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速
(中交第三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32)
護岸是指在海岸、河岸和湖泊水庫岸邊,為了保護岸上設備、建筑物、農田等而修建的防護工 程[1],其建設往往是伴隨港口項目、水利項目建設而進行。工程建設規(guī)模常不大,可對整個項目的運用安全至關重要,運營期一般要進行經(jīng)常性的加固修復,確保其功能發(fā)揮。由于護岸建設常因地質、波浪等條件不同,結構型式常多樣,給選擇加固修復方案帶來困難。
本文以某油品碼頭項目的護岸加固修復工程為實例,針對該工程的特點、難點,開展相關技術方案研究,提出了較好的解決方案,可為類似工程提供借鑒。
某油品碼頭項目建設1 個10 萬t 級(兼靠12萬t 級)卸船泊位,5 千t 級和2 千t 級裝船泊位各2 個,油品儲罐總容量42 萬m3,以及相應配套設施,設計年吞吐能力為735 萬t。其中,為保護岸上成品油有關的設備、建筑物的安全,需對現(xiàn)有護岸進行加固修復,以提高防護等級?,F(xiàn)有護岸總長為627 m,主要分為東段、中段、西段三段。
東段護岸以拋理塊石的坡式護岸,坡度較陡,見圖1。

圖1 東段護岸現(xiàn)狀照片
中段護岸為臨時板樁結構,近岸側為一排Φ820 mm 鋼管樁,Φ820 mm 鋼管樁的外側(海側)設有一排Φ1 000 mm 間隔鋼管樁(樁尖進入持力層),并設有錨錠梁和鋼拉帶;已使用3 年,變形較大,鋼樁腐蝕較嚴重,見圖2。

圖2 中段護岸現(xiàn)狀照片
西段護岸為簡易拋石坡式護岸,坡度較平,與東護岸相比距離建設的碼頭較遠,見圖3。

圖3 西段護岸現(xiàn)狀照片
本工程具有以下的特點、難點:
1)地質條件復雜
根據(jù)本工程地質報告,本工程護岸內側場地平均回填深度在10 m 左右,回填材料基本為塊石,護岸前沿為淤泥質粘土,厚度不小于7 m,護岸基礎范圍內各土層土質差異大,均勻性差。
2)建設條件差
根據(jù)水文資料,本工程設計高水位面臨的波浪高達3.65 m,對護岸結構的安全穩(wěn)定提出較高的要求,同時,由于本護岸面臨大海,施工需要充分考慮海上施工作業(yè)條件。
3)加固修復技術難度大
從工程的東段、中段、西段三段的現(xiàn)有護岸結構型式看,結構護岸型式多樣,損壞程度不一。東段坡度較陡,現(xiàn)有護面簡易;中段采用板樁結構,變形大,鋼結構銹蝕嚴重;西段基本為自然放坡型式。不同的結構型式進行加固修復,若要達到既經(jīng)濟又安全、耐用,加固修復技術難度還是比較大的。
根據(jù)本工程護岸的特點、難點,護岸加固修復方案必須遵守的原則:一是要適應于不同水文、地質條件;二是盡量采用統(tǒng)一的修復方案,方便施工、節(jié)約投資;三是修復質量要安全、可靠、耐用。為此,本修復加固方案考慮以下3 種方案。
1)方案一
盡量利用原護岸結構,東、西段護岸仍采用拋石斜坡式護岸方案,中段仍采用板樁護岸。本加固修復方案具有利用現(xiàn)狀、因地制宜的特點,充分利用了現(xiàn)有東西護岸結構基礎,中段現(xiàn)有板樁護岸經(jīng)探摸評估,修復后仍具可使用的價值,節(jié)約了工程投資,缺點是結構較多樣,板樁結構需要定期檢測和維護。
2)方案二
不考慮中段現(xiàn)狀護岸的利用,東、中、西三段護岸均采用拋石斜坡護岸方案。本加固修復方案結構單一,施工便捷,經(jīng)濟性一般,缺點需拆除板樁結構,造成浪費,工期相對較長。
3)方案三
考慮到該工程面臨大海,風浪條件較差,西段淤泥層厚度達22 m。為加快工期,西段護岸備選采用爆破擠淤方案,在現(xiàn)有護岸外實施。本加固修復方案相當于新建西段護岸,整體穩(wěn)定性好,施工工藝較單一、便捷,缺點是不僅要占用新海域,造成一定的環(huán)境污染,而且工程投資也大。
從三個方案來看,每種方案均有自身的優(yōu)點和缺點,為確定合理、可行的方案,還需進一步的比選。目前的工程設計中,比選方法主要是將各方案定性分析后進行主觀判斷,當選擇因素較多時,因個人的經(jīng)驗、知識及偏好等的差異,可能導致方案的不一致或不合理。為減少專家的主觀性,有學者提出采用層次分析法[2-3]、綜合集成賦權法[4]、模糊分析法[5-6]來進行方案的比選。張逸帆等撰文采用灰色系統(tǒng)論證來選擇航道改建工程中的護岸結構型式。[7]本工程涉及的方案類型不多,我們采用價值工程中簡便易行的強制確定法(也稱FD 法)來進行方案比選。強制確定法是在選擇對象中,通過計算功能重要性系數(shù)和成本系數(shù),然后求出兩個系數(shù)之比,即價值系數(shù)。根據(jù)價值系數(shù)大小判斷對象的價值,價值高的選做活動的對象。[8]
方案一、二、三從使用年限上我們根據(jù)以往經(jīng)驗估算在0.8:1:1.5,我們將其為所建工程發(fā)揮作用的時長比例作為功能性重要系數(shù),即分別為:0.24[=0.8/(0.8+1+1.5),下同]、0.3、0.45。三個方案工程投資比為1:1.5:2.2,所以其成本系數(shù)分別為:0.22[=1/(1+1.5+2),下同]、0.3、0.47。

