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開學

1994年,我從貴州來到上海申佳船廠從事銑床工作,扎根車間28年,不斷苦練技藝,用雙手守護海軍裝備保障事業。2018年1月,我當選市十五屆人大代表,從此,我的肩上又多了一份殷切的期盼和沉甸甸的責任。
說起履職五年以來印象最深的事,還得追溯到2018年的那個夏天。當時黔南州勞務輸出正如火如荼地開展,我身邊卻出現了工友大量返鄉的情況,其余工友也無心工作,這讓我感到困惑不已。為此,我決定到滬東、外高橋造船廠等工友聚集的地方一探究竟。交流中,我了解到,許多工友原來居住的城中村拆遷,為了減少生活開支,只能合租房屋,這也導致居住證辦理困難,直接影響隨遷子女入學,無奈之下,他們只能選擇返鄉。有一位工友說:“聽說您是人大代表,能不能幫我們想想辦法,反映反映情況?”這讓我心里五味雜陳。穩定就業對于一個貧困家庭來說意味著什么不言而喻,于是我便有了代表生涯以來第一件建議的方向。
為確保建議質量,我決定親自體驗居住證辦理流程。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房產證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材料,并且每年都要重復提供,給租住雙方都帶來了極大不便。在弄清事情來龍去脈后,我在市人代會期間提交了《為穩定來滬時間長的外來人員解決住房和隨遷子女入學的實際困難的建議》并被采納。當年6月開始,來滬人員辦理好居住證后,符合續簽條件的,無須再次提交房產證,切實解決了一批來滬務工人員的生活困難。
這些年,我在平凡的崗位上服務著身邊的群眾,踐行著一名人大代表的初心和使命。以“時時放心不下”的精神狀態和高度負責的工作作風,搭建起連接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橋梁,真正做到“為民辦事解難題,履職盡責顯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