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求潔,曾甜甜 ,鄧雨詩,沈慶華,盧建,周紅敏,林露花
(1. 龍泉市林業局,浙江 麗水 323700;2.龍泉市林業科學研究院, 浙江 麗水 323700)
浙江楠(Phoebechekiangensis)是我國華東地區特有的珍貴用材樹種,自然分布在浙江、福建等省份,其材質優良,多用于高檔家具和建筑材料,為我國Ⅱ級保護樹種[1,2]。對浙江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浙江楠適生環境研究[3,4]、不同光照對浙江楠容器苗生長的影響[5]、浙江楠容器苗基質配比和緩釋肥施用[6,7]等方面。氮素在植物的生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8,9],氮肥的添加影響植物生長和土壤化學性質的改變[10,11]。近年來,關于氮沉降和氮添加的研究較多,龔薇等研究表明,中氮水平下青楊雌雄株高增加量、基徑增加量和光合能力參數(包括氣體交換和葉綠素熒光)最大,而高氮下這些值最低;高氮下青楊雌株的株高增加量、基徑增加量、光合能力、葉壽命均顯著低于雄株[12]。馬翔等研究表明,在重度氮沉降和高添加頻率下茶梅的株高明顯升高,氮沉降對山茶影響不顯著[13]。不同氮添加對浙江楠大規格容器苗生長的影響尚未見報道,本文以浙江楠大規格容器苗為研究對象,分析不同氮添加對浙江楠大規格容器苗生長的影響,以期為浙江楠大規格容器苗生長和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本試驗于2021年2月至10月在龍泉市林科院通風良好的試驗大棚內進行。棚內設有降溫裝置和遮陽網。龍泉市氣候屬于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不嚴寒,夏無酷暑,春早夏長,溫暖濕潤。無霜期為240 d,年均氣溫為17.6 ℃,年均降水量1 700 mm。選擇360株長勢一致的浙江楠大規格容器苗為研究對象,其基質配制采用泥炭6∶黃心土2∶珍珠巖1∶礱糠1的比例。每月根部施肥一次,添加尿素濃度分別為0、0.144 9、0.283 8和0.425 7 g株-1,分別標記為A1、A2、A3、A4。采取每個處理3次重復、每個重復選30株苗的方法進行。
每重復隨機選擇5株苗木進行最大葉片的葉長、葉寬和葉總數的測量,苗高使用鋼卷尺測量,地徑使用游標卡尺測量。每個重復隨機選3株浙江楠測定含水率,以及根、莖和葉干質量。采用SPASS19.0進行差異性檢驗分析。
表1為不同氮添加對浙江楠大規格容器苗地徑和苗高的影響。由表1得出,隨著氮添加量的增加,地徑在處理A3時最大(9.94 mm),顯著高于其他3個處理。A1、A2、A4處理的地徑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地徑表現為A3>A1>A4>A2。在A3處理時苗高最大,為82.55 cm,苗高表現為先增大后減小。A3處理的苗高與A1、A2、A3處理的苗高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A3的苗高是A1、A2、A4處理的1.15、1.06和1.21倍。

表1 不同氮添加對浙江楠大規格容器苗地徑、苗高及葉片的影響
由表1得出,隨著氮添加量的增加,葉長呈現出先增加后減小的趨勢,葉長在A2處理時達到最大值(15.85 cm)。A2處理的葉長為A1、A3、A4處理的1.04、1.01和1.06倍。葉寬在A1處理時最大,為6.45cm,在A4處理時葉寬最小,葉寬表現為A1>A3>A2>A4。葉總數隨著氮添加量增加先增大后減小,葉總數在A3處理時達到峰值。A3處理的葉總數與A1、A2和A4處理存在顯著差異(P<0.05),A1、A2和A4處理葉總數是A3處理的79%、88%和95%。
表2顯示,隨著氮添加量的增加,浙江楠根的干質量A4處理最大,A1處理最小,A4處理是A1、A2及A3處理的1.30、1.03和1.04倍。A2、A3和A4處理與A1和處理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從表2可以看出,莖的干質量和葉干質量表現趨勢一致,均為隨著氮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后減,莖干質量和葉干質量在A3處理時數值最大,分別為12.78和20.19 g。A2、A3、A4處理的莖干質量均與A1處理的莖干質量存在顯著差異(P<0.05),A2、A3、A4三個處理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A3處理莖干質量是A1、A2及A4處理的1.32、1.08和1.08倍。葉干質量在A2、A3、A4處理間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A3和A4均與A1存在顯著差異(P<0.05)。
從表2可以看出,隨著氮添加量的增加,浙江楠根的含水率為先增大后減小,根含水率在A3處理時達到最大值(69.70%)。根含水率A3處理是A1、A2及A4處理的1.13、1.09和1.02倍。A1、A2處理與A3、A4處理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表2顯示,莖含水率隨著氮添加量的增加而持續增大,最大值在A4處理,為62.06%,莖含水率在A1、A2、A3、A4處理間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葉含水率則隨著氮添加量的增加在A2處理時達到最大,為54.54%,然后依次變小,葉含水率在A1、A2、A3、A4處理間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

表2 不同氮添加對浙江楠大規格容器苗根、莖、葉干質量和含水率的影響
3.1 不同氮添加對浙江楠大規格容器苗地徑和苗高的影響,均表現為先增加后減小,在A3處理時達到最大值。地徑在A3處理時與A1、A2、A4處理的地徑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而苗高則在A3處理時與A1、A2、A3處理存在顯著差異(P<0.05)。
3.2 隨著氮添加量的增加,葉長和葉總數均呈現出先增加后減小的趨勢,葉長在A2處理時達到最大值(15.85 cm),葉總數在A3時達到最大值(15.85 cm)。葉寬則在A1處理時最大(6.45 cm),在A4處理時葉寬最小,葉寬表現為A1>A3>A2>A4。
3.3 隨著氮添加量的增加,浙江楠根的含水率為先增大后減小,根含水率在A3處理時達到最大值(69.70%);莖含水率則隨著氮添加量的增加而持續增大,在A4處理時達到最大,為62.06%;葉含水率則隨著氮添加量的增加在A2處理時達到最大,為54.54%,然后依次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