表1 工程方案比選一覽表
據(jù)此,方案一價值系數(shù)最高,且工期最短,推薦采用此方案,即護岸東、西兩段均采用拋石斜坡式護岸,中段利用現(xiàn)有板樁結構進行加固。
1)東、西段護岸
拋石斜坡式護岸護面采用扭王字塊體,安放一層,單體重量4 t。坡度為1:2;壓載坡底設拋石棱體,棱體采用600~800 kg 塊石。西段淤泥層比東段更厚,泥面更高,因此西段護岸肩臺、拋石棱體、護底整體抬高1 m,且西段拋石擠淤所需的石方量比東段將更多。

圖4 東段護岸設計斷面

圖5 西段護岸設計斷面
2)中段護岸
利用現(xiàn)有直立式板樁作為擋浪結構,為提高現(xiàn)有板樁安全度,在護岸前設壓腳平臺,平臺高程為5.0 m。護面采用扭王字塊體,安放一層,單體重量4 t。頂面坡度為1:2;壓載坡底采用600~800 kg 塊石設拋石棱體。

圖6 中段護岸設計斷面
同時,對板樁結構的鋼管樁、鋼拉帶等進行修復。其中,對高程0.53 m(設計低水位)以上至蓋梁以下范圍內的Φ1 000 mm 鋼管樁進行St3 級除銹,并涂刷ZINGA(鋅加)防腐涂料,涂層厚度300 μm。
將鋼拉帶分為四類:A 鋼拉帶完好;B 鋼拉帶損壞;C 鋼筋代替鋼拉帶;D 無鋼拉帶的??傮w原則是除鋼拉帶完好的外,損壞的均進行修復,沒有的需增設,具體的措施如下:
①對B 類鋼拉帶損壞的(每側銹蝕厚度大于 2 mm 的),按原樣進行修復。
②對C、D 類鋼筋代替鋼拉帶和無鋼拉帶的,按原有鋼拉帶型式增設,新增鋼拉帶可穿在兩鋼管樁之間,外側用型鋼焊在鋼管樁上,錨錠梁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另定。
③對鋼管樁的錨固構件如有損壞,需按原樣修復?,F(xiàn)狀未埋設好的鋼拉帶暴露在空氣中,銹蝕嚴重的鋼拉帶除本身修復外,還要將鋼拉帶埋于回填料中,使其不受氣候影響;凡是埋設不好的鋼拉帶,在鋼管樁岸側挖至鋼拉帶無明顯銹蝕處,挖深至鋼拉帶下1 m,底部鋪袋裝混凝土,鋼管樁岸側也采用袋裝混凝土封閉,再回填山泥或砂,使得鋼拉帶周圍的空氣和大氣隔斷,頂部再干砌塊石厚0.6 m。鋼拉帶防腐措施同板樁護岸鋼管樁的處理。
由于工程所在地為浙江海域,因此根據(jù)《浙江省海塘工程技術規(guī)定》,確定護岸的工程等級為Ⅲ級,潮位和波浪的設計重現(xiàn)期為50 年一遇,堤頂不允許越浪。[9]高程以小洋山理論最低潮面為零點。

