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潔
(內蒙古工業大學建筑學院 呼和浩特 010051)
我國陶瓷藝術的發展歷史十分悠久,最早可追到新石器時期,但那時候的陶器制作還比較粗糙,到夏、商、周時期開始出現白陶、黑陶和灰陶。秦漢時期出現了鉛釉陶和原始瓷,并開始將陶瓷藝術應用到瓦當的設計當中。隋唐五代彩陶藝術的發展日趨成熟,比如“唐三彩”。宋元時期有廣為人知的“五大名窯”,并在瓷器的燒制水平上邁上了一個新臺階。明清是中國制瓷業的高峰,我國的陶瓷藝術在當時已經發展得較為成熟。
現代陶藝是在古代陶藝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藝術形式,它源于現代藝術的不斷發展和人們審美意識的不斷更新。相較于古代陶藝而言,現代陶藝不是特別講求實用性,而是偏向裝飾性,具有自身獨特的審美價值,并在當下社會的環境景觀設計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而所謂園林綠化設計,是一個綜合性的學科,在廣義上就是指對人類所進行的有意識的自然環境改造。園林綠化設計的理念是為了給人類提供休閑活動的空間,使人類置身于愉悅怡人的自然環境之中,同時也能豐富人的情感體驗。現代陶藝在環境景觀設計中的應用有著自身的優勢、原則和價值。
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的發展,商業創造了史無前例的繁榮和輝煌。國民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各種投資項目相繼上馬,極大地促進了房地產業。房地產業的蓬勃發展,也造成了不少問題。很多城市的建筑文化設計一直都是處于相對被動和被市場所影響的狀態,在這些狀況下,城市地方文化的多樣性和民族特色將逐漸衰微、消失,而城市規劃和房屋標準化和商品化也致使城市建筑地方文化越來越隱退,產生了“千樓一面”與“千城一面”的特殊局面。創建出高質量個性化的城市人居環境已經成為當今建筑發展的重大主題。所以,應該深入研究和探討城市建筑環境設計的多樣化和民族特色。
陶器是一種悠久的民間藝術,我國是陶器國家,仰韶文化開始,陶器給國人的日常生活環境帶來使用與審美功能。近年來,中國陶器以獨特的材料特性:釉色經燒制后的特殊魅力和與眾不同的色澤、豐富的紋理和形體表現、以及堅固耐用的材料,尤其是陶器所具有的與人的自然親切感,已引起了當代建筑師和環藝設計者們的廣泛關注。中國陶器為綠色建筑材料,并融合現代意識作為新的建筑材料將在建筑環境藝術設計中被更普遍地應用。現代建筑風格的發展,實際上也是通過多種新型建筑材料、新工藝方法的出現和使用,才能夠完成的。陶藝及其他傳統建筑材料,像木頭、石子等,因為新型的使用技術和新工藝方法而獲得了新生。現代陶器進入城市建筑與環境,是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當代隨著先進文明的產業化和資本化,強勢文明對薄弱文化的輻射、擴散和蠶食的趨勢已愈演愈烈,而對于正在發展中的先進國家,怎樣維護好自身的文化傳承,鞏固好自身的文化身份,凸顯本民族的文明個性,并展現自身的文明魅力,將是關鍵的問題。
西歐國家很早就涌現出了一些富有個性的大型陶藝杰作,比如歐洲偉大畫家安東尼奧高迪(Antonio Gaudi)在西班牙巴塞羅那市的代表作,這個享譽世界的作品就是凱撒文森斯(asa Vincens)的私宅。它是1883—1885年藝術家26歲時完成的一件授命之作。這是一幅富有個性和想像力的偉大之作,整座房子的外立面都被裹上了印紋陶。1900—一九一四年,他又進一步將古樂里(Park Guell)國家公園的一堵綿延起伏的護墻裝飾上了色彩繽紛的瓷磚、碎陶以及一些碎餐具。這堵護墻已經不僅僅是一次建筑修飾,同時也是陶壁藝術魅力的一個重要表現。高迪充滿個性作品,深深影響著整個歐洲的雕塑、建筑藝術與設計。他令人驚喜地表現了色彩和材料如何可以在建筑設計中成為創意的手段。
陶藝作為公共藝術,進入公共空間,為建筑師、設計師提供了一個契機。
在傳統資源向現代資源的轉化方面,陶瓷藝術在將傳統民族遺產資源與當代公共空間相結合、利用民族遺產傳統陶瓷藝術資源在現代公共空間中,將使傳統藝術形式獲得新的發展活力,這一努力是在當代文化背景下進行的,是一種創新與啟示[1]。
