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市政協

張家口市政協調研組與崇禮區滑雪場項目負責人開展座談交流
加快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張家口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的具體行動,是深入實施冬奧遺產可持續發展計劃的有力措施,是發展后奧運經濟、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快首都“兩區”建設、打造河北“兩翼”發展格局的重要抓手。張家口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快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重要指示精神,圍繞推動后奧運經濟發展,重塑產業,調整結構,持續釋放奧運紅利,在頂層規劃設計、夯實工作基礎、項目儲備建設、關聯產業發展等方面均取得積極進展和突破。張家口市政協聚焦“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打造后奧運經濟新的龍頭”展開專題協商,結合自身實際提出如下意見和建議。
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推進。根據“兩核引領、三廊串聯、四區聯動”的空間布局,一是重點區域率先突破。突出崇禮滑雪龍頭帶動作用,以冬奧品牌為引領,以大型賽會為牽引,發揮旅游綜合帶動功能,打造世界級冰雪運動旅游勝地;懷來、赤城、橋西、張北等重點先行區率先突破,謀劃實施一批提升冰雪運動旅游帶動康養度假休閑等重大項目,積極打造高水平國際冰雪旅游產業聚集區;堅持市級統籌,瞄準國內外行業領軍企業,比如中國文旅集團百強企業前30 名,研究戰略性招商引資,加快重大項目落地,推動區域綠色轉型發展。二是重點產業項目優先布局。聚焦冰雪運動旅游重點產業,突出龍頭帶動作用,前向延伸,做強冰雪體育休閑度假產業鏈;后向拓展,做強冰雪裝備產業鏈;橫向結合,打造冰雪全季旅游發展格局。堅持全市一盤棋,設立市級文體旅融合發展基金,請進高水平專業團隊合作,深度融合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鄉村振興等國家重大部署,有效整合資源,拓寬融資渠道,全力招大引強,謀劃建設一批規模大、業態全、核心競爭力強的重大項目,加快補齊文化創意和產品創新短板,打造地標化、標志性體育文化旅游品牌,加快建成具有標志性的旗艦項目,盡快形成重大項目帶動突破發展態勢。三是重點基礎設施項目超前謀劃。搶抓國家重點支持基礎設施建設政策機遇,聚焦崇禮國際冰雪旅游目的地和文體旅產業重點聚集區,圍繞交通道路、燃氣、給排水、5G 通訊、智慧旅游、智慧醫療等重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高質量系統性謀劃一批重點項目,列入國家大盤,全方位做強基礎配套,逐步縮小與北京的差距,提升產業基礎現代化水平。
推動構建京張協同對接機制。一是推動建立京張聯席會議協調機制。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框架下,張家口要全力推動成立京張協調對接領導小組,建立定期會晤制度,研究解決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規劃和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協調推動重大基礎設施規劃建設聯動,協調推進京張體育文化旅游統一大市場。環京縣(區)發揮主動性,積極與延慶、昌平、門頭溝等建立對接機制,加強政府引導,扎實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促進服務保障一體化,形成區域體育文化旅游發展合力。二是主動承接北京文體旅產業轉移。借助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放大冬奧會效應和張家口市區位、交通、生態優勢,加強與北京體育、文化、旅游行業對接,深入研究北京市疏解產業、醫療功能騰退清單和實施計劃,加大點對點精準招商力度,務實推動文化旅游、運動休閑、健康養生、大數據服務等產業提速發展。三是探索建立京張區域資源共建共享機制。認真研判京張兩地體育、文化、旅游、基礎設施等資源現狀和存量,按照道路互動、線路共推、標準共享、市場共建、權益共維等方式,發揮優勢,深化合作,構建文體旅產業發展聯盟,完善統一市場標準,開發一體化旅游線路,推出“京張旅游地圖”,形成區域資源共建共享發展合力,為后冬奧經濟發展提供支撐。
建立文體旅產業發展新機制。一是推進落實文旅產業專項服務保障政策。針對最大客源地北京市,出臺一系列面向游客和旅行社的優惠政策、刺激措施,吸引北京游客“張家口游”最大程度方便京張游客便捷通行,促進京津冀旅游服務業率先恢復發展起來。二是拓展冬奧場館賽后利用新空間。制定涵蓋全流程的分區管理,推動專業化體育訓練、體育比賽等重大賽事開展。借鑒廣交會、博鰲亞洲論壇等有效做法,探索“線上+線下”融合展會新模式,推動張家口冰雪產業博覽會、“冰雪之弧”崇禮峰會等開展,持續放大張家口冬奧效應。針對冬季滑雪產業特殊需求,做好滑雪產業疫情防控政策專項儲備,制定專項保障運行方案,加快激活滑雪產業恢復發展。三是培育文旅產業發展新業態。文旅產業要充分挖掘要素潛能,向新業態融合轉型。建議引進專業人才團隊,用市場力量和信息化技術將文化體育旅游與相關創意設計產業、會議與展覽業、視頻業等跨界結合,實現新熱潮下的“文化體育+”;基于傳統旅游業,在主城區或崇禮核心區引進奧特萊斯商業模式,推動旅游消費升級;鼓勵發展夜經濟、微度假、沉浸式體驗等新模式,形成差異化競爭。

張家口市政協副主席魏紅俠帶領調研組深入到懷來縣松蓬寺村調研文旅項目
落實助企紓困政策,千方百計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一是抓緊解決文旅產業突出困難。對當前疫情形勢下旅游、住宿、餐飲等服務性行業的資金鏈斷裂、用工困難、房租和物流成本增加、客流不暢等突出問題,由相關部門進行充分調研,“一企一策”把脈開方,提出針對性解困方案,落實幫扶責任制,確保企業運轉起來,在恢復發展中增強市場信心。二是加強體育文化旅游等產業培訓輔導。加快提升產業基礎現代化,主動適應疫情帶來的消費需求變化,指導企業采取與專業運營團隊合作、委托經營、股份合作等方式,培養和建立專業人才隊伍,通過數字化賦能和文化賦魂,幫助企業升級改造,在困境中謀求新突破。三是摸清底數,精準施策。建立統計分析機制和臺賬管理制度,定期摸清全市文旅企業、旅行社、餐飲住宿等小微企業底數和經營情況,通過認真統計、分析、評估,提出科學精準的支撐性建議和措施,不斷提升全市文旅產業管理效率和發展水平。深入了解從業職工的就業、生活等情況,做好困難職工幫扶救助工作,確保文旅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