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全媒體記者? 王曉丹? 通訊員? 吳讓軍? 蔡明儀? 攝影? 黎家智
劉亮,女,漢族,1983年5月出生,200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湖北省黃石市人民檢察院政治部副主任。先后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湖北省人民滿意公務員”“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檢察機關優秀公訴人”等稱號,榮立個人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2022年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
一張娃娃臉,一頭干練的短發,聲音溫柔,眼神堅定,面如平湖微瀾,肩挑千鈞重擔。
在同事們眼中,劉亮又颯又暖:她是秉公辦案的“拼命三姐”,是精益求精的業務楷模;是司法善意的傳遞者,是扶危濟困的暖心人。
眼里有光,心里有愛。劉亮總是說:“檢察官辦案,要有良善之心、體恤之情、公道之義。”從檢工作15年來,她就像追光少年一樣,始終保持向上向善的心態,朝著公平正義奮力奔跑,并努力將法治之光傳遞給更多人。
讓每一起案件都經得起檢驗
“這個案子怎么也有個叫劉某英的?”2020年1月,劉亮在辦理一起多年前發生的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案時發現,該案存在漏犯劉乙,曾用名劉某英,涉嫌參與持刀砍殺被害人,但是缺乏戶籍身份信息。
而在劉亮同期辦理的一起聚眾斗毆致人死亡案中,犯罪嫌疑人劉甲也叫劉某英。由于已過追訴時效,即將依法對劉甲作不起訴處理。
“這兩個‘劉某英不會是同一人吧?”發現這一重大線索后,劉亮心跳加速,既興奮又緊張。由于缺乏口供,她必須盡快找出證據來印證猜想。
一夜未眠,劉亮和同事反復比對兩案的案卷,最終發現一名證人提到劉乙的住地和劉甲住地相同。第二天一大早,劉亮立即聯系公安機關核查劉乙真實身份,并奔赴看守所再次提審。
最終,多方核查取證,證實劉甲、劉乙、劉某英為同一人,背負兩條人命、化名多個身份的劉甲,從準備釋放到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辦案就像走鋼絲,不能有一絲懈怠。要讓每一起案件都經得起法律和歷史的檢驗。”十幾年來,由她辦理的批捕、公訴、抗訴、申訴等一批重特大案件中,精品案件數不勝數。
2018年9月11日,由大冶市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喬某等19名被告人涉黑犯罪案件在大冶市法院公開宣判,主犯喬某等人被依法判處刑罰。這是劉亮作為黃石市檢察院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牽頭辦理的該市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首例涉黑案。
“此案有一定的隱蔽性,喬某不認為自己是‘黑老大,對于相關指控也不認。首例案件意味著沒有經驗可循,也意味著要打好樣板。”劉亮表示。
經過6個月的細致審查,劉亮和專案組成員對全案53本證據材料進行梳理甄別,制作閱卷筆錄27萬字,追訴漏罪4起,形成了長達2.4萬字的起訴書。
“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放過,不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湊數”是辦理涉黑涉惡案件的總體要求。辦理此案時,公安機關向大冶市檢察院隨案移送了相關涉黑成員,專案組審查后,剝離了7名不構成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的犯罪嫌疑人。針對這7人,劉亮建議偵查機關分案辦理,為此后辦理類似案件提供了寶貴經驗。
“檢察機關是法律監督機關,要不偏不倚地對待案件中的每位嫌疑人、被害人。”劉亮說。
在為期3年的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在劉亮等人的帶領下,黃石市2起涉黑案件經依法審查改變定性為惡勢力犯罪集團,并得到法院的判決認可;喬某等人涉黑案、彭某等人惡勢力犯罪集團案入選湖北檢察機關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典型案例;黃石市檢察院被評為湖北省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先進單位。
執法要有力度,也要有溫暖
“良善的心是最好的法律。”劉亮對研究生導師的這句話始終牢記在心。一路走來,劉亮堅持做到“追訴犯罪者、保護無辜者、挽救失誤者”,努力將天理、國法、人情融為一體,把每一起案件辦到極致,傳遞司法善意。
劉亮曾辦理了一起故意傷害致死案。被害人的女兒剛上小學,事發后家人并未告訴實情。很快就是六一兒童節了,劉亮在書店買了一疊兒童書籍,寫上“來自爸爸的禮物”,并托人轉寄給女孩。
在辦理一起搶劫致人死亡案時,劉亮注意到,被告人在一次筆錄中提到自己不滿18周歲,而戶籍證明證實其已經成年。她4次遠赴被告人的出生地、成長地、打工地調查取證,最終認定被告人為未成年人,后被法院認可,避免了錯判。
“法律人就像醫生,為社會療傷,仁心、醫德、技能必不可少。”辦理完此案后,劉亮在日記中寫道。
“感謝黨和政府給了我改過自新、重新做人的機會,謝謝檢察院挽救了我,挽救了我們企業!”2021年8月16日,大冶某建材有限公司股東、被告人王某某將一面寫有“彰顯司法公正,守護民企希望”的錦旗送到黃石市下陸區檢察院工作人員手中。
這是劉亮在該檢察院掛職時,辦理的一起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案件。王某某為其親屬收購數張他人銀行卡,后被用于電信詐騙。考慮到王某某在該案中社會危害性和主觀惡性相對較小,到案后如實供述犯罪事實和退繳贓款,為了不影響其公司正常運轉,劉亮建議對其依法從寬處理,得到法院采納。
“我們執法辦案不僅要有法律的力度,還要體現法律的溫度,盡量修復被破壞的社會關系。”每次遇到嫌疑人按手印,劉亮都會準備紙巾讓他們擦拭,對方也真誠地表示感謝。
劉亮的“暖”,還體現在生活中。她化名“劉先生”,十幾年來默默捐助失學少年、貧困學生,“關鍵時刻拉他們一把”。讓她欣慰的是,這些被捐助人如今都已長大成人,走入社會。
2020年底的一天,劉亮發現自己點的外賣里多了兩個荷包蛋,包裝袋上還附著紙條寫道:“為表達對您的敬佩,我送您2個雞蛋!”