我以內蒙古自治區的首都呼和浩特市為例:呼和浩特市擁有著古老的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明,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它還具有以下幾個重要地標性建筑物:內蒙古自治區民族群眾文化體育中心:中心建筑以草原上博克手的盔甲戰袍和騰飛的雄鷹為中心造型,總建筑面積4.35萬多平方米,內蒙古自治區建立七十周年慶典活動的重點場所之一。
蒙古包以木、氈等為主要材料,表面白色,便于拆搭移動,是生態環保型的住宅,史稱“穹廬”。目前我國將早期蒙古包分成兩類,一類是直接在馬車上或隨車移動的;另一類直接建立在大草場上。載于車上的蒙古包雖極富藝術創意,但由于大小不一,卻一直未能流通。從地上的蒙古包延用至令。按照蒙古包的基本結構與習俗蒙古包都是木質結構,主要包括了陶腦、烏尼、哈那、烏德等幾部分。陶腦為玻璃天窗,圓拱,如傘,由三個圓形木環和四個弧形木梁構合而成。烏尼是連結陶腦與哈那之間的木梁,上細下粗,上端嵌入陶腦環形木方口,下部穿有孔眼用皮繩與哈那相連。哈那是用細柳條皮繩編制的菱形網眼網片,有彈性。幾個哈那連組成了一個圓形的墻壁,與蒙古包的多少和哈那的多少直接相關。一般小蒙古包有四、五、六個哈那,大蒙古包則有八個哈那。而大型蒙古包則有十二個哈那。烏德即蒙古包的大門,有邊框、門檻和門楣,門框一般和哈那等高,大門朝南或東南。
將現代陶藝運用到環境景觀設計中是一項創新的行為,是對現代陶藝實用性與藝術性相結的表現。
一是對傳統陶藝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我國陶藝的發展歷史悠久綿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現代陶藝是在古代陶藝發展演變的基礎上融入了一些西方陶藝元素形成的,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將現代陶藝運用到環境景觀中,能更好地體現我國陶器藝術的魅力[2]。
二為現代城市的環境景觀增添亮色由于現代化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城市環境景觀的審美要求也越來越高。現代陶藝因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可以給人們帶來新的審美體驗與視覺感受。例如,陶藝作品形式多樣、色彩斑斕,將其運用在城 市的休閑廣場、社區、學校和道路中能給人新的視覺效果,為城市景觀增添亮色。
三讓人回歸自然,感受淳樸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很快,人們在壓力之余越來越追求生活的情趣與樂趣。將現代陶藝運用到環境設計中能提升現代人的生活質量,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陶藝作品由泥土制成,原本就帶有原始的自然氣息,能使城市中的人們在喧囂之余接近自 然、感受自然。
現代陶瓷設計理念與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完美結合,對促進現代建筑設計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其中獨特的藝術設計理念和環境陶瓷設計理念建筑設計是現代建筑綠色發展的關鍵。就中國陶瓷藝術的發展而言,現代陶瓷藝術在建筑環境設計中的滲透,必須著眼于分析現代陶瓷藝術與傳統環境設計藝術的關系,整合各種建筑形式在空間環境設計中的選擇,本文根據現代陶瓷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將表現手法與設計語言、建筑造型以及整體色彩的變化融入現代建筑環境藝術設計中。
