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曼

“黨的二十大報告立足推進祖國統一新的歷史方位,準確把握臺海形勢新變化新特點,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就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對臺工作作出總體部署和安排。新征程上,全省對臺工作系統將全面學習把握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將‘兩個確立的要求,落實到全面認識、理解和貫徹執行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上,始終堅定湖北對臺工作正確的政治方向。”湖北省委臺辦主任程良勝說。
深刻領會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的豐富內涵和重大意義
如何做好新時代對臺工作?程良勝認為,首先,必須全面貫徹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和黨中央對臺工作決策部署,做到“十個堅持”——
堅持黨中央對臺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是統一的根本保證。對臺工作是黨和國家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把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落實到對臺工作的各方面全過程。
堅持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推進祖國統一,是統一的歷史方位。民族復興、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大義所在、民心所向。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臺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解決。
堅持在祖國大陸發展進步基礎上解決臺灣問題,是統一的戰略思路。決定兩岸關系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發展進步。我們要保持自身發展勢頭,辦好自己的事情,持續增強對臺影響力、吸引力和感召力,為推進祖國統一大業奠定更為雄厚的基礎。
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是統一的大政方針。我們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對兩岸同胞和中華民族最有利。我們愿意為和平統一創造廣闊空間,著力探索“兩制”臺灣方案。
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是統一的政治基礎。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核心要義是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它是確保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關鍵。2008年至2016年,海協會和臺灣海基會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簽署了23項協議,達成系列共識,取得一系列豐碩成果,受到兩岸民眾的廣泛支持和國際社會的肯定。
堅持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融合發展,是統一的實踐途徑。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是維護兩岸和平、促進共同發展、造福兩岸同胞的正確道路,也是通向和平統一的光明大道。我們要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發展機遇,提供同等待遇,擴大深化兩岸交流合作,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建設兩岸命運共同體。
堅持團結臺灣同胞、爭取臺灣民心,是統一的根本動力。在對臺工作中貫徹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對臺灣同胞一視同仁,像為大陸百姓服務那樣造福臺灣同胞。兩岸同胞要攜手同心,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偉大祖國是所有愛國統一力量的堅強后盾。
堅決粉碎“臺獨”分裂圖謀,是統一的必然要求。“臺獨”分裂是祖國統一的最大障礙,是民族復興的嚴重隱患。要堅決打擊“臺獨”分裂行徑,為推進統一大業徹底清除障礙隱患。在對臺工作中,要發揚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旗幟鮮明亮明立場,堅決反“臺獨”促統一。
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是統一的外部條件。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事關中國核心利益和中國人民民族感情,不容任何外來干涉。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強大能力。
“堅持絕不承諾放棄武力,是統一的戰略支撐。”程良勝堅定地說:“我們絕不承諾放棄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這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臺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廣大臺灣同胞。”
深刻把握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的實踐要求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必須堅持貫徹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服務中央對臺工作大局、助力湖北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始終尊重、關愛、造福臺灣同胞,繼續致力于擴大鄂臺交流合作,深化鄂臺融合發展,在新征程上奮發有為做好湖北對臺工作。
程良勝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這十年,鄂臺經貿合作深入深化。通過舉辦湖北·武漢臺灣周、臺企臺商荊楚行等經貿交流活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一批臺資企業及重大項目落戶湖北。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全省累計注冊臺資企業2979家,投資總額330.29億美元,臺企在鄂已形成了電子信息制造、精密機械與汽車零部件、食品與農副產品加工、現代農業和生物科技4大產業集群。2018年7月,全國第三家、中部地區首個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正式獲批落戶湖北。截至2021年底,累計有130家臺企落戶合作區武漢、黃石、仙桃三大產業園,投資總額達98.13億美元。
這十年,鄂臺交流往來走深走實。依托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突出荊楚文化特色資源,舉辦豐富多彩的鄂臺交流活動,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增強臺灣同胞的文化認同和民族認同。炎帝故里尋根節、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等涉臺品牌交流活動享譽兩岸,影響力、輻射面日益擴大。武當山玄天上帝神尊臺灣巡境祈福、黃梅戲《傳燈》在臺公演等入島活動盛況空前,引起島內民眾熱議和關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創新方法手段,線上線下相結合,先后舉辦“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研討會、兩岸媒體荊楚行等20項重點交流活動,保持了鄂臺交流交往的熱度。
這十年,臺胞同等待遇落實落細。制定出臺湖北惠臺“62條”“28條”“11條”、貫徹落實“農林22條措施”政策服務指南。構建服務臺企臺胞長效機制,組織開展“我為臺企臺胞辦實事”“惠臺政策落實年”等系列活動。深入開展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全省臺企臺胞反映的各類需求、困難和問題143個,已全部得到回復和解決。積極推動授予臺企臺胞榮譽稱號工作,19名臺胞和4家臺企獲得國家、省、市榮譽稱號,武漢臺胞抗疫愛心團隊榮獲民政部“中華慈善獎”,在鄂臺胞的歸屬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這十年,臺青在鄂發展越來越好。湖北成立全國首家省級臺青創業就業服務中心,設立省級臺青工作專項扶持資金,建成各類臺青創業就業基地8家,“千崗迎臺青”計劃共為臺青提供6000余個優質實習就業崗位。目前,在鄂學習就業創業的臺灣青年有1000多人,注冊成立各類企業及團隊300余家。17所高校聘請臺籍教師130多名,累計有1000余名臺灣學生在鄂18所高校求學。
“新征程上,圍繞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創新務實辦好湖北·武漢臺灣周等重大活動,以加強對臺招商引資、促進臺資企業轉型升級為重點,著力吸引臺灣優勢產業、核心企業和高端人才來鄂發展。積極推進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等涉臺園區建設,力爭將湖北打造成中西部臺資集聚區。”程良勝說,湖北將全面加強對臺工作系統自身建設,發揮好黨的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將這些優勢轉化為對臺工作的勝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