原來,這家劉亮經常點單的粉面店老板看到劉亮的報道后,對她敬佩不已。那一刻,劉亮感受到,法律不再是冰冷的兩個字,法律人在為社會療傷的同時,社會也會回饋暖意。
從一個人拼到引領一群人跑
時間回到2007年11月23日,進入黃石市檢察院不久的劉亮被定崗到了公訴處。沒想到,第一天就出洋相了。
當天,處室就一起搶劫致人死亡案進行研討。在案件承辦人匯報完后,處長讓新人劉亮第一個發言。
“當時是我第一次參加案件討論會,而且要迅速發表意見,我就傻眼了。”劉亮講得結結巴巴、語無倫次,臉漲得通紅。自此之后,她便害怕參與討論,害怕第一個發言。
為了逼自己迅速入門,劉亮虛心向前輩同行請教,并在每次案件討論會前,提前看審查報告、查找資料。半年下來,她漸漸不再害怕案件研討會了。
檢察工作帶給劉亮的挑戰還有很多。第一次看到尸檢照片嚇得驚叫;第一次開庭念起訴書時,聲音抖、手也抖;第一次提審時,不敢直視嫌疑人的眼睛;第一次赴刑場,用手擋住眼睛,從指縫里看槍決……
“作為檢察人,沒有理由膽怯和退縮。無論是現場勘察照片,還是堆積如山的賬證材料,這些都是證據。”劉亮說:“要讓客觀事實和法律真相無限接近,要讓被害人受到法律保護,讓施害者不偏不倚受到法律制裁。”
公訴人這個職業要求做到“坐下來能辦案,站起來會說理”。2007年至2013年間,劉亮不是在比賽,就是在參加比賽的路上。白天工作、晚上備賽,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這為她在出庭公訴時沉著應對、據理論辯打下了基礎。2013年,劉亮代表湖北參賽,獲得全國優秀公訴人殊榮。比賽歸來后,她又毫無保留地分享經驗,為省市檢察系統培養出一批批優秀公訴人。
“她特別敬業,每天掛在嘴上最多的就是案子。”“她總是說不僅要把案子辦對,還要把案子辦好。”“新的司法解釋、法律修改出來時,她總是第一時間自己學、帶動大家學。”在同事眼里,劉亮是有名的“拼命三姐”。
為了“趕工期”辦案,劉亮曾十幾天不回家,晚上就在辦公室睡行軍床;忙到忘記吃飯是常事,脖子不舒服就貼上膏藥繼續辦案。
“我們辦的案件都是他人的人生,必須審慎而為。”在劉亮看來,克服壓力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斷提升履職能力,以過硬的素質從容應對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和工作的新挑戰。
今年初,劉亮履新擔任黃石市檢察院政治部副主任,開啟了新的“趕考”之路。“雖然轉到幕后工作,但責任更大。我現在不是一個人在跑,還要帶領一群人進步。”劉亮說。
轉崗后,劉亮迅速適應了新的工作內容,在院黨組的部署下,協助建立了全市檢察機關青年干警檔案庫,組織了“全市檢察機關青年干警先鋒班”,黃石市檢察干警的綜合素質有了明顯提升,19名青年干警獲得市級以上榮譽。
10月24日,參加完黨的二十大回到湖北后,劉亮走進基層一線,連軸轉開展宣講,把黨的好聲音傳遞到千家萬戶。
她說,作為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代表,要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不忘從檢初心,牢記為民使命,當好黨的方針政策的“宣講者”“落實者”,當好法治中國建設的“推動者”“踐行者”,當好為人民服務的“表率者”“先鋒者”。
記者手記
因為熱愛,所以堅定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時間只不過是考驗,種在心中信念絲毫未減……”這首《少年》是劉亮的手機鈴聲,也唱出了她對檢察事業的態度——不忘初心,充滿熱忱,積極向上。
檢察工作責任重大,司法辦案形勢的變化和司法政策的調整,也給從業人員提出新的挑戰。劉亮說,檢察官雖然很忙,但是談到案件、出庭時的光芒是最美的。
采訪中,筆者可以明顯感受到劉亮對于檢察事業的熱愛和執著。在多年工作中,她不滿足于“過得去”,不滿足于“還可以”,不斷與自己“死磕”,執著追求情理法的平衡,追求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法治效果的統一。
我們看到,劉亮在一系列獎項和榮譽的背后,更多的是挑燈夜戰和爬坡過坎;在鮮花和掌聲的背后,更多的是本領恐慌和刻苦“充電”;在一次次高光時刻之后,更多的是謙虛“歸零”和追求止于至善。
劉亮說,眼里要有光、心里要有愛、內心要有定力,才不會在繁重的工作中感到疲憊,才能探索無限可能。
“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只要大家都付出努力,朝著心中的那束光篤定前行,就能在面對挑戰和不確定性時保持從容不迫。
奔跑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