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魯杰

在成為市人大代表之前,我對農村工作是比較陌生的。2020年,幾次代表聯系社區活動下來,涉農區老百姓面臨的難題擺在了代表們面前:“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和房產不登記頒證,農民長期的權益如何保證?連上學就業都成問題。”“農村舊房翻建審批慢,危房出了事怎么辦?”
為了對這個問題有更全面的了解,在市人大常委會代表工委的協調下,2020年12月7日,我和多位關心農民集中居住問題的市代表參加了浦東新區農民建房問題的調研活動,聽取來自浦東多個涉農鎮以及有關政府部門的反饋。
幾句開場白后,一個又一個問題被拋了出來:危房的翻建在政策上如何明確?如何滿足“被征地農轉非”,但從來沒有離開農村的人口的住房問題?鄉村風貌是否一定要黑瓦白墻“一刀切”,后期的維護怎么辦?鄉鎮工作人員除了反映農民心中的困惑,也就工作中遇到的瓶頸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建議,組織會議的出身農村的人大工委同志也表達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兩個多小時的調研活動上,與會各方進行了坦誠的交流,氣氛之熱烈,是我所經歷的調研活動中少見的。
通過調研,我看到了老百姓對鄉村振興的期盼、基層干部工作的不易、與會各方對于推動問題解決的熱情。所有的一切,都增加了我的履職動力,成為我后續提出相應代表議案和建議的源泉。
人大代表來自人民、為了人民,來自基層的呼聲為代表履職指明了方向。參加這樣的活動,不僅讓我了解了基層的訴求,更開闊了視野,學會全面地觀察和分析問題,提升了履職能力。