法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完成任務,但20分鐘后,全班學生也都完成了這項任務,所寫的內容相比平常甚至更加精彩。
二、找準語言的訓練點
激發信心,培植興趣,樂于寫話,這是低年級寫話教學的目標。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樂于寫話?選擇寫什么、用怎樣的方法寫、找準語言的訓練點非常關鍵。
1.找同感,用詞語寫
部編教材中很多課文都文質兼美,有些課文中的語段教學都能讓學生感同身受。這時候,教師如果能抓住關鍵詞語引導學生寫一寫他們有同感的事,不僅能幫助學生建構句段的概念,還能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一舉兩得。例如,在教學二年級上冊《玲玲的畫》一課后,學生和文中的玲玲一起經歷了得意—傷心—滿意的心理變化,教師可以順勢引導學生選擇其中描寫心情的詞語寫下自己經歷過的事情。因為有了同感,學生的記憶之門瞬間打開,所選詞語不局限于課文中,有寫自己考試得滿分時的得意,有寫過生日時爸爸出差的失落,有寫被別人冤枉了的委屈。每份作業中所寫之事都有獨特的心情流露,再也沒有了假大空的語句。
2.找主題,用關鍵句寫
低年級學生的寫話經常會出現詞不達意、所寫內容散亂的現象。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運用關鍵句引導學生圍繞一個意思,將句段所要表達的內容寫得集中。一次偶然的機會,校長來班級代了一天的班主任工作,她對排隊、就餐、值日生工作要求都格外嚴格,孩子們個個叫苦不迭。當天,語文老師布置了寫話篇目《當校長是我們的班主任》,要求學生緊扣“校長真嚴格”這一主題寫出校長具體的嚴格之處。再如,經歷了嚴寒之后的一周,校園內處處結冰,一不小心就摔個四腳朝天,小手凍得不敢伸出來,字寫得歪歪扭扭。教師則引導學生觀察校園內的動植物的樣子,以“天真冷”為主題寫一個片段,要求所寫內容要能表現寒冷的特點。幾次這樣的訓練下來,即使老師沒有對所寫內容作具體要求,很多學生也能習慣性地用上關鍵句,緊扣主題來寫,內容集中,條理清晰,寫話水平自然就上升了一個臺階。
3.找留白,用課文寫
語文教材中,很多課文都給學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留白,幫助學生打開發散思維的空間,提升寫話能力。例如,二年級上冊《坐井觀天》,課文在小鳥說的話“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就跳出井來看一看吧”后戛然而止,給學生留下了無限想象的空間。青蛙聽了小鳥的話后會跳出井口嗎?如果它跳出來了會看到什么?又會怎么想呢?基于這些問題,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教師便趁熱打鐵,讓學生續寫課文。學生個個都寫得興致勃勃。從他們完成的內容來看,如此補白式寫話不僅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了課文內容,還鍛煉了學生寫作能力。再如,《黃山奇石》一課分別用了不同的方法具體介紹了四塊巨石,其他的如“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等巨石則是一筆帶過。讀到這里,學生腦海中已經大致有了這些巨石的輪廓,抓住這一空白點,教師讓學生看名字、想形狀、抓特點,學習用課文某一段的表達方式介紹自己喜歡的巨石,這不失為一種好的教學手段。
總的來說,低年級是學生語言訓練的黃金時期,而寫話能力的提高是一項系統工程。教師應抓住課堂教學時機,善于發現寫話教學的關鍵點,讓學生從感悟,在觀察和發散性思考中逐步提升寫話能力。這一系列訓練方式對學生打開話匣子、敢于寫話和樂于寫話至關重要,從小學語文全周期的視角看,其更為三年級的習作教學順利開展和學生的習作能力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元偉.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寫話能力的實踐研究:以部編版語文教材為例[J].教育觀察,2020,09(44):116-118.
[2]李彥.活用教材,繪聲繪色:基于統編版語文教材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2020(28):31-33.
馬麗琴?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實驗小學副校長,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