現代陶瓷藝術設計,尤其是建筑環境中的家居藝術設計,在理論上,無論是在藝術形象上,還是在審美表現上,都是這種藝術表現或新的設計風格。通過這種新的設計方法的發展,可以極大地促進設計藝術的發展,同時,現代建筑設計和現代環境設計陶瓷制品也有了新的發展趨勢。通過這些嶄新的環境建筑設計發展理念對現代建筑設計展開建筑,很好的將現代建筑環境設計中內涵與審美等都進行了提升,通過相關調查資料顯示,我國陶藝設計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發展方向逐漸向著大眾化、個性化以及環保生態方向發展,對于這方面的展現主要是根據陶藝的發展歷程以及陶藝現代技術在現代建筑環境設計中的具體應用以及探索等原因。中國陶瓷藝術的設計與發展是中國文化進步的重要動力,這種陶瓷藝術技術的發展需要追溯到傳統的設計理念。同時,中國陶瓷科技的發展也有著深厚的文化發展史,以及中國傳統陶瓷設計、制造、生產方式等因素的影響。和中國傳統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各個時代陶瓷技術的發展和推廣,使中國陶瓷科技的蓬勃發展齊頭并進。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不斷發展和融合的基礎上,陶瓷藝術設計技術已滲透到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主流,實現了傳統文化和中國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從而促進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蓬勃發展。陶瓷設計與現代環境藝術的融合,將中國傳統建筑美學發展引入了新的發展基點。根據在現代環境建筑中不斷加入現代陶藝技術中,通過運用陶藝藝術的生態環境建筑設計理念以及在使用建筑材料等方面的合理運用,既可以很好的把現代建筑中環境藝術設計引向全新的發展方面,也可以通過對現代建筑中陶藝建材的運用,很好的改善了現代建設中發展的環境生態建設質量。
綜上所述,現代建筑陶藝技術在現代建筑環境環保美術中的實際運用,對發展現代建筑環境藝術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在提高我國現代建筑環境美術設計專業人才的環保意識增強基礎上,對我國的新型城市化建設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社會現實也具有重要的推動意義,根據現代建筑環境美術設計的最新要求,進一步滲透使用現代建筑環境陶藝技術,以提高城市審美價值觀。
本論文重點旨在擴展陶藝的使用范圍,主要研究現代陶藝在建筑領域的應用,如室內外陶藝裝飾壁畫、陶雕和陶質大型景觀、地面和墻面裝飾材料等,研究在古老的陶瓷藝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現代陶藝在建筑領域的發揚光大,探討現代陶藝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和設計原則。
通過對本課題的研究成果,能夠給建筑師、城市規劃家以及環藝設計師們在設計中提出避免與城市雷同,突出城市個性特征的參考意見。但現代陶藝與城市建筑環境設計,其實是分屬于二個相去甚遠的藝術創新領域。要想把現代陶藝藝術順利地引入建筑環境設計中,就一定要力求從二者的創作中,找出一種有效介入的結合點。而這種有效契合點又產生在建筑環境的構造要素中,并體現為建筑物的實體構造要素以及脫離建筑實體的空間結構要素。也因此,可把參與建筑物環境設計的現代陶藝分成兩大類:一是依附于建筑物本體,或直接嵌入于建筑物三界面中的制作工藝;其二是以建筑實物為基礎,獨立于建筑實物之上的現代陶器藝術。它可以是建筑內環境中精心選擇的陳設陶藝,也可以是建筑外環境中以建筑為背景而呈現的戶外陶藝。現代陶藝介入建筑空間,可以在一個更為現實和宏觀的建筑環境藝術的視野中發展自己,以新的設計藝術形態呈現在大眾的生存空間中,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它、認識它,從而真正做到對現代陶藝的有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