式中:Hp=5.71 m;RF%按不允許越浪F=2;ΔH=0.7 m。

式中:K△=0.45;KV=1.235;Ro=1.7;H1%= 3.87 m;KF=0.94。
經(jīng)計算,防浪墻頂高程Zp取9.85 m。
當胸墻前的護面為塊石、規(guī)則擺放單層四角空心方塊或柵欄板時,其坡頂高程宜定在設計高水位以上不小于0.6 倍設計波高值處[10],即:

式中:h設高=4.51 m;H設高=3.65 m。
經(jīng)計算,Z坡=6.7 m。
如果按計算取值,該高程由1:2 的坡度到高程5.0 m,斜坡段長度為3.8 m,能擺放高度為1.84 m的4 t 扭王字塊2 排,消浪效果有限。
為提高消浪效果,將坡頂高程提高取整至8 m時,斜坡段長度為6.7 m,可以擺放3 排4 t 扭王字塊。此時,塊石墊層底高程為:坡頂高程8 m-扭王字塊厚度1.64 m-塊石墊層厚度1.3 m=5.06 m<防浪墻底高程6 m,這樣塊石墊層位于防浪墻底面之下,會因為墊層塊石縫隙大導致波浪掏空防浪墻基腳,引起防浪墻失穩(wěn)。
故將坡頂高程提高取整至9 m,此時斜坡段長度為8.9 m,能擺放4 t 扭王字塊4 排。該高程相應提高了扭王字塊下部具有較大空隙的塊石墊層高程,使該墊層頂高程達6.06 m 高于防浪墻底高程 6 m,以保護防浪墻的前基角基礎不被波浪淘空而導致防浪墻失穩(wěn)。最終取Z坡=9 m。
棱體的頂面高程不宜高于設計低水位以下1.0倍設計波高值[10],即:

泥面高程2.0m 左右,如果按這個高程,挖泥方量太大。故按泥面以上拋石2.5 m 取值為4.5 m,保證有一定的棱體厚度。護底塊石處泥面高程0.5 m左右,護底塊石頂高程按泥面以上1.5 m 取值為 2.0 m。
單個護面塊體重量:

式中:γb=23 kN/m3;H=3.31 m;KD=18;Sb=2.24;ctgα=2。經(jīng)計算:W=1.6 t。
采用扭工字塊扭王字塊的最小重量不宜小于2 t[6]??紤]工程所在地為凹岸,波能易集中,且外側缺乏有效掩護條件,波高較大,當?shù)卦霈F(xiàn)過波浪損壞原有護岸的情況,設計取了4 t。
護面層厚度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n'=1;c=1.36。經(jīng)計算,h'=1.64 m。
對護岸東段、中部護岸段和西段分別采用圓弧滑動法進行了整體抗滑穩(wěn)定計算,使用期的整體抗滑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分別為:1.67,1.99(圓弧在板樁尖之下)和1.81,均滿足規(guī)范要求。
該項目建成以后,經(jīng)受了多次臺風和波浪等惡劣自然條件的檢驗,截至目前使用情況良好。原護岸結構雖類型不一,較為復雜,但在設計時若能統(tǒng)籌考慮,盡量采用統(tǒng)一修復加固結構型式,不僅能降低工程造價,而且能降低施工難度。文中運用強制確定法比選確定了在繼續(xù)利用中段原有板樁結構基礎上,對錨碇系統(tǒng)進行修復及板樁前加固的方案,既節(jié)約成本又確保了安全,加快了施工進度,效果較好。
在設計過程中,根據(jù)規(guī)范計算出數(shù)值后同時考慮現(xiàn)場實際情況和經(jīng)驗,對個別數(shù)據(jù)進行了優(yōu)化和調整,降低了工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